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

2020-03-03 22:05: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师德师风论文教育学论文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

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

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师能。技高为师,

一、是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考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 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是以对学生的整个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高止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与各位同行共勉!!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

我有幸地参加了姚望老师培训的课程《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听了姚老师的课,我有了新的收获。现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公正、仁慈、义务感作为教师人格的基本范畴。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对教师的一些专业伦理精神把握得十分到位。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有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以身作则精神。

一个教师的师德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教师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心灵有巨大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但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还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师的师德与教师的人际及自省智能有关。师德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人际智能,只有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在处理事情时如何作出恰当的反应,才会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人际智能与自我认知智能,会运用智能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师德的教育效能。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威胁着教师的敬业精神,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职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为了防治教师的职业倦怠症,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广泛关注,能辨别教师压力的来源,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自身对自己要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恰当地运用应付方式,来缓解压力源的存在,同时也要提高自己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学校要改善组织环境,增强教师间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都有助于减少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关,这与教师认知方面的心理障碍、情感方面的障碍、人格障碍有关,这需要教师要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塑造健康的体魄,合理作息,科学用脑,适应社会的变化,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学会调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上是我对今天的学习体会,今后我将正确进行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浅谈职校生的就业指导

浅谈职校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江苏省 扬中职业中心校 严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职校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职业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因此,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平时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应成为职校生择业的原则之一。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拼搏奋斗精神融入民族精神、奉献精神之中。

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

开设有关自我价值实现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勤勤恳恳为社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用大量的事例,充分的论据,有力的语言,可以扭转毕业生自卑、自弃的心理,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心。

三、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资料准备

求职前的资料准备包括成绩单、学生处的综合评定、个人简历、求职信函、推荐证明、获奖证书等。特别是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函,她能概括地反映毕业生地综合情况,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辅导和示范,从格式到要求,从内容到修辞,进行详细指导。学生认真对待,在与用人单位面试时,用人单位能真实地简练地看到反映学生各方面地实际情况的材料,从而许多同学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我把求职技巧作为重点。以面试技巧为例,我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为帮助学生建立面试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面试,可讲清面试的程序与类型,面试的心理调整与准备,面试的形象设计与自我包装,让学生掌握面试技巧。面试的内容和范围应该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专业的水平和能力,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的修养和度量,处理问题的果断与机敏,可围绕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收集和准备面试资料,并且指导学生掌握面试的技巧与策略,可模拟面试现场,根据面试的内容范围,出面试模拟题,我做“考官”,向每个应聘者提出问题,并根据回答情况进行现场点评。

同时我对就业指导这门学科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终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上课纪律、作业、课堂演讲、课余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课堂讨论。期终考核以调查表的形式,避免过去以客观题为主,抛弃死记硬背的教条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最后写一个总结性的报告,这样既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注重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重师德创幸福 铸师魂促发展——三里畈高中2010年暑期集训总结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搞好暑期教师集训,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学习党的教育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标兵事迹,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传达县校长集训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学校成立了以王习刚校长、陈子良书记为正副组长的集训学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集训学习工作,制订了集训学习方案,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要达到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将集训的安排表印发到各年级教研组,让教师心中有数。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校委会决定从8月19日至23日进行为期两天三晚的教师集训学习。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严肃集训纪律,不让学习流于形式,每次学习都实行点名制,制订了暑期集训学习“四条硬规定”:教师要按规定时间参加集训学习,不得迟到早退,否则重新安排时间学习;完成规定的师德反思和改进方法,不得缺少字数;学习期间按上班上课的要求,不得带小孩,不得看与会议学习无关的书籍报刊。各位校长、书记在集训期间都带头学习,并到各蹲点教研组参加讨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方法,拓宽内容我校暑期集训学习,积极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领导讲话、专家讲座和教师发言相结合,讲成绩与找问题相结合,学习身边典型与学习外地先进事迹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我们观看了教育局郑局长《做一个有境界的老师》的(本文来自778论文在线www.daodoc.com )

摭论大学教师的“师道”与“师德”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包括师道与师德两个方面。“师道”是指教师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师德”是指教师必须遵循的专业道德行为规范。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师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领导,建立大学师德建设的综合机制,不断增强大学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师道;师德

大学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古人云:“胜勇必以智,胜智必以德,胜道务祈修。”(《兵经百言·法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行业成功者必备的素养。

