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

2020-03-02 15:31: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推动、促进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入迷,钻得深,记得牢,才能有效地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才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阜新市细河区四合中心小学 张利利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小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小学数学是让小学生学习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大意为,数学更多地用于生活,会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学习数学,并能够用数学去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发展态势,对学生影响巨大: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同时,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永无止境的黑夜,而学生就好比狱中的囚犯,终日饱受折磨。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这已经成为成功地实现教学目的关健。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通俗明白地讲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的时候。”根据这样的教育原理,新课伊始,必须让学生在认识上、感情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诱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把学生引入愉快、乐学的心理环境中去。例如在教学《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把上一课《三角形的分类》中的三角形先测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课始笔者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先做游戏。”一听做游戏,学生精神大振。笔者接着说:“同学们只要说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立即把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说出来。信不信?谁来试一试?”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总想难住老师,可是老师应答如流,学生大为惊讶:怎么回事?老师太神了,这里面肯定有绝招。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笔者马上进行这样的引导:“老师今天为什么这么神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法’宝,什么‘法’宝?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由于好奇与感兴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迫切渴求知识的情绪伴随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认知有着促进和推动作用,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对课堂气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情绪如果能给学生以温暖、轻松、愉快的感觉,他们就敢说愿问,不断增强求知欲望,积极思维,不懈地探索新知识,并能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积极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时,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积相加,结果不变”后再向学生质疑:“如果是三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不能按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四个数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实践,几分钟后许多学生回答“能”。这时笔者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自己的举例:

一名学生这样板演:

(15+20+35)×5=15×5+20×5+35×5

另一名学生这样板演:

(15+5+4+6)×8=15×8+5×8+4×8+6×8

大家一起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证明了能应用乘法分配律。正当大家为自己的发现兴高采烈时,一个平时就肯动脑筋的学生又把手举得高高的,他说:“我还发现另一种题的形式也能用这种方法,比如(75-25)×4=75×4-25×4”。笔者表扬了他肯动脑筋后和大家一起计算这道题,结果真的一样。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此时此刻,学生尝到自己创新思维的成果,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也应是展示儿童思维的舞台,为人师者绝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要抓住儿童好奇心、上进心强,喜欢竞争,喜欢别人特别是老师赞扬的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不仅要从语言上给予肯定、表扬,也要结合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会受到莫大的精神鼓舞。当学生对有些问题有疑惑、有分歧、有争论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如果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所以在数学课的教学中,由于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的基础千差万别,所以应根据具体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但无论什么样的教法都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儿童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内容时,我采用表格的形式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引入新课,之后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比的基本性质。从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在所有教法中,游戏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好方法。游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游戏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渗透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游戏活动的材料很多,比如玩数学棋(九宫格棋),玩数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数字游戏等。这样的活动集知识性、思维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笔者把全班平均分成四组开展投篮比赛,让学生观察记录投中的个数,并判断哪组获胜并说说你裁决的理由。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材的兴趣因素外,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它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现在小学数学中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数学竞赛、小数兴趣小组、数学讲座、数学故事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站得更高,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永远不会干涸,因此在学习上更虚心,对数学课的兴趣更浓厚。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食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倾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从而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善于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无穷的学习动力,常常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①刘意竹、张卫国主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②肖敏《师心流霞》,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③ 百度百科网《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④张启航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山西教育报刊社,2007年第6期。

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版。 ⑥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合中心小学

张利利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思想方法探讨

论小学数学中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