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2020-03-03 22:10: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瑞昌市白杨中学周连发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相联的学科,要搞好体育教学,单靠肢体示范是不够的,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渗入从“怎样做”到“为什么”的理论铺陈。经过十几年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逐步掌握了一些适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下面是我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见解,希望与广大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勉。

一、讲解法教学

讲解法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说明训练动作的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农村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而且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语言教学能力、指挥能力和正确运用口令的能力。

农村初中体育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一般说,教授新动作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动作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对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由于在小学时缺乏训练,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要少讲;

八、九年级由于七年级的训练积累,抽象思维能力已有所沉淀,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

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场地狭窄应多讲少练,场地开阔应少讲多练,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讲解方法,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但总之,讲解的内容和语言表述应该准确无误。

其次,要抓住训练动作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针对农村初中生运动理论缺乏的现实,讲解时,要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要领、强化重点。如“跑”的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体育教师就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着重讲解后蹬技术。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

再次,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体育教师讲解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对

八、九年级的农村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七年级的农村学生就要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班车在拐弯处行驶时乘客的身体向外甩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已达到重心平衡。

讲解法要由浅入深逐步进行,体育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示范法教学,

示范法教学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体育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程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动作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动作特点做重点示范。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七年级的农村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

八、九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第三就是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班级学生的队形、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等要素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如广播体操等练习,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

确、整齐。如武术等练习,由于动作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第四是示范、讲解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体育教师领着学生练习,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三、完整教学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成套动作;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整套动作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适宜农村初中生容易掌握的训练内容。

运用完整法教学,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训练内容时,可以首先选择突破训练的重点,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然后再去解决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

四、分解教学法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解法教学时,一般要做到:

第一,分解训练内容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第二、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成套动作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第三、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成套动作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 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成套动作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在使用分解法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从分到合的过程;在使用完整法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选择地把动作中的某些细节分开加以掌握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需要体育教师拿捏得当、因材因时、适度交叉。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适当运用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的。愿所有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借鉴,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从青少年的身体保障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精)

谈谈方法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达标目录

《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doc》
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