笔者认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师道,二是师德。在中国,最早系统论述“道德”的是老子,他留下了被后世奉为经典的《道德经》。《管子·心术上》里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现在一般的看法是“道为道之用”,“德”应从“道”而来。“道”原为人行必由之路,引申为人必须遵循的准则、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必先有道、先悟道而后有德,所以“道德”的最新定义是“悟道而树德”。古人云: “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管子·心术上》)因此,人们常用“得道”一词描述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的“悟道”或“传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一切皆由“道”而生出。他要求“道”的“臣民”求道、得道、从道,即“得一”。孔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管子·枢言》中说:“道之在天,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意即“道” 为人心。我们现在也可以把“道”理解为“行业之规”。教师当然也要有道,即“师道”。据考证,“师道”一词,源出于《汉书·匡衡传》。韩愈曾在《师说》中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他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因此要有 “师道尊严”。 我国著名教育家萧承慎教授在其大作《师道征故》中,曾将“师道”分为“为师之道”、“尊师之道” 和“求师之道”。汉儒董仲舒曾说过:“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这里的“师道”则是指教师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和爱生之道育才之道、创业之道;就是指教师的责任:传承文化知识、培育优秀人才、延续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

师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一种社会道德形态,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综合。简言之,“师德”是指教师必须遵循的专业道德行为规范。教之道,德为先。所谓“师范”,学高可为师,身正方为范;所谓“修养”,修身以教人,养性以正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激发教师关爱学生的源泉,是教师高尚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体验学校生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窗口。大学教师师德的养成和弘扬,与大学精神的形成和高扬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和历史渊源。从根本上说,大学的任务有三: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三是培养出来的人如何。师德建设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优良校风的形成,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是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发展,从教育学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即身体机能的发展;二是心理方面,即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又包括三个方面,即辨析真伪、判断美丑、识别善恶。所谓辨析真伪,是解决人们认识论方面的问题;所谓判断美丑,是解决人们审美观方面的间题;所谓识别善恶,是解决人们道德观方面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德,指思想品德;才,指智力才能。这两个方面完整而又和谐地构成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德无才,不学无术,是草木之人、庸碌之辈;而有才缺德,坏事做绝,更是害群之马、人间败类。

一个人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就应当了解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应当形成健康的职业道德情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就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素质与修养。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直接表达了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教师职业是神圣的。大学教师虽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向大学生提供创造财富的知识和智慧,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拓展。大学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好比雕塑师。一段树根、一块石头、一团泥巴、一撮石膏,在雕塑师手里捏把几下,划拉几刀,便有了艺术的生命。按行家的说法,雕塑是一种赋质料以生命的艺术。大学教师就是大学生的雕塑师,不仅如此,还应当是自己的雕塑师。不同的是,教师手中的刻刀面对的不是金玉木石,而是有血有肉的人,是红尘滚滚的人生。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由于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上,因而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也决定了教师职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恒久性。 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师品,德高为师;师智,学高为师;师能,技高为师;师表,身正为师。“师表”一词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学高为师,身正为表”,是指学习的榜样。“师表”是教师内在素养和品性的外在表现。教师的师德素养包括: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创新能力、爱生情感、名师信念、合作意识,等等。作为一名教师,一生会经历两种相互关联的角色:一是作为学生,必须向优秀教师学习;二是作为教师,必须以自己学识影响学生。按照教学相长的规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师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也是一种教育。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以德育人、以身立教、因材施教、依法执教,注意格尽职守、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热爱集体,还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仪表端庄、语言文明。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育者要教育别人,先要取得教育的资格,这个资格便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耿介拔俗、为人师表。只有品德高尚、学术精湛,具有一种认真负责的专业良知和不被经济利益所影响的学术人格,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

“师德”不是一种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想,所谓“本领恐慌”,就是工作能力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就此而言,大学教师必须有本领、有能力、有水平,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大学教师应具备“六高”要求:高度的热情、高尚的品德、高深的学问、高明的教法、高超的口才、高雅的教态。笔者认为,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教好功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根本,热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关键。大学教师的治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敬业精神,二是

[l]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就是扎扎实实地做事,科学精神就是老老实实地探索。专家之可贵在于其“专”,这个“专”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专业精神。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傅任敢先生曾说过:“在现今世界,做事有几个信条:(l)要肯于做事;(2)要忠于所做的事;(3)要久于所做的事;(4)要专于所做的事”[2],说得非常深刻。苏轼也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晃错论》)志向高远、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严格执教,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深化学习、强化修养,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艺术,始终是一位教师获得事业成功的动力和源泉。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在其《中论·治学》中写道:“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教学上,不只是教前人的知识,还要教自己的知识;不只是教既定的带句号或感叹号的知识,还要教前沿性的带问号或省略号的知识。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具有科学探索精神。

总之,大学教师是否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执著的创新精神和敬业态度等,对于学校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大学教师是否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执著的创新精神和敬业态度等,对于学校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师德状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笔者认为,教授就是“教”与“授”,没有教学任务,不去“教学生”,教授就丢掉了“教”与“授”这一根本。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但时下有些教师不认真备课,不遵守教学纪律,不参加教研活动,随意变更教学时间,随便调整课程内容,无故迟到、早退、缺课,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随意接听电话。学生对教师的这些行为意见很大。

