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观后感

2020-03-02 17:32: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陈云》观后感

不久前,央视一套黄金档时间播出了大型历史题材剧《陈云》,该剧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祖国命运和发展道路探索的一生,为了人民利益而奉献的一生。在他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舍小我顾大局,似乎用多少赞美之词都表达不尽后人对前辈的崇敬之情。

观看过程中,我经常会受剧情的感染禁不住潸然泪下。 电视剧全部播完了,但我的思绪却久久停留在剧中…….陈云从小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年仅4岁时便失去双亲,因为家穷,小学毕业后尽管成绩优秀,却依然无力继续上学,只能去当学徒。也许就是这样不幸的遭遇和命运,在他心田埋下了“要改造旧社会,让全天下人都能成家立业” 的革命火种,指引他后来走上了建立新社会,建设新中国的革命道路,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终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在学堂只能上到小学,但他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读书,再读书。他将自已的满腔热忱投入到革命事业的洪流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总结,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事求事”的内涵和意义,提炼出他常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并在他大半生的工作和学习中奉行这一原则。

想想我们身处的时代,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可我们的精神、思想却退步和匮乏了,当代人不仅丢失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沾染上了消极腐朽的习气,见困难躲,见利益上,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享受和歌舞娱乐中。一名印度作家在《不阅读的中国人》所描写的: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穿过很多排座位时,同时也穿过很多排ipad和iphone , 我吃惊地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在玩游戏或看电影,没有人读书……有媒体报道, 韩国的人年均读书7本,俄罗斯人55本,而中国人只有0.7本。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中描述,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

这些片刻和片面接触国人的报道,我们暂不必太在意,可是,我们自已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实际状况,难道人家真的是言过其实吗?难道国人的神经丝毫没有被触动吗?

我们是不是该静下来,深深地反思反思了,在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下,我们利用这么丰富的资源为自已为他人输送过多少正能量?我们利用这么先进的工具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又利用这样方便快捷的媒介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帮助过多少需要帮助的人?

我想,一个崇尚学习和思考,不断向上进取的社会才能得丰厚的回报,一个不断反思改过的民族才更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一个将祖辈的精神魂宝继承发扬,进而开拓创新的国家才更具竞争力。

陈云故居观后感

陈云的故事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陈云飞)

陈云故居观后感[定稿]

陈云影评

陈云传

陈云 青浦农村调查

观看陈云有感

教师工作总结陈云

参观陈云故居

《《陈云》观后感.doc》
《陈云》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