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扶贫基地开创农村扶贫新天地

2020-03-02 01:28: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根据刚刚完成的秀洲区贫困残疾户摸底调查数据统计,在秀洲区的贫困残疾人群体中,农村贫困残疾人占到了总体的 91.74 %,因此助残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而如何在农村开展切实有效的助残扶贫工作是秀洲区残联一直探索的课题。 从 2003 年开始,区残联尝试依托助残扶贫基地,通过发挥基地在农村的产业集群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扶持全区范围内的农

村贫困残疾户,使他们通过合适的农业项目生产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形成颇具产业特色的助残扶贫基地 2 个,分别是成立于 2003 年的绿华助残扶贫养殖基地和成立于 2005 年的梅里助残扶贫种植基地。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秀洲区农业特色的集养殖与种植于一体的农村助残扶贫方法,其中绿华基地还荣获了“嘉兴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称号,梅里基地荣获了“浙江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称号。这几年来,对于家中有场地、有一定技术、有脱贫愿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区残联依托绿华助残扶贫养殖基地,持续开展“扶百户养万只”活动,已累计向 850 户残疾户免费赠送家禽 40 多万只,价值 140 多万元。期间,由基地为残疾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签定合同按保护价回收成品。 2005 年春,市慈善总会又与区残联合作,依托绿华基地,选择 20 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为期 3 年的“造血型”慈善助残活动。经过几年的扶持,受助户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户均年增收 5000 多元,最高达 3 万多元,有 350 多户贫困残疾户改善了贫困状况,其中 125 户已脱贫, 80 户基本达到小康。涌现了像王蚕宝、周小平、王文英等一批养殖好、效益高的养殖大户,他们通过养鸡,不但改善了生活,还还上了像子女上大学欠学校几年的学费、建房时欠下的巨额债务等,有的还翻盖了陈旧的房屋,这些都使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于家中既不能开展家庭加工业,又没有养殖条件以种田为生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区残联依托梅里助残扶贫基地扶持种植特种红薯。该红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产品很有市场,直销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各大超市。 2006 ~ 2007 年梅里基地共带动扶持 107 户贫困残疾人种植红薯 230 亩,平均每亩收入 3500 多元,户均增收 6000 多元,最多的增收 12000 多元。基地对种植户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负责残疾人红薯种植的产前培训、种苗供应、田间技术指导和按合同保护价回收产品,并进行二次分配。由于扶持方法可靠,解除了残疾人的后顾之忧,保护了残疾人的根本利益。现基地扶持面积逐年扩大,不但扶持本地残疾人,还辐射到丽水市的逐昌县,帮助他们那里的残疾人种植红薯,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开创了农村扶贫的新天地。此外,秀洲区残联还根据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产业布局的特点,进行了产业化、项目化、规模化扶贫。例如,针对新塍镇的山羊产业,扶持当地贫困残疾户养山羊,今年已累计送出种羊 550 头;针对洪合镇的羊毛衫加工产业,扶持当地贫困残疾户从事羊毛衫加工,今年已累计送出横机 3 台,套口机 14 台;还引进食用菌栽培技术,扶持带动贫困残疾户脱贫。到今年年底,全区所有可扶持贫困残疾户都将受到上述基地或者产业化、项目化、规模化扶贫项目的扶持。

“阳光助残扶贫基地”简介

扶贫基地建设

扶贫助残爱心捐款倡议书

助残扶贫大型文艺汇演

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

扶贫示范基地申请书

扶贫基地宣传标语

残疾人扶贫基地 中心

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

农村扶贫 文档

《助残扶贫基地开创农村扶贫新天地.doc》
助残扶贫基地开创农村扶贫新天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