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树木修剪

2020-03-03 10:45: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十章 树木修剪

第二节 修剪的意义与基本技术

修剪:对树木的枝、芽、叶、花、果和根等器官或组织进行剪截、疏删的具体操作。

一、修剪的目的与意义

保证树木的健康;培养树形、控制树体大小;保障人生与财产的安全;调节树木与环境的关系;调节树体各部分的均衡关系;促进树体水分平衡,保证移栽成活;调节器官间的平衡(“促、控”双重作用);促进老树的复壮更新。

二、修剪的调节机理

调整叶面积,改变光照条件,从而调节树体营养合成水平和营养状况;调节地上/地下平衡,影响根系生长,从而调节无机营养吸收与有机营养分配;调节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数量、比例和类型,从而调节树体营养积累和代谢;控制无效枝叶和调整花果数量,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调节枝条角度、器官数量、输导通路、生长中心等,定向地运输和分配营养物质。

小 结:修剪通过调节器官的位置、数量和类型,利用和改变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利用不同时期的修剪效应以及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利用树体阶段发育的异质性和组织器官的再生性,调节树体营养,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果及更新复壮的目的。 修剪具有“促、控”双重调节作用。 修剪必须与土、肥、水管理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三、修剪时期

一般分为: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1.休眠期修剪

营养已集中,修剪减少枝芽量,促进新梢生长;一般情况,落叶树最佳修剪时期为落叶后一个月左右。早春,修剪的最好时期,剪口易形成愈伤组织。不宜过迟,否则树液上升,损失养分。有些树种在休眠期(尤其是早春)修剪,易产生大量伤流,最好在夏季着叶丰富、伤流少且容易停止时进行。槭树、桦木、核桃、枫杨、香槐、四照花、葡萄等。若进行休眠期修剪,应避开伤流期(或伤流旺盛期)。 2.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能判别枝条的优劣;营养积累少,抑制作用大。同样的修剪强度,一般夏季修剪比冬季修剪对树体生长的影响大。常绿树无真正的休眠期,除过于寒冷或炎热的时期外,全年都可修剪,但以早春萌芽前后至初秋以前最好。

应注意的问题:冬剪可重,夏剪宜轻;树形改造,以冬剪为主;早春萌芽前修剪,伤口易愈合,且免受冻害;但伤流严重的树种应避免。

四、修剪的基本技术 (一)修剪的程序与要求

1.程序: 一知、二看、三截、四拿、五处理 2.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大到小。

3.修剪的一般技术要求:所有的枯、死、折、断、病、虫、交叉枝等应剪掉;几年内生长趋势不理想的小枝,应视为交叉枝处理;扰乱树型的大枝及时回缩、疏除;病皮、死皮,要用刮刀刮到健康组织,且伤口要处理;老伤口、老桩子愈合不好,要重新处理;剪口在5cm以上的要进行处理。 (二)树木的分枝结构与锯大枝的技术 1.树木分枝接合部的特点

枝与茎结合体的木质部除下侧外,其余部分不连续。分枝的髓心与主干、主枝的髓心不连接。

*枝领、干领--领圈外缘。

向基发育:形成层的活动,是春天先从芽的生长开始,再沿枝向茎干方向推进。 确定剪口位置的依据:保护树液流动畅通;保护领圈,不破坏树木的自然保护系统(上下流通)。

“自然目标修剪”法:确定皮脊线;确定领圈位置;从皮脊线和领圈外侧锯枝;无明显的隆起,则从分杈上部皮脊线外侧,按皮脊线与分枝轴线的相互夹角锯切。 2.锯大枝的技术(三锯法) 3.促进锯口愈合的方法:

在皮脊线外缘锯切,不伤领圈;切口平滑,修整成的形状以微凸为好;切口要处理,防病菌感染(5cm)。防腐剂:松香10份、动物油2份溶解倒入酒精6份和松节油1份,密封待用(因易挥发)。 (三)几种常见的修剪方式 1.去顶修剪

