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状况调研

2020-03-04 00:04: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状况调研

近年来,家政服务业作为应运时代发展而生的新兴产业,因其市场容量和需求潜力的日益增大而走进千家万户。同时由于我国社会正朝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劳动社会化等现代经济社会方向发展等因素,直接催生了市场对家政服务业需求呈现较高速度增长的态势。近日,乌海市妇联以探索家政服务工作为课题,成立调研组,先后对全市在工商注册的82家开展家政服务业务的家政公司进行专题调研,并结合市妇联家政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家政服务机构的情况:全市家政服务机构的形式多样,有企业自办和个人开办等多种形式。目前,全市在工商注册的经营项目包含家政服务业项目的机构有82家,其中:注册的家政服务公司有30家,提供家政服务信息中介的信息部有11家,物业、保洁及商贸公司中有家政服务项目的有41家。乌海市的家政服务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家政服务的范围包括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社区居民等提供水暖安装、维修、家护、搬家、擦玻璃、清洗抽油烟机、保姆、月嫂、保洁、钟点工、计时工、洗衣服、服务员等初级服务。通过实地走访市区的中介机构了解到,乌海市家政服务普遍存在供不需求、用户多、服务员少的情况。

(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情况: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大部分是下岗、待岗、失业、内退妇女和部分农村及周边外来务工妇女等弱势群体。从上岗人员的年龄结构分析,38岁至50岁的妇女是家政服务业的主力军,占上岗人员的80%以上 。35岁以下的为数不多。她们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由于有的家政服务公司所雇佣的人员大多是非固定人员,忙季干活,淡季走人,因此,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统计不准确。

(三)对家政服务员的市场需求情况:从用户需求情况上看,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家务劳动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家政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是现在需要家政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高收入家庭,而是更多地进入到中等收入普通家庭之中。二是家政服务也由“临时”需求转为“日常”需求,进一步转化为“科学需求”。例如:饮食上讲究科学饮食,合理搭配;孕产妇、新生儿及病老护理需要懂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科学护理等等。三是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居家养老将成为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四是家政服务多元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还体现在服务内容上的变化,刚开始,家政服务内容多是带小孩、照顾家中病人,很多家庭是不得已才请家政服务员的,而现在很多家庭多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聘请月嫂、保洁工、护理工、保姆等,服务内容向多元化发展,服务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务要更加规范、标准。

从家庭聘用家政服务员和市场反映的调查情况看,主要显示出如下特点: 一是钟点工的需求多于全日工。很多家庭只需要钟点工作家务辅助,但由于大多数家政服务员不愿将自己的24小时都交付给用户而缺乏自由,加上大多数全日工的工资不高,其中不少还要服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残疾人,有的甚至晚上也难以安稳休息。于是,全日工往往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家政服务员宁愿做钟点工也不愿意做全日工。而随着老龄化态势的日益显见,全日工的社会需求也将趋增。 二是外盟市籍从业多,本地服务员缺。尽管乌海市的家政人员从业者有大部分是外地人员,但据我们了解有聘用家政服务员意向的家庭还是希望能雇到本地人,主要在于生活、卫生习惯和饮食口味等差异较小,容易沟通,服务质量更符合要求。此外,本地人大多为社区或亲朋介绍且居住在附近的较多,比一些来历、背景不明的外盟市籍务工者更具安全感。从对家政工各个侧面的评价看,用户对乌海市家政服务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就是乌海市的家政工实在太少,供不应求。 三是亲朋介绍为主,社区服务和中介并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家政服务员未通过中介机构,而以亲戚朋友介绍的最为普遍,占五成以上;居委会、物业等社区服务在居民需要时也起着不小的中介作用,二成家政工由社区牵线,而家政中介机构也占到二成多。但从由亲戚朋友介绍的比例有所上升的趋向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家政中介机构在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信任度,或介绍成功率不高,尚未成为主要的家政媒介。

调查显示,家政服务在乌海市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折射出市民对家政消费理念还不到位。求职人员存在不愿从事家政工作的现象,保姆的封建文化影响比较大。缺乏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家政员的劳动素质、工资和就业保障成为培养家政员队伍的瓶颈。家政业发展还停留在职业介绍的层面上,没有一定规模的集培训、管理、品牌建设于一体的服务机构。

