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020-03-04 00:48: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温泉乡委员会 温泉乡人民政府

(2009年7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温泉乡位于昌宁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南、西三面与临沧市凤庆县相连,是保山和昌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乡国土面积236.1平方公里,下设10个村民委员会1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49户25859人,其中农业人口5941户25166人,总耕地面积20274亩,其中水田9112亩、旱地11162亩。辖区最高海拔2473米,最低海拔1400米,年均降雨1302毫米,年均气温14.5℃,土壤PH值在4—6之间,气候终年温凉湿润,主要产业有粮食、茶叶、烤烟、畜牧、林果等,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乡。温泉茶叶产业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发展比较快,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下面,我就针对全乡目前茶叶生产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导。

一、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茶地39548.5亩,其中投采26433.5亩,农民户均拥有茶园6.7亩,人均拥有茶园1.6亩。09年,全乡计划总产干茶221.26万公斤,实现茶叶总产值4993.6万元,新改植茶园1300亩,其中样板452.5亩,低产茶园改造5000亩,其中样板1200亩,建立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完善提

—1—

升光山、松山、尼诺三个茶叶专业示范村。

(一)春夏茶生产情况

截止6月20日,全乡生产干毛茶123.9万公斤,完成县下达221万公斤的56%;生产精制茶27.7万公斤,完成县下达60万公斤的41.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17.7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82.34%。其中:5月20日止春茶生产干毛茶109.6万公斤,占年计划221万公斤的49.6%,生产精制茶22.2万公斤,占计划60万公斤的37%,产销率10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08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73.2%;5月20日至6月20日夏茶生产干毛茶14.3万公斤,占年计划221万公斤的6.41%,生产精制茶5.5万公斤,占年计划60万公斤的9.1%,产销率10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9.7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9.07%。

(二)新改植和低产茶园改造情况

1.截止6月20日,新改植良种茶园902.5亩,完成县下达1300亩的69.4%;定植434.5亩,完成任务的33.4%;样板177亩,完成县下达300亩的59%。完成低产茶园改造5120亩,完成县下达5000亩任务的102.4%。其中:非样板改造3960亩,完成县下达3800亩的104.2%;改造样板1160亩,完成县下达1200亩任务的96.6%。完成二次中耕18500亩,二次施肥15600亩,病虫害防治22700亩。

2.新改植样板300亩,实际规划452.5亩,规划在松山 —2—

芹菜塘95.5亩,新河大浪坝32亩,联席施家寨99亩,尼诺破石头小外寨100亩,鹿塘麻山126亩。1200亩低产茶园改造样板规划在温泉村50亩,光山村450亩,联席村50亩,新河村50亩,松山村100亩,大九甲村50亩,下六甲村50亩,鹿塘村50亩,尼诺村300亩。

(三)茶叶专业示范村建设情况

我乡已建成光山村、松山村、尼诺村三个茶叶专业示范村,目前正处于巩固提升阶段,今年计划在光山村新建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及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肥培管理,以根内肥为主,根外肥为辅。根内根外相结合的办法,抓好追肥,各村采取有力措施,投采茶园做到年内亩施有机肥600公斤以上,施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生物肥20公斤,解决投入不足问题。抓好中耕除草,科学防治病虫害。

(二)抓好茶树修剪。春茶结束后,对投产茶园进行轻、重修剪和整型修剪,提高鲜叶的数量和品质,增加收入。

(三)切实抓好鲜叶下树和分等级采摘,各村从茶所抓起,严格要求茶农按规范标准分等级采摘,达到茶所增效,茶农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四)切实抓好新植、改植茶园建设年内发展的新植茶园和改植茶园必须栽植无性系新良种茶苗,以昌选系列,佛

—3—

香系列,凤选系列,香归银毫等无性系新茶树良种为主,完善品种结构按照优质高产,无公害茶生产标准,认真进行统一规划和种植。

(五)抓好低产茶园改造,5月20日—6月30日进行。改造茶园坚持“三改一管”,改树做到因树因园宜重则重,宜台则台,严格按标准改造。

(六)严格生产标准,提高茶叶品质。各村切实按《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和《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生产。提倡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和生物微肥,生物农药,严禁使用甲安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基地的建设。