去掉乔木和灌木的顶枝或中央领导干,降低树木的高度或主轴的长度。适用性:①萌芽力强的树木,如樟、悬铃木、杨、柳、榆、椴、刺槐、枫香等;②生长空间受到限制树木(空中管线);③土壤太薄或因根区缩小而不能支撑大树;④因病虫袭击而明显枯顶、枯梢的树木。

注意事项:①切口下尽量留大枝;②去顶的伤口应修整光滑并成球面凸形,同时进行消毒和涂抹;③易产生大量的干萌条,应及时抹除;④切口应在枝皮脊线以上或与保留枝干(枝的长轴线)平行,不留长桩。 2.V-形杈修剪

三锯法:最后一锯从下向上锯至两大枝木质部的“实际结合处”,再修整锯口。 3.去萌修剪

一般直立、徒长、扰乱树形的,采取“疏”的方法;弥补树形的缺陷、填补空间或临时性的防日灼,可暂时保留。 4.病害控制修剪

目的:防止病害蔓延。方法:从明显感病位置以下7~8cm的地方剪除感病枝条,最好在切口下留枝。注意:工具用后以70%的酒精消毒,以防传病;应避免雨水或露水时修剪。 5.线路清理修剪

(1)截顶修剪:落头修剪,树木直接生长在线路下时,只剪掉树木新梢、或短截顶稍。易破坏树木的自然形状。

(2)侧方修剪:大树与线路发生干扰时去掉线路一侧的侧枝。有时也同时剪除相对一侧的枝条,以维持树木的对称生长。

(3)下方修剪:线路直接通过树冠中下侧时,剪去主枝或大侧枝。 (4)穿过式修剪:A)定向修剪,给空中线路让路,对较小枝进行修剪;树冠上形成一个可以让线路通过的“隧道”。对树形的破坏较轻,而且能长期受益。B)降杈修剪:促进枝条向侧方并远离线路生长,将大枝回缩到侧枝。 6.老桩修剪 (四)剪除物的处理

应实行综合利用→粉碎机、木材削片机;木屑→刨花板

碎屑经1~2年分解后,作优良的土壤改良剂或土壤覆盖材料和禽舍、牲畜圈的垫料。

第三节 观赏树木的整形修剪

整形是指通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造形和保持符合观赏需要的树体形态结构的过程。 整形是通过修剪实现的,而修剪则是以整形为基础进行的。

一、树木的形态结构

二、园林树木的主要整形方式 (一)自然式整形:

在树木的自然树形的基础上,稍加修整。只修剪破坏树形和有损树体健康与行人安全的过密枝、徒长枝、内膛枝、交叉枝、重叠枝及病虫枯死枝等。 (二)人工式整形

按照人们的艺术要求修整成规则的几何体或非规则的形体。违反树木的自然生长特性,抑制强度大。

适用树种:萌芽力成枝力强、耐修剪、枝叶繁茂、枝条细软,圆柏、黄杨、榆、罗汉松、对接白蜡、水蜡树等。 特点:技术复杂。

方式:几何形体的整形方式;非几何形体的整形方式:垣壁式、雕塑式 (三)混合式整形

以树木原有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略加人工改造的整形方式。多为观花、观果、果品生产及藤木类树木的整形方式。

1.中央领导干形。第一层由比较邻近的3-4个主枝组成;第二层由2-3个主枝组成,距离第一层80-100cm;第三层由2-3个主枝组成,距离第二层50-60cm;以后每层留1-2主枝,直至到6-10个主枝为止。各层主枝距离依次向上间距缩小。 2.疏层延迟开心形。由疏散分层形演变出来的。当树木长至6-7个主枝后,为了不使树冠内部发生郁闭,把中心领导枝的顶部截除,以利通风透光。

