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2020-03-02 01:13: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质量技监局采取划分区域、明确责任,建立企业电子档案、分类监管,构建长效机制等措施,积极探索食品安全区域监管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划分区域明确责任

一是实行“三员四定”制度。市质量技监局在全市确定专职食品安全监督员96人,聘请政府协管员224人,社会信息员168人,形成了社会监督网络。做到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定企业。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把全市156个乡镇,划分为12个大责任区,57个小责任区,明确了责任人的责任和监管区域,严防出现工作漏洞和监管缺位;一方面统一调配稽查、技术机构等内部力量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在乡村街道聘请协管员、信息员,与乡镇、街道及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建立联动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将地方政府“打假第一责任人”与质监部门“从源头抓质量”两个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联动的监管机制。二是落实“三进四图”机制。通过进村、进企、进户,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逐一排查,登记造册,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市、县(区)都制作了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警示图,悬挂上墙。三是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与各县、乡镇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了目标和考核奖惩办法,对全面完成源头监管、执法打假、综合服务等目标任务者予

以表彰和奖励;对源头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问题严肃处理;对辖区内出现制假的重大案件或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治理,或被中央、省新闻媒体曝光,造成重大影响的,年度目标考核评优资格一票否决。对许可准入、监督检查、无证查处、日常监督、行政执法等不到位责任,予以严格追究。

建立企业电子档案实施分类监管

首先,将企业质量安全相关的各类信息、企业名称、性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诚信状况、巡查记录、抽检结果等全部载入档案。其次,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的风险性进行分类。将小麦粉、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酱油、食醋等高风险食品的生产企业、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以及曾有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企业列为重点类企业,其他列为一般类企业。第三,根据企业的环境卫生和生产资源条件、原辅材料控制和产品检验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相关人员素质和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按A、B、C、D四个等级分类,共确定A级企业38家,B级企业296家,C级企业367家。对已获证企业,根据质量安全现场核查必备条件以及监督检查、日常监管等情况量化评分,综合判定企业是否具有较强、一般、较弱或不具有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并根据不同的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督方式和频次。第四,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等级评价实施动态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等级初次评价后,

由企业所在地的县、区质监部门每年组织一次重新评价。对在1年内监督检查均合格的企业,质量安全等级向上调整1级;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条件出现严重不合格的,或者在强制检验、监督检验连续出现2次及其以上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不合格的,质量安全等级向下调整1级;发现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经查实,其安全等级为不合格,即降为D级,并予以取缔。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企业食品安全承诺书和签订责任书制度。建立“两书一报告”制度,促使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每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交食品安全承诺书,并与县区质监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不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伪造食品标志、冒用质量安全标志、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等。二是加强证后监管,促使企业生产合格产品。采取巡查、监督抽查、强制检验、年审、执法检查和回访等措施,对获证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河北省围场县质量技监局立足实际,大胆实践,把握重点,区域监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以食品监管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因此,要把食品监管作为区域监管的重中之重,把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作为区域监管的重点,牢牢抓住不放。建立健全了责任保证体系,完善责任目标,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有措施、有督促、有检查、有奖惩。首先是抓住生产源头这个关键。把食品监管摆在突出位置,只有抓住了源头,才抓住了关键,对涉及千家万户人身健康安全的食品行业坚持从严管理,从源头抓起。落实具体人员,有效加强日常动态监管,从而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意识。其次抓住市场准入这个关键。以食品监管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加大食品质量的监督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专项调查和食品准入工作,为促进食品质量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全县有29个企业申报了生产许可证,已有17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市场准入资格,并且建立了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档案。以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掌控,严管严查。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重视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一是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全面复查,详细登记《特种设

备安全动态管理网点情况表》,认真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全面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加大对液化石油气瓶的安全监察力度,把查处倒装液化石油气违法行为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随时发现随时处理。规范安装使用行为。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动态监督信息网建设,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系统共录入设备196台件,使特种设备管理处于动态监管状态。三是定期开展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对应检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四是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以质量、标准、计量为重要支撑,发挥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集中体现在企业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上。因此帮助企业树立一个具有竞争意识的质量经营理念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质量体系尤为关键。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作用、计量的手段作用,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为此在区域监管工作中,注重抓好企业的标准、计量工作。首先是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质量管理标准,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其次是努力使辖区企业按照生产和设计要求配备计量检测设备。三是健全标准计量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标准计量专兼职人员。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党建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全年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2004年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doc》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