二、在开展家政服务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乌海市妇联一直把配合市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家政服务业正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新领域,因此市妇联立足于党政所急、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三维焦点上,积极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开展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一)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及求职妇女的基本情况和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家政服务工作,市妇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乌海市在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中有家政服务项目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传统观念严重制约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家政服务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系;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偏低、家政公司开展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等。另一方面对具有乌海市户口,年龄在18周岁至50周岁的城镇下岗、失业、待业女性和农区妇女等自愿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做好相关统计,为实施家政培训和就业奠定基础。同时,还通过走访、发放调查表与市妇幼保健医院、市人民医院,樱花医院联系来了解乌海市月嫂、养老护理员的需求情况。另外,市妇联还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考察团赴巴彦淖尔市、包头市考察学习兄弟盟市家政服务工作,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为在全市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社会化的工作优势,努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创业与再就业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社会各方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协调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协商,现场办公。建立有效的部门合作机制,促使他们也成为推动家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广播、政府信息网等媒体的载体作用,对动态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宣传先进的创业理念就业观念,宣传家政创新业的妇女典型。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针对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妇女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做家政服务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活,不受人尊重等陈旧的思想观念,甚至有人宁愿只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为了转变这些观念,市妇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邀请乌海市两名成功的民营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海通工贸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桃花和乌海市“创业之星”海勃湾区东方红幼儿园园长张燕,在乌达区、海勃湾区、海南区举办了三场女性创业就业巡回报告会,为500多名下岗失业、待业妇女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使姐妹们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能够积极参与市妇联组织实施的“巾帼家政服务工程”。二是组织三区妇干、居委会主任深入社区,入户家访,面对面的进行宣传教育,对下岗失业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宣传家政服务理念,宣传家政服务行业的就业前景和优惠政策,帮助她们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她们在家政服务业实现再就业。

(四)搭建平台,完善网络。市区两级妇联组织结合乌海市实际情况,在学习借鉴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开展巾帼家政服务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创新家政服务中心模式,打造一批集技能培训、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权益维护于一体的家政服务机构。如:乌海市百姓家政服务中心是在一名下岗失业妇女自己创办家政公司的基础上,由市妇联、市就业局出资扶持创办并实行员工制管理的巾帼家政服务中心;海勃湾区妇联采取委托承办的模式,以社区现有物业公司新裕物业公司为依托成立“新裕巾帼家政服务中心”,新裕物业公司拥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目前,“新裕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已开始面向广大家庭提供月嫂、钟点服务、少儿接送、病老陪护、保洁服务等多个项目的家政服务。海南区妇联则是依托一家个体家政公司挂牌成立“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在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保洁用品的外卖服务,延伸了服务内容。这些“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拓展了乌海市妇女创业就业的服务平台,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办法和与广大妇女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为积极发展妇女就业创业服务实体,打造巾帼家政品牌,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已挂牌成立了市妇联巾帼就业培训基地1个,扶持创办了7个巾帼家政服务中心。

(五)强化培训,创新模式。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针对前期摸底统计上来的情况和下岗失业妇女的自主就业意愿,因地制宜、分批分类的开展培训工作。积极与就业部门联合,依托市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市樱花医院职业培训学校、市人民医院陆续开展了养老护理员、保洁员、服务员、厨师、月嫂等家政服务项目的培训。同时,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她们立足社区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断拓展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了“两结合”:一是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即把培训时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由于家政服务工作自身实际操作性较强,单一的理论培训不能满足学员的要求,因此,我们针对月嫂、厨嫂、养老护理、保洁等不同项目,适时调整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比例,以求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二是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使学员更好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稳固掌握,给其自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截至目前,市区妇联已培训保洁员、养老护理员、服务员、厨师、月嫂、厨嫂共计455人。

(六)跟踪管理、做好服务。培训是手段,就业才是目的。在组织妇女参加家政技术培训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就业实效,积极帮其联系就业单位。如:除了把参加市妇联组织培训的学员信息在三区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备案之外,我们还将参加月嫂培训的学员信息张贴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和市妇幼保健院孕检科,在乌海日报、一成广告、汉唐传媒等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为她们作求职宣传。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下岗失业妇女转变择业观念,采取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广辟就业渠道,早日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参加培训的妇女当中,已有80%以上的人员已实现上岗就业。同时,市妇联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还对三区妇联及扶持创办的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给予了资金支持。给每个区妇联拨付了5000元的前期启动资金,用于扶持创办家政服务机构;出资1万元帮助妇联百姓家政服务中心美化、硬化门前的花坛、路面,购买了桌椅和工服;出资1万元为三家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22名家政服务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另外,市妇联还积极参与全国妇联与中国红星集团联合启动的“促进和谐,关爱家庭”活动,争取到贫困家庭关爱救助金5000元,扶持乌海市贫困妇女杨冬梅家庭创办妇联百姓家政服务中心。