3.杯形。无中心干,三主枝;“三叉六股十二枝”,类似假二叉分枝;杯状树冠。树冠近平面,中间较空。结构不牢,开花结果面小,树势易衰,寿命短。 4.自然开心形。由杯形改进而来,与杯形的区别:三主枝直线延长,侧枝不呈假二叉分枝,而是左右错落分布;树冠不完全平面化,中心不空;较杯形结构牢固,利于开花结果,结果面大。

5.多领导干形。2~4个领导干,分层排列侧生的主枝。适用于生长较旺盛的树种,尤其是观花乔木、庭荫树的整形。

6.丛球形。多用于小乔木及灌木的整形,如黄杨类、海桐等。主干较短,分生多个各级主侧枝,错落排列呈丛状,叶层厚,绿化、美化效果较好。

7.伞形。常用于建筑物或规则式绿地出入口两侧,也可点缀于池边、路角等处。特点:有一明显主干,所有侧枝均下弯倒垂,逐年由上方芽继续向外延伸扩大树冠,形成伞形。龙爪槐、垂樱、垂枝三角枫、垂枝榆、垂桃等。

8.扇形。多应用于墙体近旁的较窄空间。特点:主干低矮或无独立主干,多个主枝从地面或主干上端成扇形,分开排列于平行墙面的同一垂直面内。无花果、蜡梅等常采用这种整形方式。

9.篱架形。主要应用于蔓生植物;栅架、廊、亭;形状随搭架形式而定。

三、整形修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按需修剪

依据环境条件。土壤瘠薄、地下水位高、风大等,低干矮冠。反之,多整成自然式。

依据配置环境及园林用途。开阔地,采用自然大树冠。反之,应控制树冠,防止拥挤。榆叶梅配置在建筑、山石旁-梅桩式;常绿树丛前和园路旁-有主干圆头形;山坡、草坪-丛状扁圆形。桃花栽在湖畔-悬崖式;大门两旁-桩景式;草坪上-自然开心形。槐树作行道树-杯形;作庭荫树-自然树形。 (二)随树作形,因枝修剪

依据分枝方式、顶端优势性、芽的异质性、萌芽力成枝力、花芽着生位置、开花习性、枝条的长势、长短、位置、作用等等。主干强的钻天杨、毛白杨、圆柏、银杏等:具中央领导干的圆柱形、圆锥形等。雪松:塔形。顶端优势不太强、发枝力强的桂花、榆叶梅等:无中心干的圆球、半球形等。梅、桃、樱、李等:杯形、自然开心形。龙爪槐、垂枝榆、垂枝梅、大花紫薇:伞形。萌芽成枝力强能耐多次修剪,如悬铃木、大叶黄杨、圆柏、女贞等;

萌芽发枝力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少剪或轻剪,梧桐、桂花、玉兰、构骨等。 (三)主从分明,均衡树势

主枝强于侧枝、下层强于上层;同一层次的骨干枝长势相近。

主枝回缩:强枝强剪,弱枝弱剪;弱主枝上的侧枝短截:强枝弱剪,弱枝强剪。 (四)树龄不同,方法有别 幼年:整形为主、轻剪为主

成年树:花果类,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 观形类:保持丰满的树冠,防止变形及内堂空虚。 衰老树:强剪为主、促进更新。

四、整形修剪的方法 (一)修剪方法 1.短截

又称短剪,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在一定范围内,短截越重,局部发芽越旺。作用:①增加枝条的密度;②缩短枝轴;③改变梢端位置及枝势;④控制树冠和梢端的生长。依强度可分: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2.疏删

又称疏剪或疏枝,指从分生处剪去枝条。对象:枯、病虫、密、徒长、竞争、衰弱、下垂、交叉、重叠及并生枝等。抑上促下。不能一次疏剪过多。 3.回缩

又称缩剪,指对2年生或2年生以上的枝条进行剪截。修剪量大,刺激较重,有更新复壮的作用。多用于枝组或骨干枝更新,及控制树冠辅养枝等。留强枝、直立枝,伤口小,促进生长,用于更新复壮;反之,抑制生长,用于控制树冠或辅养枝。 4.缓放

