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后谈感想

2020-03-02 15:14: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

学生听后谈感想(略)

教师引入复习课题: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环节: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笔记,小组合作,初步梳理本单元知识网络。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

第二环节:课堂大练兵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把它的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 D ) A.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 B.早早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C.现在只需搞好学习,其余的事等长大后再说 D.敬重和爱戴父母

2.逆反心理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下列属于逆反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是( B ) (1)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

(2)有逆反心理的人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3)有逆反心理的人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4)逆反心理运用正确,有利于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A.(2)(3)(4) B.(1)(2)(3) C.(1)(3)(4) D.(1)(2)(3)(4)

3.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B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教师归纳:

选择题解题技巧: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运用排除法不失为增加准确性的一种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运用排除法有三个层次:第

一、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题肢;第

二、排除本身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第

三、排除本身观点正确,与题干也有一定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的题肢。

二、请你帮忙 教师出示材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肾,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

每个人孝敬父母(长辈)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一片孝心?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略) 教师点评并出示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关心、尊重父母(长辈)。如记住父母的生日并给予祝福、不顶撞父母等。 2.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经常打扫卫生、洗碗筷等。

3.给父母以精神慰藉。如经常与父母谈心和交流,刻苦学习并以良好成绩回报父母等。

三、请你讨论

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母亲吴凤仙是金华市食品公司职工。由于徐父长期在外地工作,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成长的。母亲吴凤仙工资不高,就帮助别人加工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徐力升上高中重点班后,吴凤仙要求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

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力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因对母亲的管束不满,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法院认为,被告人徐力非法剥夺其母吴凤仙的生命,触犯了刑法,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由于徐力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处罚,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15年。

阅读这个案例后,请结合第二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徐力是在母亲的重压之下才有这样的过激行为,他的行为是可以谅解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请分析发生徐力杀母这一人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沉痛的教训?

3.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学习上的要求也很严格,或者近乎苛刻,你打算怎样与父母进行沟通?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略) 教师归纳:

解题技巧:此类题的所用材料通常是教材的重点内容、重要文献或生活实例,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分析材料,解读有效信息,完成答题。此类题的解题要领是:

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提取关键词。 第二,依据材料中心思想,按照设问的要求确定答题范围。

第三,回归教材,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找准答题的角度,确定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的。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徐母对徐力的严厉管教是基于对他的高期待,这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爱。徐力在心存感激的同时,应该尽力孝敬母亲,报答母亲的恩德,这才是正确的做法。知恩不报,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2.原因是:母子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母亲发生矛盾时,徐力没有采取适当的方式与母亲进行沟通,而是采取了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造成了人间悲剧的发生。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严重冲突时,一定要使自己先冷静下来,努力克制自己冲动,多想想父母的好处,坐下来与父母进行沟通解决,切不可用粗暴或极端的方式解决。

3.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回答。如:①尊重理解父母;②换位思考;③求同存异等。(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

四、自主探究

同学们都听说过《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吧。“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总操心,就换个平平安安„„”

1.为什么歌词中的父母盼望儿女常回家看看?你能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吗? 2.如果你长大了,你会怎么做? 3.谈谈这首歌给你的感悟。

教师:此类题强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对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学生积极组织语言作答(略) 教师点评(略) 参考答案:

1.因为有了亲情,家庭才更美满。

2.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从精神上安慰父母,不让他们感到孤单。工作再忙也要常和父母联系、沟通。

3.这首歌并不是伟大的经典佳作,其中所叙述的事情只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然而,就是这种看似平常的话语最能打动人,它不是用华丽的言语堆砌起来的表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父辈们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受了一辈子的苦,但在他们的眼中,那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儿女事业有成。

【复习小结】

屏幕显示祝福的话语: 走近父母 奉献爱心 善于沟通 化解矛盾

克服逆反心理的危害

学术报告听后感想

健康讲座听后之感想

大学形式与政策听后感想

听后感悟

王崧舟长相思听后感想

《敬畏生命学会感恩》讲座听后感想

谈创业感想

谈篮球赛感想

谈话后感想

谈感想议论文

《学生听后谈感想.doc》
学生听后谈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