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4病梅馆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2020-03-02 05:25: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讨论,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端一盆梅花盆景置于讲桌上)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认为这一盆景很美,但我想问一问,你们知道它生长了多少年吗?答案是十二年。十二年呀!作为一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梅树,十二年的光阴却长成了这个样子,你们是否还觉得它美呢?难怪作者面对病梅是如此愤慨了。

二、具体研习,突破难点

提问:己亥杂诗两首诗(

五、一百二十五)所体现的感情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致。一为显示不甘退伏,憧憬未来的献身精神;一为表达变革现实的愿望。

提问:哪一首可为课文作注释?为什么?

明确:第二首。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作者“疗梅”,使天下“病梅”“复之全之”的呼唤。那么作者这一追求个性解放,强烈要求改革现状的愿望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来的呢?让我们再一次细品文章,从中找出解答。

提问:文章篇名为《病梅馆记》,文中写的又是“病梅”,为何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明确: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寓意深刻。

提问: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还有哪些寓意?

明确:梅,即人才。病梅,喻受摧残的人才。文人画士,喻封建统治阶级。鬻梅者,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提问: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和长势?作者引用“或曰”几句有何作用?为何要说“固也”?

明确:一个皆字,即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丛丛梅林皆生发”“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几句影射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材。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里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提问: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与“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真、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提问:“绳梅”夭梅”病梅”等一系列举动。“疗梅”的措施和愿望,又各有什么寓意?

明确:夭,象征新生力量遭扼杀;病,象征人才被摧残;绳,象征人才被钳制。夭的结果是病,使夭和病的是绳。绳才是文人画士之本意。几个字写出了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扼杀,尤其是“斫、删、夭、锄、遏、养”六个动词的连续运用,更是精当、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统治阶级的毒辣手段和邪恶用心。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斫”字揭露了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的钳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③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襄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他。”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⑤如永始去。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②牒:授官的文书。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④文移:公文。⑤遮留:拦阻挽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

B.刺诸县短长。游蠢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以书抵幕府

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以此贾祸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⑦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

4.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当是(

)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 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以下二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6.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他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他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他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他知县全都召回。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

)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

用心

爱心

专心

- 34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项链(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病梅馆记》教案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1短文(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0赤壁赋(第三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9雷雨(节选)(第三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16哀江南(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病梅馆记说课稿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18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4病梅馆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4病梅馆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