又称长放或甩放,指对一年生枝条不作任何修剪。作用:①易形成中短枝,而生长后期易形成花芽;②营养枝长放后,增粗较快,可以调节骨干枝间的平衡。注意:强枝长放,越长越旺,一般要配合弯枝、扭伤等,以削弱枝势。 5.扭梢(枝)、拿枝(梢)和折裂

扭梢:对直立较旺的新梢,在木质化以前,用手握住距枝条基部5cm左右处,轻轻扭转180度,使其皮层与木质部稍有裂痕,并呈倾斜或下垂状态。 6.摘心与剪梢

摘心:新梢长到适当长度时摘除先端的嫩梢。

剪梢:在生长季剪截未及时摘心而生长过旺、伸展过长且又部分木质化新梢的技术措施。

作用:削弱顶端优势,调节枝条生长势、增加分枝、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7.拉枝、别枝、圈枝和屈枝

拉枝:把直立枝条拉成斜生、水平或下垂状态。 圈枝:把直立徒长枝圈成近水平状态的圆圈。

屈枝:在生长季将新梢、新枝或其他枝条弯曲成近水平或下垂姿势,或按造型上的需要,弯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用棕丝、麻绳或金属丝绑扎,固定其形。 别枝:把直立徒长枝按倒,别在其他枝条上。 8.刻伤与环剥

(1) 刻伤。分横向和纵向刻伤,一般在春季萌芽之前进行。缺枝条时,在芽上刻伤;为缓和枝条长势,促花果枝形成,在芽下刻伤。

(2)环剥。剥去枝干上的一圈或部分树皮。一般在树木生长初期或停止生长期进行。环剥宽度:0.3~0.5cm,环剥一圈。若易剥死则只剥1/3~2/3圈,并相互平行错落分布地剥几道。深度:不损害木质部。 9.留桩修剪

疏删、回缩时,在正常修剪位置以上留一段残桩。残桩长度应以其能继续生存但又不会加粗为标准。回缩或疏枝造成的伤口对母枝削弱作用不明显,可以不留保护桩,而一次疏除。延长枝回缩时,伤口直径比剪口下第一枝粗时,必须留一段保护桩;为控制保护桩增粗生长,在生长季内要经常抹芽、除萌,待剪口枝长到与保护桩一样粗时再去掉。 10.里芽外蹬

当年冬剪的剪口芽留里芽(枝条内方的芽),而实际培养的是剪口下第二芽(枝条外方的芽)。第二年冬剪时剪去第一枝,留第二枝作延长枝。单芽外蹬,双芽外蹬。作用:开张主、侧枝角度,缓和枝条长势。 11.平茬

又称截干,指从地面附近全部去掉地上枝干,刺激根颈附近萌芽更新的方法。多用于培养优良的主干和灌木的复壮更新。

(三)修剪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1.剪口状态:平剪口;大斜剪口;留桩剪口

2.剪口芽的强弱与方向。壮芽发壮枝;弱芽发弱枝。延长主干的高度:平缓剪口,留壮芽;与上年的留芽位置相对,形似合轴分枝;斜生主枝延长枝,欲扩大树冠:留外芽;缩小树冠:选留上芽(内芽);留芽方向与补空方向一致。 3.竞争枝的处理

(1)一年生竞争枝的处理:竞争枝未超过延长枝,下邻枝较弱小,齐竞争枝基部一次疏除;竞争枝未超过延长枝,下邻枝较强,分两年剪除竞争枝;竞争枝长势超过原延长枝,竞争枝下邻枝较弱小,换头;竞争枝长势旺,原延长枝弱小,竞争枝下邻枝又很强,转头。

