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论文

2020-03-03 12:01: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 引言

观光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交叉性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我国的观光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观光农业项目近16000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可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学术界也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探讨观光农业的规划与开发、地区资源的管理、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等。在这些文献中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及“开发内容”被普遍提及。一些学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阐明了合理利用地区资源在观光农业项目开发中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观光农业项目的比较分析后,将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归纳为依托自然型、依托城市型。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观光农业的规划应考虑区位、市场、资源条件,项目规划应立足于大城市郊区、旅游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区。而在观光农业的开发内容上,多数学者倾向于观光农业应以农业观赏、农业示范、农业体验等为主要内容。

从上述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就其研究内容上来看还存在有待深入探究的领域。首先在开发方式的研究方面,多数学者是以开发主体是政府部门或有条件的企业为前提假定展开讨论的,形式安排上倾向于资源条件较为成熟的大城市及旅游区周边。但就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围也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这类活动也为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而针对这部分活动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其次在开发内容的研究方面,由于农业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业,其发展必须要依靠项目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将农业活动融入到一般消费者的休闲生活中,满足他们的需求则是农业活动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关于开发内容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活动内容的类别分析、产业形成等问题上,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考察如何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的研究显得比较匮乏。因此,可以针对各地区的生态情况,来规划一些相对合理的活动

2、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

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传统型观光农业:主要是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制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吸引城乡居民前往参观游览。

(5)休闲型观光农业:在城市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牧、渔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时鲜农产品,又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态圈,以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休闲环境。 (6)科技型观光农业: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

(7)奇异型观光农业;利用各地特有或引进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建立起来的观光农业,以满足人们好奇的心理。

3、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有具备开发农业观光的资源基础。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

2、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要以观光为导向。农业观光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

4、观光农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4、观光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观光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5、结论

目前,在我国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边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户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推动这类活动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的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作用。

5.1 地方政府的支援

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活动在资金的投入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也就造成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而依靠单个农户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能在硬件配套上给予支持。此外,在市场策略等软件方面也应对农户提供帮助,引导其适应网络宣传等现代化的营销方式。

5.2 服务质量及项目内涵的提高

小规模的观光农业项目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其他竞争者很容易加入,市场也就比较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尽管调查显示参加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高,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户需要在服务质量的提高方面付出努力。另外,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参加者较多的特点,农户也需要在项目内容上进行改进,推出一些与农村文化教育、饮食文化教育、农村生活体验有关的项目。这些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量较低,但有助于改善目前仅以采摘、吃农家饭为主项目内容单一的局面,能为农户拓展一些新的经营空间。

观光农业园应定位于旅游与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于符合自然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对其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选择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与生态旅游、林业等建设同步,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观光农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依托新、奇、特、优农产品生产,融合田园风光等农村各种风情特色于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具有丰富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消费服务的业态。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2、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

4、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气象出版社,2002年8月

5、杨 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5月

6、杨桂华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上海市农委经贸处,2004年8月19日

8、李沈阳 王铁洪: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观光农业,2005年12年28

旅游论文

旅游营销论文

旅游论文题目

旅游市场营销论文

旅游文物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会展旅游论文

旅游观光农业论文

《旅游论文.doc》
旅游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