二是个别教师教学精力不集中。“学生象钉子,教师象锤子,只有在锤子的作用下,钉子才能被一颗一颗地敲进去。”就此而言,仅有名师还不够,还必须加上严师才能真正育出高徒人都有惰性只有对学生耐心辅导,严格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那么,怎样“教学生”呢?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是教知识,即教授前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成果,这是符号层次的教学;第二是教方法,即教授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这是思想层次的教学;第三是教视野,即拓展学生消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术视野,这是发现层次或创新层次的教学。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话说,不仅要给学生“显微镜”,还要给学生“放大镜”,更要给学生“望镜”,人站得有多高,视野就有多宽。从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看,大学教育必须同社会发展相适应,产学研相结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此而言,应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但有些教师纯粹为了挣钱,从事一些低层次、同提高业务水平关系不大的工作,进而对教学本职工作投人不足甚至置之不顾,造成教学和科研水平下降。在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三是个别教师治学态度不严谨。常言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真正搞好教学和科研,需要投入艰辛的劳动,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需要不断学习与思考。因为一切知识均需经过思维的过滤,经过重新分解与整合,在脑海形成新的知识链条。不经过思维的处理,知识就是死的。人的一生是不断超越前人和自我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超越中,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尼采当年曾言辞辛辣地将“学者”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只知道整理现场材料的秘书型;二是只知道为自己的一知半解辩护的律师型;三是只知道想方设法让人信奉其说教的牧师型;四是只知道用逻辑迫使人们赞同其意见的犹太型。最近,又有人把现代个别学者尖刻地概括为两种类型:擅长权学交易的奴才型和只知道为各种各样的客户量身定做数据、理论和传记的商人型。毋需讳言,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治学不严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求甚解,备课不充分、教学不认真、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还出现弄虚作假、学术腐败等不良行为。

四是个别教师政治素质不过硬。有的在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不负责任地发表一些有损学校形象和社会声誉的不良言论,攻击同事,低毁学校。还有的教师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甚至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也有的教师举止不文明,着装不得体,课堂组织教学不力。还有的以给学生缩小复习范围为名泄漏考题,对学生作弊现象视而不见。更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自己在职称考试中也有作弊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种种问题,尽管只发生在个别教师身上,但影响却不容忽视。因为这种影响是一种不良氛,是一种恶性环境,会导致“慢性自杀”。美国某大的一位生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盛满热水的锅里,青蛙马上就跳了出来。而把青放到盛满冷水的锅里,青蛙会非常快乐地游来游,当锅慢慢加热,青蛙起初仍会无忧无虑地来回游,但等到温度很高时,青蛙已经跳不出来了,结果活影响活煮死。其实,人也是这样。如果长期浸淫在种慢慢变味的恶性环境中,人就会不知不觉地失自己应具备的东西,等到意识到时已悔之晚矣也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那么,大学教师应具备的东西是什么?是理想、道德、追求和挑战精神。因此,德才兼备是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在学生、教职工中会产生影响而且会迅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英国物理学家5.霍金在其论著和演讲中不止一次地声明:不能用物理学定律去推导人的行为。即使我们知道制约头脑的量子力学的基本方法,但头脑是个非线性系统,对于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因而初始态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对后续行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教师的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脱序行为,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留下终生阴影。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四点:一是以责任为重,潜心教学,认真教书育人;二是以慈爱为怀,尊重学生,推动教学相长;三是以严格为首,以身作则,规范学生言行;四是以团队为荣,开拓创新,提高整体水平。

大学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上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一) 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领导

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把师德建设摆上学校工的重要议程,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始终。要以班子建设带动师德建设;以师德标兵带动师德建设;以制度建设带动师德建设;以政治学习带动师德建设。要全面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的有关决定、意见和办法。要从方向和主动权上把握师德建设,从舆论宣传上引导师德建设,从具体项目上支持师德建设。大学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师德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建立大学师德建设的综合机制 1.培训机制。要建立健全师德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将教师师德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强化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在教学、科研上压担子,培养教师自强不息、勤奋进取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师德风范;二是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建立师德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优树先”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方式,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得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晋升、科研资助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监仔机制。师德监督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设立师德督导巡视组,建立师德监督网站,对师德进行示范和警诫,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

4.评价机制师德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师德评价应分为自我评价、同济、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四个层面,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评估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5.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人竞争机制,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员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挂牌授课、高职低聘、落选待岗的方法,使广大教师始终对教学工作具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同时,增强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意识。

(三)不断增强大学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要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在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功夫。要密切关注大学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变化特点,及时研究并回答教师普遍关注的重大思想政治问题和各种具体实际问题;要避免师德建设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努力将师德建设工作同学校的改革发展、创建综合性品牌大学和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广大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比例不断加大,要紧密结合这一实际状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师德建设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因势利导,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前边。要根据时代变化和高校改革发展状况,努力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大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创造性地将师德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新水平。

为此,笔者愿以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段话与同行们共勉:“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3]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3:178.[2]傅任敢.值得我们学习[J].重庆清华,1949(22):1一8.[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7.

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工作计划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师德建设会议

师德建设2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师德建设.doc》
师德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