(2)多年生竞争枝的处理:不会造成树冠过于空膛和破坏树形的,一次性回缩到下部侧枝处,或一次疏除。如会破坏树形或会留下大空位,则应逐年回缩疏除。 4.主枝的配置

(1)基本原则:结构牢固,枝叶匀称,通透良好,液流顺畅。

(2)中心干形的“掐脖”现象。解除方法:逐步疏除,不可一年疏除过多。应每轮保留2~3 个主枝。 (3)三主枝的配置。邻接三主枝:如是杯状形、自然开心形,易劈裂;如是疏散分层形、合轴主干形等,易造成掐脖现象。邻近三主枝:结构牢固,且不易发生掐脖现象。 5.主枝的分枝角度

分枝角度小,易劈裂。角度大,结合牢固,不易劈裂。

第四节 不同类型树木的整形修剪

一、苗木的整形修剪 (一)乔木大苗的整形修剪 1.落叶乔木大苗

顶端优势性强的树种,及时剪除根蘖条及主干上萌发的小枝,疏去树冠内的过密枝及扰乱树型的枝条。

顶端优势较弱、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如槐树,采用截干法培养主干。 顶端优势不强的小乔木,选留适当高度的主干,在其上留3-4个主枝,并适当短截,培养成疏散形;若为强阳性种类,一般培养成自然开心形。 2.常绿乔木大苗的整形修剪

轮生明显的种类(如黑松等),干性强,中心干明显,每年向上长一节,分生一轮分枝。注意保护顶稍,苗高1.5~2m后,每年从基部剪除一轮分枝。

轮生不明显的种类(如侧柏、圆柏、雪松、铅笔柏等),主要是及时处理主梢竞争枝(剪梢或摘心),培养单干树,加强肥水管理。 疏除过密的主枝,疏除或回缩扰乱树形的主、侧枝。 (二)花灌木大苗的整形修剪 树形:小乔木;灌丛。 紫荆的整形修剪:

单干式整形 丛状整形 1.单干式(小乔木)整形:

第一年:保留中央一个粗壮的枝,其余丛生枝剪去。

第二年:剪除该枝下部的新生分枝及新生根蘖条,保留该枝上部的3~5个枝条。中央一枝作为中干,其余作为主枝。

第三年:剪除主枝以下的新生枝及根蘖条。保留主枝和主枝以上中心干的新生枝。 2.丛状整形:

通过平茬或留3~5个芽重短截,促进多萌条。然后,选留3~5个枝条作为主枝,留3~5个芽短截,促其多分枝,其余剪除。 留下基部几个芽短截。剪去树冠内过密的枝及细枝。

(三)藤木及绿篱苗木的整形培育

藤木主要应养好根系,通过平茬或重截培养一至数条健壮的主蔓。

绿篱苗要从基部培养出大量的分枝,至少应重剪2次。并尽量把苗木的高度和蓬径的大小调整一致。

二、苗木出圃和栽植前后的修剪

目的: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成活率,进一步培养树形,减少自然灾害。 修剪方法:首先,剪除衰老枝、病虫枝、枯枝、纤弱枝和徒长枝。然后,根据栽植树木的干性强弱及分枝习性进行修剪。具体如下:

1.干性强的高大落叶乔木:削枝保干。中干的一年生延长枝在饱满芽处短截(或不剪),(行道树,应保持高度基本一致),并控制竞争枝。主、侧枝在饱满芽处短截。疏去无用枝条。

2.行道树乔木:定干高2.5~3.0m,第一分枝以下全部剪除,以上枝条酌情疏剪或短截。要求主干高度、树高基本一致。如果相差太大,应修剪调整。 3.无明显主干,需继续提高主干高度的乔木:选一较直立的枝,立一支干扶正,培养成主干。控制附近的竞争枝。

4.无中干的树种:保证主枝的优势,适当保留其上的侧枝并在饱满芽处短截。萌芽力强的可剪重些,萌芽力弱的剪轻些。 5.带土球的常绿阔叶树:轻剪或不剪。枝叶过密时,适当疏枝摘叶。

