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曹操

2020-03-02 10:41: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代枭雄��曹操

湖南/蒋得志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一、治世能臣

东汉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

起来,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统一了北方。他的治国能力在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充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兴屯田。这是曹操在经济方面的基本措施。东汉末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曹操认真总结秦汉历史经验,并根据当时北方有大片荒田,还有从黄巾军手里接收了上百万的劳动人口和大量牛畜、农具等有利条件,把屯田向州郡边境推广开来,这样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也安定了社会。

2.唯才是举。曹操注意招纳、使用人才,而且不拘一格。他的许多大将就是从士兵、俘虏中发现提拔的,这些人能征善战,为曹操卖力。对于文人谋士,曹操也能以礼相待,量才使用,他的重要谋士如荀攸、郭嘉等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曹操曾三次下令求贤,说只要有“治国用兵之道”即使有严重缺点的人,都应提拔重用,这就是他“唯才是举”的思想。

3.抑制豪强地主。这一点在击败袁绍进入河北之后贯彻最坚决,因为这里的豪强地主特别嚣张,曹操遂“重豪强兼并之法”,给予打击,结果“百姓喜悦”,从而巩固了自己在新统治区的地位。

二、军事奇才

曹操自幼“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治军方法:

1.战争观。曹操认识到,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能拯救社会。他强调“兵以义动”“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为赢得战争的政治主动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2.治军观。曹操抛弃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认为“礼不可治兵”(《孙子注》),强调“吾在军中持法是也”(《曹操集·遗令》),注重以法治军。并亲自制定管理、训练等军事法规,如《军令》《步战令》《船战令》等,以维护军队的统一指挥,强化军队的战斗力。

三、建安风骨

曹操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在他和儿子曹丕、曹植的带动之下,这一时期的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建安文学”,曹操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篇章,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为后人所传颂。曹操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散文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遗著有《魏武帝集》。

一代枭雄曹操800字

一代枭雄演员表

一代枭雄曹操传

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

孙红雷一代枭雄 观后感

观《一代枭雄》有感

一代枭雄和他的美人故事

《遍地枭雄》读后感

曹操

曹操

《一代枭雄:曹操.doc》
一代枭雄:曹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