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2020-03-01 23:43: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十一月份: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P66------P105(预防法+机会教育法)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拆成2部分,11月份就学习前2个法。

布置的思考题:

1、什么是预防法和机会教育法?

2、肖老师如何运用这2种方法?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3、你又是如何运用的?结合相关案例谈谈。

按要求写在学习笔记上。月末交流。

下一次交流时,点名发言。特别是没有发言的同志。

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法。也就是,在没有发生之前先预防。教育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教育,点点滴滴都在教孩子,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他一定能够扎下他人生的根基,所以,这些都是在禁于未发。肖老师在教学中这样应用:

把不好的缘给它断掉。比如,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上课会开小差,于是,不要让他们接触到开小差的东西——桌面上只放当堂课需要的书,再加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块橡皮,其它东西全部收到座位里,这就做到了“禁于未发”。

言教、身教和境教。首先把道理讲清,然后老师先做,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确定原则严格要求。在这其中,肖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让学生做的老师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我们严格是首先是自己做到,再要求孩子严格,孩子在循着规矩做事,循着正道做人的时候他非常快乐。另外,严格是我们有原则,并不是每天凶巴巴的对着孩子,或者脾气很大,那并不叫严。所以,禁于未发是我们严格的要求孩子,前提是首先我们严格要求自己。见微知著,看到孩子一个细微的表现,把他往长远来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在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以前,我们先把它预防。要看得很长远。

当其可之谓时——机会教育法。就是机会教育,机会教育非常有效,因为机会出现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教导孩子的时候。

第一次是最好的机会。第一慎于始,就是第一次做的时候,是个很好的教导的机会,所以我们讲要慎于开始。抓住第一次的机会,大加鼓励,孩子一被鼓励,他的那个力量就干得更起劲,这时候我们在教他怎么干,就会干得很好。把握住机会,孩子的缺失就能够给他扭转过来。其实,机会时时都有,我们尽心尽力的引导他,首先肯定他付出的这颗存心,进而再引导他学会做事情的方法。存心是第一位的,要保持他的孝心、服务心,然后再教方法。犯错时是教他的机会。犯错的时候不是发脾气的时候,而是教他的时候。犯了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来改进,避免以后不犯错误,这才是一个关键。知过——认过——改过。帮助孩子坦然承认错误,勇于承担后果,老师要学会温柔的坚持,既有原则又要做到没有情绪。用我们的以身作则和耐心引导孩子平心,帮助孩子身心摆脱坏习惯的控制。

成功的时候也是教育的良机。但是,别让赞叹毁了孩子。做对的时候提醒他不骄傲,在每个境界中都让他保持中道,所以,我们的赞叹一定要谨慎。要评价到孩子的存心上面,就事论事,让当事人自己心里明白,他接受起来没有压力。

其实,每个当下都是机会,关键是我们自己如果有这样的心境,随时都能够捕捉到机会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们收到的启发:教育随处都在,教育随时都在;教育的根本在“存心”;教育的机智在“时机”;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坚持,坚持原则才会有效果;

我自己的运用:体育课中预防法用的比较普遍。我们希望学生做好服装、器材方面的准备,首先我们会在前一天通知学生,并讲清楚器材的使用办法,重要性,然后很学生商量如何保

管好自己的器材,如绳、毽子、足球等。然后,指出器材的看管和使用原则。上课一开始,一定要按照规则检查学生器材的准备情况,并严格按照规则批评没有准备好的学生。同时,教师一定会自己准备充分,给学生做好榜样的。另外,开课前,还要安排好器材放在哪里,什么时候取,用什么方式取,什么时候收,怎么回收。这些细节都安排好,也就是避免了“不好的缘”,让孩子有一个清静的环境进入学习。不断应用,我已经感到,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他需要老师的智慧和一颗始终为了孩子的心。这颗心在,相信方法就会不断产生,并结出硕果。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 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

《爱心伴孩子成长》第一集

《爱心伴孩子成长》第一集

《爱心伴孩子成长》体会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doc》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