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2020-03-02 09:0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师生都较为关注作文的复习方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作文,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综观近几年我们这套高考试卷的作文,有如下特点:

1、在命题形式上:主要是新材料作文。

2、在命题内容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凸显底蕴。

3、在情感表达的要求方面:注重真情实感,要有思想,摒弃华而不实。

鉴于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此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每月有细致周密严肃认真的月考,这样,学生每月便有一次非常正规的写作机会。成绩出来后,请批阅作文的教师交流批阅体会,总结优点与不足。针对批阅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从以下几方面:

1、审题:必须审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读明白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思考材料隐含的深层意思。有的材料会在最后一段直接透露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关注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但更多时候是命题人的意图隐含在材料的对话中或是叙述中,这就必须要抓取关键词,进而提炼最佳角度。比如十月份统考的作文,如何提取出“适应与改变”就得和同学们讨论讨论了。

2、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使之动人,就要精心营造一 1

靓丽题目。个人以为,标题中有动词不失为一好办法。若是议论文,不如就让你的题目显出你的立意。切忌题目含混晦涩云里雾里大费琢磨,高考评卷那么紧张的氛围,谁能一直在那儿琢磨你的标题呢?

3、文体:最忌“四不像”。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议论文来写的。议论文容易把握些,能扣住主题。议论文重“理”,重思辨,以说理为主,忌讳“以叙代议”。若写记叙文,就要注意重“情”,重形象,以描写为主,再加之以点睛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4、结构:要严谨,即做到首尾照应。开头提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这里必须强调: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在这种批卷形式下,微机录入,快速赋分。开头是不是决定着阅卷者往后读的兴趣呢?当然好的开头方式有好多,这可以在专题复习时细化。在讲评结构时还要重点提出“过渡句”,尤其在议论文的说理过程中要用过渡句把素材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

5、文面:卷面清晰,书写清楚,这是基本功。字不一定非写成“司马体庞中华体”,当然,蝇头小楷、潇洒行书固然好,前提是必须好认啊,就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做不到。哪怕你写的是幼儿体,横平竖直的也好啊。字数必须够,而且还不能到800处戛然而止,怎么也得超出一点。

这是教师在讲评时必然要说到的。

对那些被赋予高分的文章,我们将其挑出,再筛选,然后印发给整个高三年级,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高分之道。这样,经过教师指导,再读同龄人的文章,好多同学都觉得颇有收益。这是年级组的做法。

科任教师又将本班同学的文章分发下去,让同学们仔细修改,极尽所能地清楚抄写,对本班少部分作文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最后,再请同学把自己历次作文装订成册。

其次,在两次月考之间,可以根据本班同学情况适当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班里同学文面不清,就挑选审题立意较为简单的作文题来做,在课上当堂完成或者课上至少完成600字;若是大部分同学审题立意欠佳,就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门训练。我尝试这样做过:每次印发三道给材料作文题,在课上选择而作,审题,确定最佳角度,然后再写作,最后挑出优秀作文讲评。

这时的训练教师还要在内容、选材、语言上要求同学。

1、内容: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即有思想。不要在作文中单纯地发牢骚,要表达出“关怀之情”,对你说不清楚的政治事件就不要去评论了或者说不触及了。要体现真善美,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2、选材:有详有略,有正有反。古今中外,适当典型。例证方面别出现“我们的邻居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这太不具有典型性了。善于说理的可以只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善于旁征博引的可以多则材料排比运用,一句话一个事例。

3、语言:在应试作文里比较忌讳写长句,因为长句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要简洁明快,多用比喻、排比。最好是不要中英文混用、文白夹杂。语言有文采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思想、内容空虚,仅为华丽辞藻的堆积只能招来反感。所以若通篇飘渺华丽却不知所云只能说让人审美疲劳。

第三,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1、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同时,重新在教材中挖掘收集作文素材。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议论段落,“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如选修教材中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先秦诸子》中诸子之言论与思想。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联系材料,写作文章。在今年五月份学习先秦诸子的篇章时,我曾让同学们就所选《论语》语句写作文章,行文中至少要用上两句选文。还有的老师在批阅了系列关于《论语》的随笔后,专门开展了命名为“沐浴圣贤的光辉”的随笔讲评活动。今年九月份在赤峰听天津李老师谈作文复习时也说到,把选修课本当做作文材料。

2,定期选取课外素材,主要是与时俱进的信息,贴近民生的时政要闻,引导同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主要矛盾,将辩证思维渗透下去,文章必须要有看法有思想,因为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思想。在课外素材上,老师精心选择印发给同学,比如励志类的就有《一米远的天堂》,这方面,我们在基

础年级印发的较多一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白莲浦》这类的经典之文。

3、在专题复习时,好的文段文句及时积累。例如复习传记类文本时,就有大量实例可以收集,在这篇《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于漪所说“做人要具备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对此,师生都颇有感触,诸如此类的很多,当你认真去阅读那一篇篇的好文章时,你会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好多收获。

以上是自进入高三一直在做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会有专题复习,针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细化工作,在这些细致的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这方面的材料也颇多,总之,在复习中尽量做到:标题抢眼,构思巧妙,文面清晰,素材精选,立意深远,制造亮点。争取让同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尽量使作文水平略高的同学去拿发展等级的分数,这一点,也有人总结出:作文较好的保持作文特色,中等偏上的营造亮点,中等偏下营造模式。有的老师曾经喜欢说“成型”一词,所谓成型,即是会套用模式了。成型之说,我虽不敢苟同,但此词对写作困难的同学还是比较适用的,即规范化、套路化,虽然这有悖于新课标标准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精神。

以上是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学生吧:用文面和思想去征服评卷者!

附: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基础年级做的。同学刚上高一时,我留

的第一篇作文是书信,请同学们给初中的老师、朋友或者是同学写一封信。因为乍到高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信手拈来,在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方面很容易做到,所以重点检查文面,接下来陆续再写几篇,很有效果。当然这项工作在以后也常抓不懈。

在思想方面的训练:老师都特别注重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哪怕是很浅显的,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我个人具体的做法是,在同学刚上高一,我要求他们必备两本贯穿三年的作业:“积累”、“随笔”,积累——基础知识与写作材料的积累,包括读书笔记。随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积累。这两个作业我从2003年开始尝试做,逐步完善,效果还可以。我认为随笔就是“思想的积累”,因为写作训练中思维训练是根本。随笔,貌似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限制,但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强调感情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情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主要目的是让同学睁开慧眼,观察生活,唤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由现象到本质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每两周交一次,对老师而言批阅也是个考验,我们通常都是两个班级,100多学生,所以要保质保量快速批阅完,也很累的。但每次都有惊喜,看到同学的优秀作品非常开心。

我写了这样两句话与同学共享:多读多看多思考,会写会说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复习方面的一点总结,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更多的是我观察学习得来,与各位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高三作文复习教案

高三英语作文复习

高三作文复习指导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作文审题复习教师版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高三英语作文写作复习

高三作文复习立意深刻

高三复习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doc》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