6.萌芽力强的阔叶树(樟树、悬铃木、槐树等):可重剪,甚至只留骨干枝桩或去冠栽植。

7.常绿针叶树:萌芽力较差,一般不宜修剪。只剪去病虫枝、枯死枝、过密轮生枝及下垂枝。

8.丛生的灌木一般萌芽力较强,栽植时修剪均较重(短截或疏剪)。但为了尽快起到绿化效果,往往修剪稍轻些,要使株丛中高外低,内疏外密。 9.绿篱灌木,栽后按设计要求修剪。

10.藤本类,剪除过长部分,并可按需要回缩、疏剪其它枝。

11.剪去劈裂根、病虫根、过长的根、磨损严重的根。根系损失过重,可重剪树冠,甚至截干平茬。

“补偿修剪”:如果早春气温回升得很快,出现土温大大低于气温的反常现象,萌芽、展叶和抽生新梢的速度就会比新根生长的速度快得多,使得水分供不应求。一旦树体贮存的水分被消耗完,苗木就会凋萎死亡。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应将树体上早萌发的嫩梢抹掉(或剪掉)--“补偿修剪”。

三、不同类型树木的修剪 (一)乔木的整形修剪 1.落叶树

主要在定植后的幼树期。小乔木:主干高约1.0~1.2m。中乔木:主干高约1.8m,顶梢生长至2.2~2.3m时,去梢促其分枝。大乔木:中心干形,主干高1.8~2.4m,中心干不去顶,每层主枝生长平衡。庭荫树的主干高度与形状,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一般无特殊规定。遮荫树与行道树:主干高2.5~4.0m,多采用自然式树形,一般只进行健康与安全修剪。 2.常绿树

(1)常绿针叶树:一般不耐重剪。生长较慢,苗圃整形极轻,主要培养自然树形。一般只剪去过多的领导枝或主枝,或过长的枝条。除特殊整形外,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干不受伤害。

雪松的整形修剪。生长特性:圆锥形或尖塔形树形,中心干明显,长短枝明显,芽基本上无潜伏力,不易形成不定芽。中干顶稍细长柔软常自然下垂,易形成双叉。中轴侧生枝条过多。 整形修剪要点:保持中心干的顶端优势:缚杆促主梢;处理竞争枝。合理安排主枝,勿过多过密,相邻主枝相距15cm以上,同侧相邻主枝距离50cm以上。抑强扶弱,保持平衡。去掉无用枝,回缩或疏除扰乱树形的枝条。 (2)常绿阔叶树

可采用中央领导干形等等,不去侧梢,侧枝过密可以疏除。主干高度保持1.8~2.4m或更高。作绿篱时,按绿篱的整形要求进行修剪。

樟树整形修剪。生长特点:主干明显,卵圆形、广卵形至扁球形树冠。孤立或散生时中央领导干很不明显。芽潜伏力强,顶芽及附近侧芽发达密集,易形成过多过密、近轮生的主枝,自然换头频繁,掐脖子现象严重。

幼树修剪:保护顶稍的顶芽,去掉顶芽附近的侧芽和二次枝。顶芽或顶枝过弱时,及早更换。树干中下部的粗壮枝,抑(或疏)强留弱,其它枝除过密者外,留作抚养枝。逐渐提高主干高度,每层选留2~3主枝,粗度小于着生处树干直径的1/3。主干高4 m以上后,停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

定植修剪:去冠栽植:在一定高度多节或粗糙处截干,注意留枝去萌抹芽,防日灼。留冠栽植:疏除过多轮生主枝,调整主枝的分布,并使各层主枝由下至上依次缩短。剪去中心干顶芽下的6~8个侧枝,剥除顶芽附近的侧芽,使顶芽突出。若顶稍不理想,则换头。逐渐提高主干高、降低冠高比,至主干高4m时停剪。 放任树修剪:培养领导干。疏枝消除掐脖子现象。疏除或回缩扰乱树形的枝条。 (二)灌木类的整形修剪

