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2020-03-03 14:00: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摘要:

经济日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仅仅只追求物质上的需要,也更加注重精神思想境界上的发展。现如今,各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历史景观点都得到了较好的完善与修复,这是值得我们认同的。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园区,既是我们健身锻炼,放松心情的地方,也是我们饮水思源,缅怀那些为我们争取幸福生活的伟大的革命烈士们的革命圣地。当代社会仍旧在不断发展,人们大多忙碌于生活,穿梭于人群,爱国的热情不再那么显而易见,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的探寻,对人们思想境界的了解,也想知道那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在人们心目中存留的印象,对历史的想法,我们选择了碧沙岗公园这一纪念园区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多的了解到了历史知识深处的意蕴,也意识到这些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柱,精神启迪。

关键词: 碧沙岗历史 革命精神 纪念 调查 学习

一、碧沙岗公园的历史

碧沙岗公园占地约400亩,是郑州西区居民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然而,当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70多年前,这里却是城区以西4公里一片风沙弥漫的沙丘,当地人叫它白沙岗。

1928年春,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军阵亡将士,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1928年3月陵园动工,当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陵园中部设祠堂,名“昭忠祠”。祠为古式建筑,占地约407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冯玉祥亲笔所题的“碧沙岗”三个字是地地道道的“四旧”,理应砸掉该,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运。 碧沙岗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建成之时由4部分组成。陵园中部是烈士祠。烈士祠里悬挂着匾额,存放着刻有烈士姓名的铜牌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之前是中山公园,由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以及水池和石桥组成。祠堂后面是开阔的烈士公墓。烈士公墓的东南是民生公墓,安葬着官兵的眷属。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

1986年,碧沙岗陵园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她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碧沙岗公园内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时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如今的碧沙岗商埠林立,已成为郑州三大商圈之一。郑州市碧沙岗公园还是郑州市建成的9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之一。

二、北伐战争的历史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加深了革命认识,保证国家独立,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次我们去碧沙岗公园的调查,发放的问卷大多数发到了周末出来放松心情的学生手里,还有就是少数来游玩的成年旅客以及极少数50多岁前来健身锻炼或者专门来缅怀烈士的老年人手里。针对这次的调研,和我们的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年龄段对碧沙岗的历史了解有一定的不同。大多数人也就是35岁以下的人大都知道碧沙岗公园的前身是烈士陵园,但是还是有个别人不能知道是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但是由于问题设置,他们大多数知道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还是有个别人是真的不了解历史;在碧沙岗最初是谁建立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能知道是冯玉祥,但是还有人会选择错误;没有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会进行吗?对于此问题的选择,“会”占了60%,其余各占20%,关于国共合作对于双方来说的问题选互利共赢的占到80%,只有一个人选的不利于共产党,当然还是有不知道的人存在。从这两个问题里面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国共合作的认识还是很好的;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选择利大于弊的占70%,弊大于利占10%,不清楚的占20%,大家对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70%的人都选了“不怕牺牲”和“不畏艰险”,其余也有20%的人选择上了“乐观自信”和“与时俱进”,这是一道主观题,我个人感觉这四个都是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在现今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40%的人选了钓鱼岛问题,看来大家都很关心钓鱼岛的问题;假如有一天战争爆发50%的人选择了“捐钱捐物,抵抗侵略”,也有20%的人选择了“主动参战,保卫国家”,另外也有选择“视战争性质而定”的,国人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大多数人被问到民众的爱过热情时40%的人认为大多数人高涨一时,时间久了就忘了;在看战争剧时60%的人是一边为了了解历史,一边为了娱乐,单一目的地各占20%;现在的80%的人是通过相关书籍和史料了解历史,也有人是通过电视剧,实地考察,他人讲述等方式了解;在问到爱国问题是100%的人都是爱国的,而且80%的人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通过这次调查,虽然大多数是学生,但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并不是很好,所以我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还是很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爱过热情,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四、调查感想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对碧沙岗公园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郑州的年轻人,也许只知道碧沙岗是一座公园,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但60岁以上的老郑州人,称这里为“老冯义地”。这里完整地保存了88年来郑州的革命历史。从恢宏的北伐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抗日战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碑亭。当我们站在民生、民族、民权3座亭子边,似乎可以听到北伐军当年那气壮山河的呼声和枪炮声。1945年抗战胜利,冯玉祥的旧将刘汝明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为了纪念第29军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高级将领佟凌阁、赵登禹、张自忠以及积劳病故的原29军军长宋哲元,刘汝明在原有的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后旁边又建了两座亭子。5座亭子的前方另建了一座纪念塔,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现在“北伐战争纪念碑” ,聂荣臻元帅题写了“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

现在的碧沙岗公园内的美好的景象,无不归功于北伐战争中英勇作战的将士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日的美好和繁荣。此时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看到这些景象,也必定会感到欣慰。回首历史,碧沙岗公园只是近代中国史的一个缩影,我们能够通过其了解那段屈辱史,探索史,抗挣史,能够更加坚定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小结: 历史是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与意义的,我们忙碌于现实生活,感慨于生活艰辛,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更应从思想上去探寻,去追求,想想无私奉献的人们,想想那些不畏艰苦的革命烈士,满怀一股爱国情,学会感恩,学会热爱,努力学好知识,学习那些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微笑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吧。

参考文献:

1、《郑州晚报》 2015年10月24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3年版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实践环节调查报告2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doc》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