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2020-03-03 19:57: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排列问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三年级

班,来给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们上数学课,来了一位新老师,大家想了解一下老师吗? 生:想!

生:老师,您是教几年级的?(我是小学老师,你觉得我教几年级?) 师:经过刚才的聊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了解更深入了,刚才同学们问了我很多问题,了解我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了吧?好,那我们正式上课。

二、新授 1.复习

师:你猜猜老师多大了?我给你个提示,

1、

2、

3、4,老师的年龄是由其中的2个数组成的,而且不重复。你能不能猜猜老师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生:~~(2个说30多岁的)

师:眼力真棒,你们一下子找到了关键数字3,猜的真准,老师确实是30多岁,可能是三十几岁呢?谁能一次说全?哪个同学来试试看? 生:30、

31、34(板书:30、

31、34竖着写。)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说的这么全的?

生:(我觉得老师可能是30多岁,所以)我先确定十位上是3,那个位上就可能是

1、

2、4,就是

31、

32、34岁。(可以再找一名学生说你说。谁能再来说说?) 师:老师现在就揭晓答案,老师的年龄是31岁,你猜对了吗?

在猜老师年龄的时候,同学们先确定十位上是3,其他数字再按顺序排列在个位上,这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排列知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排列的问题。(板书:课题)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内容在数学上叫做排列, 2.探究一:

师:出示题目,谁来读题?

思考:1.用什么方法把你想的过程简单的记录下来。

2.算一算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你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请你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好,开始。(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汇报:

(1) 列举法:固定十位(记得讲多少个两位数。)

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0怎么没在十位上?(0不能做首位) 师:他用什么方法排列的? 生:固定十位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先固定了十位,再按照顺序来排列个位,做到了有序思考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2) 介绍固定个位法 (请一位同学来讲清楚即可,将组成几个两位数,3+3*2=9) (3) 介绍图示法

师1:有就让学生上,讲想法(讲清楚3个3);学生评价,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简洁、清晰、明了)(不是4个数字吗?为什么十位上只选

1、

3、5?) 评价:这位同学,也是固定十位,只不过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叫图示法。

师2:如果学生没有,就播放课件。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列举法,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方法,叫图示法,(出示课件)问你看懂了吗?谁能说说?你能列式计算出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吗?3*3=9 师:如果固定个位你能想象出图示法是什么样子吗? 生说师播放课件 出错例

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想到固定首位或者是固定个位,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刚才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样一个排列问题,并学会了用列举法、图示法把我们的排列过程表示出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你敢挑战吗?(敢) 3.探究二: 师:出示题目

强调:什么样的两位数?想法了吗?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把你想的过程表示出来?并计算出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请你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列举法:25

27

29

57

59

75

79

95

97

问题:列举法:说清楚固定哪一位?

图示法:你怎么想到固定个位的?

(注意:固定十位没有划掉的,都是9种,你怎么是12种呢?没有把双数划掉。) 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3*3=9(种)解释算式 4.对比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刚才们解决得这两个问题,他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课件出示)

2、3个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关键位置,是固定十位也就是首位,还是先固定个位,还要考虑这其中是否有比较关键的数字,比如当我们要排列的数是单数时,各位就有限制,只能排

3、

5、7,所以老师就是想提醒同学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5.练习

师:刚才老师对大家进行两轮的头脑轰炸,咱同学很厉害,抵挡住了老师的轰炸,接下来我们有个更难的挑战,你敢试一试吗? 出示题目,

确定个位是双数这个关键数字的时候,还要考虑0不能做首位。

三、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排列的问题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刻下继续研究。

《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反思

排列教学设计

《排列》教学设计

《排列问题》教学设计(何宝来)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三年级排列问题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