主要是使树体形成平衡而匀称空间骨架和丰满匀称树形。常用疏枝、回缩、短截。 1.有主干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如碧桃、榆叶梅、木奈李等:保留一定的主干20-30cm,留3~5个主枝,侧枝剪去一半,保留2~3个壮芽;翌年再短截新梢长度的1/3,疏除过密枝。

2.无主干或丛生的灌木(如玫瑰、连翘、黄刺玫、珍珠梅、金钟、棣棠);选留3-5个细粗均匀的主枝,其余疏掉;选留的主枝一般进行中短截。

3.常绿灌木:修剪较少,选留3强枝,其他进行轻截(稍微去顶),翌年疏除过密的枝条。

腊梅整形:保留三根干左右,基部长出的徒长枝及早剪掉。植株长大后,剪下长枝的同时,间掉树冠内部小枝。 1.花、果观赏类灌木

(1)春季开花的落叶灌木:花后立即修剪,疏除过多,过密枝,老枝、萌蘖条和徒长枝等,太长或破坏树形的枝条应该短截,疏开中心,以利通风透光。对具拱形枝种类,如连翘、迎春等,老枝应该重剪,以利抽生健壮的新枝,充分发挥其树姿的特点。

(2)夏秋开花的落叶灌木:新梢开花。除应在休眠期修剪外,其方法与春季开花者相同。 紫薇的整形修剪

生长特点: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喜光耐旱耐水,萌芽力成枝力强,芽的潜伏力强,耐修剪。

多采用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或多干丛生形。

自然开心形整形:1年生苗冬季短截,疏二次枝。翌春留剪口下30cm整形带内的芽,其余抹去。新梢长20~30cm时选一主干延长枝,其余剪去1/2。第二年冬,在1.5m处短截主干延长枝,疏剪口下二次枝和辅养枝。翌春剪口下留3~4芽任其生长,其它短截。第三年冬,短截三主枝延长枝,留外芽。适当疏剪或短截剪口附近的二次枝。每主枝在离主干50cm处留第一侧枝,适当短截。主枝上的其它枝疏密截稀,留2~3芽作开花母枝。第四年冬,各主枝继续延迟,并留第二侧枝,短截第一侧枝及所有花枝。

疏散分层形:一年生苗短截,翌春发3~4个新枝,剪口第一枝作主枝延迟枝,其它2~3枝不断摘心,作第一层主枝。第二年冬,主干延长枝短截1/3,第一层主枝轻短截。翌年夏选留第二层主枝2个,其它未入选的摘心。第三年冬,按上法短截主干延长枝,留一枝作第三层主枝,其余的短截。以后主干不再增高。每年在主枝上选留各级侧枝和安排开花基枝。开花基枝留2~3芽短截,翌年剪去前两枝,第三枝留2~3芽短截。如此每年反复。

(3)一年多次开花的灌木。在休眠期剪除老枝,在花后短截新梢,月季、珍珠梅等。

(4)常绿阔叶灌木。一般生长慢、枝叶匀称而紧密,可少修剪。摘心或剪梢,疏除弱枝、病枝、枯枝和交叉枝。速生的可重剪。轻修剪可在早春生长之前进行,较重修剪应推迟至开花之后。观形类灌木,如小叶黄杨、千头柏、海桐等,短截为主,适当疏剪,可在每次抽梢之后轻剪一次,以利树形的迅速形成。

2.枝叶类观赏灌木 如棣棠、红瑞木等最鲜艳的部位大都在幼嫩枝条上,每年冬季或早春重剪,以后轻剪,促发更多的健壮枝叶。有些耐寒的观赏灌木,如红瑞木更趋向于早春修剪。 茎枝观色类灌木,要注意剪去失去观赏价值得多年生枝。如红瑞木4年生以上枝条,一般不宜保留。

