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专家评审会报道

2020-03-01 18:44: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

《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图为评审会现场--中铁十七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三楼会议室)

(图为评审会现场成绵乐公司总经理吴维洲发表讲话)

2010年11月9日下午14:30,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邀请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就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讨论评审,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可行,通过评审,准予施工。本次专家评审会邀请了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勇、四川海峡建设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藩世骥、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肖红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姚昌荣教授、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原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志贤等专家。成绵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吴维洲以及2位高级工程师章健华、樊辉明。中铁二院成绵乐项目常务副总经理何强以及高级工程师胡步毛。北京铁城监理有限公司总监黄平原、监理组长李成浩、监理工程师荣华东。成绵乐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总工程师薛宝珠、工程部长郭兴文、工程部副部长李大炜、王万春、陈光楼,以及各参建方代表等参加评审会。姚勇主持。 评审会成立了以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勇为组长,四川海峡建设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藩世骥、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肖红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姚昌荣教授、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原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志贤等专家的专家组。

(图为李大炜介绍施工方案) 评审会上,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李大炜用幻灯演示的形式介绍了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情况。

(图为幻灯片演示)

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桥址的边墩位置在施工单位进场前因地方采砂造成地形、地貌变化,加之今年洪水因素以及上游水库的不定期放水,边跨支架施工困难,给原有桥梁方案(采用先边跨后中跨合拢方式)带来不安全因素。新方案为采用先中跨后边跨合拢,增加边跨托架,中跨跨中区段适当配重的方式进行施工,规避边跨在水中进行支架施工的不安全因素。

专家组对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评审,认为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了当地地质和水文情况,施工的现实性与设计的原则性相契合,原则予以通过。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成绵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吴维洲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左一:项目总工薛宝珠,图为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表态)

评审会结束后,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对成绵乐公司、专家组以及中铁二院、北京铁城监理有限公司等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成绵乐铁路是四川灾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打造西南地区客运及旅游直通线的点晴之笔,做好此项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保证一定按照成绵乐公司吴总的指示,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全力攻坚争取把成绵乐客运专线打造成中铁十七局集团一张闪亮的名片!与此同时,专家组成员纷纷表示,双方通过几次方案评审会的合作,感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全体参建员工默契的配合以及为创优质工程所付出的努力,希望与施工单位长久合作,为实现“干一项工程,树一个品牌,创一方市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 郭兴文、丁芳 )

评审会报道

专家评审会预算

专家评审会主持词

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

专家评审会会议议程

专家评审会会议议程

专家评审会邀请函

专家评审会主持词

专家评审会致辞

《连续梁专家评审会报道.doc》
连续梁专家评审会报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