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如何选题

2020-03-02 12:35: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题选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恰当地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然后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者所具备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完整的研究工作的开端,决定着科研的方向和水平,是衡量教师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了解课题及课题来源

1.课题

科研课题与一般教学问题不同,问题是极为宽泛的概念。课题虽然是一种问题,但课题专指那种通过探究过程,即通过提出问题、假说、试验等过程加以解决的问题。一般说,科研课题是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是有明确而集中的范围、目的和任务的研究课题。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般问题,而“从开拓思维入手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验研究”就是课题。

2.课题的主要来源

课题是教学实践中主要矛盾、问题的体现,教育教学实践是中小学教师选题的最丰富的源泉。因此,平时要注意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留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点,要善于从别人或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发现、挖掘、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的课题。

课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大体有以下渠道:

●从社会需要出发选题;

●从当前的教育现状的分析总结中选题;

●从导师或别人的指点、谈话、建议中选题;

●从他人的教育经验中选择课题。他人的教育经验、集体的教育经验,也是科研课题产生的重要来源;

●从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中选择课题;

●从教育理论上的定向点、矛盾点、争论点等方面选题。

有许多教育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中产生了对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认识,并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不断地探索自己所面对的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以自己的“研究”来解决它们,从而对教育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说,一个教育研究者必须在头脑中有“两张图”:一张是研究对象的总体结构图,就是研究者要了解教育科学有哪些问题可以研究,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又如何,有了这张图,就不会把自己探索的视野局限在直接经验的范围内;另一张是当前教育学研究的形势图,就是研究者要了解人们已经对哪些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对哪些问题还没有研究,有了这张图,才容易找到自己从事研究的突破口,而不会重复已有的研究成果,做辛劳无功的事情。①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提供了极为广阔的选题空间。比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革新师生关系就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正视的崭新课题之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涉及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新课程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对传统师生交往过程的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师生关系的重建等具体问题。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比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多元智能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合作教育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等。

(二)掌握选题的技巧

●课题宜小不宜大。尽量选择小课题,课题越小,目标越集中,就越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要以小见大,做深做透。

●课题宜实不宜虚。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问题,切忌抽象空泛的问题。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是一个过于抽象空泛的问题。

●课题宜重不宜轻。所谓“重”,就是指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程度、意义的大小以及所选课题是否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或与教学关系不大的问题。

●课题宜准不宜偏。选题的方向要明确,角度要准确,内容要确切,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选问题不能偏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立意宜深不宜浅。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变化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课题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逐层深入挖掘问题,认识不能肤浅。

●中心宜集不宜散。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和主要方面,突出聚焦点,不能面面俱到。 ●领域宜熟不宜生。选题不要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要“取熟避生”,即是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有一定基础的问题当课题。

●见地宜新不宜旧。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旧的问题,获得突破性进展,或展示新的见地,不能人云亦云,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或简单的经验堆积。结论要有新的指导意义。

课题选题

课题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选题

课题选题指南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养成教育子课题选题

校级课题选题指南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课题如何选题.doc》
课题如何选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