3.放任灌木的修剪与灌木更新 (1)放任灌木修剪

多干丛生,参差不齐,内膛空虚,容易光腿,树形杂乱无章;总的要求:去老干促新干。

丛生的和萌蘖性强的灌木:如小檗、太平花、珍珠梅、八仙花,秋季或早春将老干全部切去,让其从地面重新萌生,经过一定时期,又可形成优良的树形。 乔木型或亚乔木型灌木:如金缕梅、木槿、紫薇、杜鹃、碧桃等只能剪除内向枝、病虫枝、徒长枝及受损枝,其它部分不需要进行重剪,更不能从地面剪除 (2)灌木更新

更新前的特点:年龄老化,主枝光腿,弱干自疏,树形杂乱。

更新方法:更新修剪多在休眠期进行,但以早春开始生长前几周进行最好。 A)逐年疏干。原则:去劣留优,去密留稀,去老留幼。疏干顺序:先粗后细,从上抽出。

B)平茬:从基部剪去所有主枝,萌发后再选留3~5个主干。 C)台刈:在一定高度剪除所有枝条。

(四)绿篱的整形修剪 1.修剪时期:

绿篱定植后,最好任其自然生长一年,从第二年开始,再按照所确定的绿篱高度开始截顶。绿篱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多数为1m),凡是超过的均整齐剪掉。高度一般为1m,宽度30~60cm。 具体时间:根据树种确定。 (1)常绿针叶树:第一次:春末夏初;第二次:立秋后,伤口在严冬到来之前完全愈合。

(2)大多数阔叶树种: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修剪。如大叶黄杨:一次在早春临萌动前(树形改造,不要在冬季剪);另一次在第一次梢萌动结束时(不改造树)。 注意:常绿树春剪不能太早,秋剪不能太晚,防裸枝外露。

(3)花灌木栽植的绿篱:一般不进行严格的规整式修剪,最好在花后修剪。 2.整形方式

(1)自然式绿篱:仅作一般修剪,剔除老、枯、病枝。多用于高篱或绿(树)墙。应选择生长较慢、萌芽力弱的小乔木进行密植。如法国冬青(耐荫树);香圆(柑橘);枸桔。

(2)半自然式绿篱:不进行特殊整形,一般剔除老、枯与病枝外,还要使植篱保持一定的高度,下部枝叶茂密,使绿篱呈半自然生长状态。

(3)整形式绿篱:将篱体整成各种几何形体或装饰形体。打桩拉线进行操作,以准确控制篱体的高度和宽度。 3.整形式绿篱的配置形式与断面形状 (1)条带式绿篱。

(2)拱门式绿篱。在绿篱开口两侧各种植一棵枝条柔软的乔木,两树之间保持1.5~2.0m的间距,让人们从中通过,然后将树梢相对弯曲并绑扎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拱形门洞。应在早春新梢抽生前进行。为了防止拱洞上的枝条向两侧偏斜,最好事先用木料预制一个框架,把枝条均匀地绑扎上面,用支架承托树冠,使它们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适于主枝柔软且具有攀援习性或灌木。 (3)伞形树冠式绿篱。多栽植在庭园四周栅栏式围墙的内侧。即保留一段高于栅栏的光秃主干,让主枝从主干顶端横生而出,从而构成伞形树冠。株距和栅栏立柱的间距相等,但需准确地栽在栅栏的两根立柱之间。

(4)雕塑式绿篱。适合制作雕塑式绿篱的树种:女贞、构骨、罗汉松、大叶黄杨、小叶黄杨、迎春、金银花、侧柏、榆树、冬青、珊瑚、桧柏、榕树等。 (5)图案式绿篱:利用一些枝条较长的花灌木,人为地保留一根粗壮的主枝,将多余的丛生主枝剪掉;或者培

修剪树木申请书

修剪树木申请表

修剪树木合同书

树木修剪协议

树木修剪协议

6.树木修剪

小区树木修剪验收报告

园林树木修剪 教案

树木修剪施工方案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

《第十章 树木修剪.doc》
第十章 树木修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