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安监局工作总结

2020-03-04 00:06: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区安监局工作总结

1.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工作。一是组织全局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的总结讲话相关评论。二是10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议。三是向区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报送了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四是上报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数据。五是转发《中共XX市安监局党组关于转发驻省安监局纪检组监察室廉政建设简报增刊第六期的通知》(题目为:变味的“红包”失控的“安监”,XX市安监局腐败窝案剖析),组织全区安监干部学习,深刻吸取案件教训,进一步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2.继续深入开展“八打八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继续按计划深入开展“八打八治”专项行动,10月23日,管幸康局长分别向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汇报了我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组128个、联合检查12次、暗访抽查63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及场所1057家,共排查治理事故安全隐患991处,省、市、区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17处,停产停业整顿8家、关闭9家、行政处罚23万元,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一是涉氨制冷整治的25家冷库,实施了“提升8家、关闭8家、整改9家”整治计划。目前,提升的8家已完成;关闭的8家,纳入拆迁方案实施关闭的4家,纳入部门综合协调整治关闭2家,已实施完成关闭2家;整改的9家已实施停产整改,8进入验收阶段,1家正在抓紧整改中。二是油气管道隐患整治持续推进。省、市下达的28处油气管道隐隐患治理要求原则上于年底前完成整治。目前,①由区发改局牵头治理的18处长输油气管道隐患已完成4处、签订拆除协议6处、实施安全评估4处;②由区城管局牵头的8处城镇燃气隐患已完成4处、推进整治3处;③由区安监局牵头协调的2处已由市港航局完成治理。三是全面开展三场所两企业整治。①可燃爆粉尘企业整治,共计排查铝粉、纺织纤维、木粉等领域可燃爆粉尘企业38家,检查48家次,实现全覆盖;停产整顿1家、关闭1家。②有限空间整治,共排查企业5家,发现并整改隐患14处。③船舶修造及喷涂作业场所整治,共排查船舶修造企业1家、喷涂作业场所企业35家,计划于11月份集中整治。

3.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截至目前,通过及待考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共计110家,其中,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39家、四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71家。二是继续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前隐患排查系统上所有行业总数1918家,其中安监系统1724家。三是做好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收尾工作。市级挂牌督办单位保盈工贸有限公司和区级挂牌督办单位宁波富星电子有限公司分别通过验收并摘牌。四是继续抓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0416人,其中企业主要负责人1200人,企业安管员1786人,特种作业人员430人,从业人员57000人,全年计划指标已完成。 4.做好安监所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按照年度计划,10月15日、10月17日市局人培处组织对我区白沙街道、文教街道、庄桥街道和慈城镇4家安监所以及安泰安全事务所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考评验收。下一步,将对孔浦街道安监所进行考评。通过安监所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大大促进了辖区内安监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更好地履行安监所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5.依法开展执法监察和事故调查工作。一是按计划检查企业2家(宁波三鼎爱迪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太戈尔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发现事故隐患4条;复查企业5家(宁波江北日星体育工艺用品厂、宁波贝佳家具有限公司、宁波舒奈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宁波爱柯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XX市江北洪塘金属压延厂),被复查企业均已按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完成整改;受理安全生产举报2起;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起(XX市XX区华鑫化轻原料有限公司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储存危险物品案和冯惠明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案),目前案件已进行到调查取证阶段。二是配合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XX区文广局分别对甬江石材城和宁波大剧院露天舞台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三是对宁波广天顺安运输有限公司“10·9”一般坠落事故进行调查。目前已经召开了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成员单位就事故原因、事故企业确认、员工维权等分别展开调查工作。

一、激活市场主体,不断扩量提质

(一)截止2014年5月16日,受理登记1268户,名称预先核准345户,窗口、电话咨询986人次。

(二)创建一流的服务效能。积极向园区管委会、赵镇人民政府定期、不定期地汇报工作,把自觉服务一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服务对象和服务权限赋予全新内容。

(三)支持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推进小微市场主体扩量升级,通过窗口的宣传和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使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并结合辖区的具体特点,大力宣传、鼓励家庭农场的兴起,以促进辖区经济的跨跃发展。

二、建立了12315消保维权工作机制 (一)建立“行政建议约谈制”.(二)是建立消费争议“三方会商制”。 (三)推行了“维权先行”机制。

(四)截止目前,共处理投诉41件,涉及金额175万元。其中,汽车购销11件、房产5件、装饰材料2件、电子产品4件、其他19件。

三、加强市场巡查和监管,牢牢把握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立足点、生命线和看家本领,共下发行政提示书127份、责令改正32份,通过市场监管立案查处了一起虚假宣传案,其他案件5件,提前、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四、立足本职工作,开展好“2014红盾春雷”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145余人次、车辆21车次,每个专项都有安排、有总结、有信息。

五、做好信息发布、报送工作,动员全所干部动眼、动脑、动手,共报送信息30条,其中市局采用的9条。 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市局深入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工作要求和领导讲话精神,结合园区工商所自身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对全所干部下阶段工作及作风纪律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教育,全体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正风肃纪工作的重要意义,每周一次学习。

二是进一步强化窗口规范化建设,所长、副所长每周一次窗口当班。 三是进一步强化纪律保障。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纪律全面推行“问题管理、差距管理、细节管理”,强化全体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守纪意识。

一、以“能力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2006年全市质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质监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省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行政,严格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宗旨,认真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职能,大力加强能力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质监事业实现“十一五”发展新跨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新完善监管机制有新成效 一年来,为确保监管到位有效,我们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机制,主动作为,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得到增强。