三、存在的问题

家政服务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至今,其专业深度和专业复合的广度正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而服务市场不规范、培训不到位、监督机制缺失,以及现有家政人员数量不足,文化知识、卫生习惯、文明礼仪、法律意识、城市生活常识等均严重缺乏,造成雇主与从业人员双方难以形成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严重制约着家政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一)择业观念陈旧。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而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不少女性怕丢面子,怕受歧视,宁愿无事干也不愿意干家政。这种具有普遍性歧视的观念,目前尚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完全转变。

(二)人员培训不足。目前,市场上经过正规培训的家政人员,不足两成。培训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家政服务员的流动率过高,而服务周期的不稳定导致家政机构与家政服务员的工作契约不稳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家政服务员怕参加培训耽误工作时间,影响收入,加之家政服务员不需持证上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持证上岗率不高,而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家政机构很难在培训上增加投入。

(三)行业管理缺乏。人们还没有从塑造一个新兴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家政服务业。家政服务员在我国依然属于非正规就业工种,政府对家政员既无行业准入标准,也无劳动合同法的规范。因此,一旦出现纠纷,无行业法规可依。另外,以营利为目的社会民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而这些机构和组织大多层次较低,管理不规范,但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家政服务员,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四)市场尚不规范。目前,乌海市家政服务行业面临小、散、弱的局面,大多数家政服务机构都是一张桌子、一台电话的小中介,形不成规范化、专业化的规模。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依季节需求临时组成的“杂牌军”。他们二三个人就能开张,几块抹布、一个水桶,就能上岗,根本谈不上培训。工人出去找活干,主要靠张贴‘小广告’,并且服务单一,有的公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是生意好忙不过来,如节假日,便雇上几个‘游击队员’临时充数,服务质量很难保证。据了解,一些社会民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后续服务不到位,缺乏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供需矛盾突出。 “供不应求”是目前家政服务业的普遍现象。由于多数家政服务员的劳动保障权利缺失,处于受岐视地位,人员流动性过高,职业化的程度很低。导致乌海市家政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仅供不应求,而且供不适求。

(六)家庭服务队伍不稳定。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从事家政服务职业,受“侍侯人低人一等”旧观念的影响,被社会上一些人看不起,加上有些家政服务员在工作中没有得到用人家庭应有的尊重,使一些从业者产生自卑感,不愿去从事这项工作。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因从事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时间长但收入低,积极性不高,同时从事家政服务自身权益和个人安全无保障,社会保险没说法,后顾之忧较大,造成从业时间短暂。另外,户主与中介机构、户主与家政服务员、中介机构与家政服务员三者之间缺少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

(七)培训经费存在缺口。市妇联没有培训经费,一次正规的培训需要聘请专业老师、租用大的场地,家政培训基地也需要实际操做的工作间及配套设施等,这些限制了培训的规模和数量。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是成立家政行业协会,使家政服务业尽快驶入规范化,专业化的快车道。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确定归口管理部门,以此推进家政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协会职责是制订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就业,维权的配套措施,统一行业服务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协调各职能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建议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以妇联组织开办实体的方式,成立家政服务公司,建立妇女家政培训、组织管理、公司就业和市场化服务的企业化发展模式。

三是要规范市场管理 要进一步明确家政服务行业的主管机构,形成工商、劳动、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违规操作的中介组织要加大监管力度。要制定出台 家政服务的规范要求和工资标准,以便于加强管理。

四是要建立家政就业政策保障和服务体系 针对就业状况,制定出台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鼓励、支持妇女实现再就业。

五是要建立家政服务培训专项资金。由于工作经费紧张,妇联组织开展培训工作难度较大,希望将家政服务培训纳入政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之中,从劳动力培训补贴奖励基金、再就业培训专项资金或创业扶持资金中专门安排一块,交由妇联组织统一管理,专门用于技能培训,以增强妇联服务就业再就业的能力和实力。

六是要继续开展新一轮择业观念和妇女维权的教育活动。强化对下岗失业妇女的职业观念教育,使她们树立起“就业靠自己、工作靠能力、致富靠劳动”的观念。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上的职业歧视,要加强普法宣传,引导家政服务员的依法维权途径,促进家政服务员学法、依法、用法。

家政服务业调研报告

我县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家政服务业发展状况汇报材料

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工作总结

城区家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文章

《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状况调研.doc》
乌海市家政服务业状况调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