(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为切实抓好2009年茶叶生产,我乡成立由乡长为组长,分管茶叶产业的领导为副组长,茶叶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财政、农经、林业、信用、工商、地税、供电、科技、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茶叶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协调、抓好2009年全乡茶叶生产工作。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抓好各村的茶叶生产工作。

(八)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对茶叶生产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绩效挂钩管理考核。涉及的新植样板的联席、松山、新河、尼诺、鹿塘等5个村以村为单位每村交押金1000元,其余的温泉、兴文、大九甲、下六甲、光山等5村以村

—4—

为单位每村交押金700,茶叶产业组成员交押金700元。考核以村为单位,考核时总分在91分(含91分)以上的村,退还所交押金,同时给予押金同等数额的奖励;考核总分在91分以下的村为完不成任务,所交押金扣缴作为产业发展基金。考核时间按产业工作时段的要求,对新植、改植茶园建设进行分期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乡级在10月底由产业组组织按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九)扶持政策。新植、改植茶园中心样板452.5亩,经各级验收合格每亩补助400元。低产茶园改造中心样板1200亩,经各级验收合格每亩补助50元。

三、存在困难

一是乡本级财政困难、茶农经济基础薄弱,茶叶产业发展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茶园单产低,市场竞争力弱,综合效益不高;二是制茶企业数量多、实力弱、规模小、分布广、管理难,而且多数还停留在茶叶原料的简单生产加工销售水平上,全乡茶叶产业发展企业龙头带动和优势品牌支撑不明显,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够强;三是近年来茶叶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市场极不稳定,特别是去年以来茶叶市场持续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生产投入不足、茶园管理不到位、鲜叶分级采摘加工落实难,广大茶农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生活消费观念有待于

—5—

进一步转变;四是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发挥还不明显。

以上困难和问题,乡党委政府将尽最大努力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市、县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温泉的茶叶产业发展。

四、下步工作打算

1.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建设高优生态茶园为方向,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加强新植茶园管理,规范茶叶采摘、加工,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标准建设优质生态茶叶基地。

2.培植壮大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完善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实施“以大带小、以精带初”战略,逐步对规模小、管理难、效益差的制茶企业进行改革、重组,培植龙头企业,强化支撑功能,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能力,实现企农双赢。

3.提高标准化管理和采摘水平。加强茶农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分级采摘、分级收购、分级加工,实行以质论价、以质定价,增加茶农和制茶企业的经济收入。

4.打造知名茶品牌。坚持培育茶产业、挖掘茶文化和开发茶产品相结合,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活动,多形式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和促销力度,强化市场引导,

—6—

把握市场动态,努力改变以简单生产加工销售原料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努力打造一批茶叶产业专业村。

五、几点建议

结合温泉乡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借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建议市、县各位领导继续像过去一样关注茶叶产业发展,真正把温泉作为全县茶叶大乡来谋划、来扶持、来发展。一是采取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继续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技能改进等方面的投入扶持,坚定广大茶农信心,扩大优质茶园面积,集中整合现有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巩固茶叶产业地位,有效解决因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市场因素等影响,茶叶市场低迷,制茶企业等待观望、资金困乏,广大茶农无力应对、放弃采摘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温泉茶叶交易市场建设管理,加大对茶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力度,建设覆盖滇西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提升温泉茶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逐步改良种植品种,引进优势企业和先进工艺,建设集茶叶种植、茶产品销售、茶艺表演、茶文化研究等为一体的活动场馆,继续举办好各种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千年茶乡”品牌效应。

以上汇报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7—

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开拓创新,积极发展茶叶产业

产业发展汇报

茶叶产业座谈会议汇报材料

某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临湘市茶叶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青岛茶叶产业发展研究汇总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某镇务实发展茶叶产业

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doc》
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