1、区域监管力量得到加强。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乡镇质监员队伍建设,区域监管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健全落实。主动与相关县市区政府协商协调,积极争取了在工业企业集中、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乡镇建立质监站(所)工作。经过努力,XX市在附海镇设立了质监工作站,XX市编委批准设立了3个质监工作站,XX区编委批复增加了质监稽查编制,其他县市区增点设站工作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质监监管网络有望向乡镇延伸。质监网络的延伸特别是XX市的附海质监工作站,在2006年整顿和治理区域性质量问题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

2、产品质量预警和预防性整治扎实有效。明确了全市5大类21种重点关注产品目录,针对性地开展了日常巡查,并对处于黄色警示临界位置的慈溪取暖器、余姚水嘴和象山黄酒等产品,开展了预防性质量整治。对2005年列入市级警情通报的6个县区的14种产品组织了“回头看”检查。同时开展了电热水龙头、“电暖宝”、“再生塑料”等产品的质量调查分析和电动三轮车、危险化学品等生产企业调研,采取了相应措施。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64类重点产品开展了市级监督抽查。去年,全市没有发生大的区域性质量问题,全年产品质量指数为97,比上年增长2。

3、综合行政执法整体威力显现。去年,是我们系统综合行政执法新体制正式运行的第一年。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的计划、协同、分析、考核、情况公布等各项配套制度的同时,全年共组织全系统开展大的集中执法行动20次,专项执法打假行动43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7806人次,检查企业12850家,现场处罚994件,立案查处1520件,结案1423件,其中大要案551件,查处产(商)品总标值2900.30万元,其中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值1714.99万元,没收假冒伪劣产品标值450.53万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标值279.56万元,铲除制假窝点218个,罚没款1966.79万元,立案数、大要案数、罚没款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7%、25.8%、22.3%。新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使执法打假更加规范、更具规模、更有影响、更显成效。

4、计量、合格评定市场监管不断强化。深入开展“计量放心工程”,依法组织了粮食、棉花市场、加油站、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眼镜配制行业、环境监测机构、定量包装商品以及“民用四表”、电子计价秤等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查处了一批计量违法行为;加大了对供电、供水、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务部门的计量监督力度,贸易结算用电能表被纳入监管范围;采取巡查和抽查相结合,加强对3c认证、体系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检测检验等机构的监督管理。计量、合格评定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二)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新成果

一年来,我们充分运用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综合管理手段,在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名牌战略再结硕果。扎实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了以“论品牌、亮品牌、拓品牌、护品牌、育品牌”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扎实开展,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名牌培育和评价向提高科技含量、鼓励自主创新倾斜,去年全市新增(复评)中国名牌产品17个(其中新增11个)、浙江名牌产品85个(其中新增53个),宁波名牌产品190个(其中新增123个),国家免检产品36个(其中新增19个)。截止目前,全市已有“中国名牌”产品44个,“浙江名牌”产品187个,“宁波名牌”产品387个,“国家免检产品”72个。名牌产品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去年,全市工业名牌产品销售产值达1998.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从2005年的31.66%提高到34.89%。名牌创建过程也带动了质量、标准化、计量、合格评定等质量基础工作在企业的扎实推进,提升了企业的质量基础管理水平。

2、创造性开展区域(产业)名牌培育。把名牌培育的视角从注重培育企业单一产品转向培育区域产业,实现企业创牌与产业创牌工作的联动发展。通过产业调查分析,制定培育规划,将余姚榨菜等7个优势产业确定为全市首批区域名牌培育示范试点产业,并开展了培育试点工作。国家总局和省局对我们开展区域产业名牌培育工作做法表示肯定,《中国质量报》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3、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步伐加快。把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上升为政府工作,出台了XX市《关于全面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若干意见》,宁海、象山、鄞州、北仑、镇海等县区政府都分别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企业技术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去年我市的中银(宁波)电池、新海电气2家企业分获国家首届“标准创新贡献奖”

二、三等奖。全市有5家企业列入首批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秘书处公示名单,其中全国体育用品标技委钓具分会、全国内燃机标技委风扇工作组已正式落户宁波。全市新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122项、国家标准科研项目10项、国家农批市场标准示范项目2个,有33家企(事)业单位主持、参与了52个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12家企业制定完成国家(行业)标准15个。全市26家企业开展了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工作,全市支柱行业完成采标确认71项,使用采标标志2个。应对wto/tbt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全年共组织、参与了5项美国、韩国等涉及能效等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评议,组织开展了2005年度我市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专项调查,专题报告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此同时,农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和能源标准化建设工作也得到稳步推进。

4、节能、环保领域计量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全市节能大会的要求,启动了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联合市经委、市统计局召开了全市能源计量工作会议,加强了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培训,与14家重点能耗企业签订了节能降耗责任书,并开展了首批能源计量试点,明确将263家年耗标煤3000t以上的企业重点纳入能源计量监管工作的重点。对全市250家单位的33类641件环境检测用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

(三)围绕群众利益,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有新贡献

一年来,全市质监部门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己任,严把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为“平安宁波”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扎实推进食品生产许可准入工作,全市共受理新申证企业232家,组织现场核查208次,184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目前全市共有469家食品企业获得qs证书、57家白酒生产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其中,老5类、新10类食品取证率为100%。330家13类食品生产企业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19家,已经通过考核待领证的110家,其余企业已被责令停止生产。全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由700家减少至385家,其中联合兼并163家,关停、转产152家,并有93家取得qs证书。全市541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的2501类(项)食品添加剂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对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1007家食品企业也强制实行了“零备案”。巡查和监督抽查力度不断加大,现场快速检测能力不断增加,重点食品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妥善应对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地产食品质量稳中有升,实物安全性指标合格率达到94.6%。

区安监局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月份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年终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五年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五年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效能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总结

《区安监局工作总结.doc》
区安监局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