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0-03-02 07:3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教改的主题,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所得与教学所耗之比值。教学所得即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其最终要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成熟和发展来评价。教学所耗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得一定的效果所耗的时间和精力之总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学过程本身的优化无疑对效率的提高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这一动态进行预先的分析与决策。教师对教材、学生以及对自己角色的不同理解,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截然不同。从教育发展来看,有效的课堂组织日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正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从单纯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变为引导学生练习以及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活动。

科学的教学设计应是安排好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学习的内容、方法、练习形式等),以配合学生的内在认知需要,从而经济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十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由于体育教材内容与其它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同,主要以动作形式来表现的,虽然有些动作简单明确,但有的内容教学特性不强,教材呈现的技能结构不一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顺序。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知识结构的\"顺序\"及表现\"方式\"上进行再创造,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结构。小学体育与保健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打水漂,正是天气炎热的季节,为避免出现学生想游泳的念头,我作适当调整,将其调至12月份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动作,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1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式教学内容加工。 如果教孩子画一棵树,是先教他画树干呢?还是先教他画叶子?先画树干是不言而喻的。教材内容每章节的知识点好似一片片树叶,整个知识体系似树干。只注意按教材分配编排每节课上课是素式教学;而在搞清某个内容在教材中整个体系后,即先向学生讲整个动作内容的框架,再不断向框架中填充知识点是结构式教学法。按结构式教学要求进行教材内容的加工,可明显提高感知知识的效率,利于学生对整个动作内容的把握,消除对所学动作的畏难情绪。如六年级下册的26课双人滚翻,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结构清楚,必要时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学习时自然感到轻松。

1.2精心设计情景,提高感知效率 由于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大多是具体的,动作很多也都是从身体上出发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组织时,要加强直观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感知效率。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学生通过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获得正确的技能。如学习\"养身保健按摩\"时,我让学生到附近的医院观察医生的按摩,路上一边讨论。回来以后我再简单的讲了一下。结果,每个学生都学的很好。在观察、分析、讨论中学生充分地感知教学信息,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兴趣,学习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各种的形式。传统的讲授法也可贯穿启发式思想进行,可利用比喻启发,比较启发,情景启发等。课堂上,我常用笔者常用比喻启发。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前滚翻\"概念时,我把身体团身比喻成一只球,把双脚蹬地比喻用手拨球,这样浅显易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提高教学效率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征等来具体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3、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结构,即教师教学时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操作流程。传统的课堂结构程序为:复习动作--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这一模式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练习单一的动作,容易掌握,但运用不当,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而且,这一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考虑和体现教学过程的,重主导轻主体,比较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长期以往,势必压制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催发人们以新的目光重新审视教学,由此而能动地产生新的变革,下面几种课堂结构模式教学效果较好。

3.1理论课(开学引导课)学习。激发调动型。理论课较为独特,它是以学生获得具体知识为主要目的,也是以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身体和学习为出发点。其课堂结构可为: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问激疑,观察感知--多向交流,试行概括--点拨学法,激励学习愿望。

3.2新课学习。目标导学型。激发动机—要求目标—练习讨论--总结提高--目标形成性测试。

3.3个体学习。问题解决型。呈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得出结论—身体技能迁移。

4、优化反馈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无论是新教材学习,还是旧教材的复习,都离不开一定运动量的练习,通过练习能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所以反馈是学生知识技能掌握输出并不断矫正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重要环节之一。反馈练习的运动量量要适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练习,小组练习,集体练习和分散练习;可以是小组竞赛,也可以让学生担任\"医生诊病\"等指导角色等等。

通过这样一练,学生不但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其它方面的能力素质也得以提高。

5、优化教学媒体组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信息的通道。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可以见得,视觉在课堂教学中是最重要的。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在课堂中正确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结果。

不同的媒体各有所长,体育课由于与其它课的特殊性,通过学生自己对书本,杂志或电视等音像制品看、听、(直接直观)或通过挂图、语言说明(间接直观)等途径获取信息。直接的直观最真实,能促进学生充分的感知。这种手段是不可取代的。但由于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可能任何信息都直接感知。现代化的电教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具有一些突出的教学特征:表现力、重现力强,且不受时空限制。幻灯画面静止,便于观察,能突出表现信息的本质特征,且能重复多次;电视与录像是一种活动的叙述,把教学信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表现出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引起学生知识的内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人机间信息的交互性有更显著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媒体,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学校的一楼教室已经安装了先进的电脑多媒体设备。我尝试了一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优化了教学设计,改进了教学手段,以素质教育为宗旨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导学、导教作用,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寻求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在在学校音体美综合调研中,体育成绩获得较高评价。学生的体育达标能力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肥城市边院镇海子小学

杜兆兰

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面授课效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