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作家走作文不用愁

2020-03-03 18:5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跟着作家走作文不用愁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训练和培养。从教学实践看,有的学生作文就像挤牙膏似的,一节课写不出几行字,有的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有的随兴所至,不知所云。为了解决这种“无从下笔”、“散漫无亲”的现象,我认为,引导学生走仿写范文之路,定能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一.仿写范文是“自能作文”的基础

学生若“自能作文”,须有“本”。这个“本”,就是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里的一篇篇的“例子”,不就是叶老提倡的“下水文”吗?不就是袁老提倡的“试作”吗?

这“例子”、“下水文”、“试作”,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大家之作,是美文,更是范文。

《大纲》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谈起自己的创作经验――仿写美文,坚持不懈,直到出新。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古人作诗作文,多是摸仿前人而作……”《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就是模仿借1鉴了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的词意和杜甫《登高》一诗的诗意。而苏轼的词《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则是模仿借鉴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词中的句式而翻出的新作。

由此可看出,一些优秀的文学大师都是善于模仿、借鉴前人的智慧的。而中学生仿写范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仿写意――阅读后也有同感;二是仿写法――因读后慕其生花妙笔。

二.仿立意,写放胆文

课本例文大多是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典范之文。这些范文从立意到写法都为学生做好了示范,只要教师点拨及时到位,就会便于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美观又直观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作家又是怎样作文的,连作文的题目怎么拟,也一目了然。

作家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组关注和歌颂生命的散文,很有现实意义。前者描述了作者被壮观的飞絮飘种的景像所震撼,先发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后者描述了作者被眼前茂盛的紫藤萝所激动,从而生发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教学中,以“关注生命”为话题,仿范文而作。同时我特别提示学生,尽可放心大胆地向生活选材,只要是围绕话题的生活经历都可写入文中。二十多分钟,就可完成一篇较为满意的仿作,浏览全班仿作,文章立意角度鲜明,选材极富个性具有真情,一改往日或胡编乱造,或无从下笔的现象。

有的写《我有了个小妹妹》,抒写了对新生命的喜悦; 《明天是我的生日》则多了一份对生命成长的庄重和思考; 《爷爷“走”了》则抒发了对可敬生命消失的无奈和哀叹, 《可怜的熊》则针对大学生伤熊事件,发出了要珍惜生命的呼声; 《爬上四楼的“虎”》则抒发了对植物爬山虎顽强生命力的敬畏……

以“事情”为话题,可仿立意为表现父子之爱的《背影》.也可仿立意为表现姐弟、家人亲情的《金黄的大斗笠》、《散步》..…?以“环保”为话题,可仿立意为植树治沙的《向沙漠进军》,也可仿立意为工业污染危害无穷的《秃鹰之死》……

因此,只要我们引导学生以作家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以作家的头脑去思考生活,学生的眼界会开阔,思路会洞开,个性化的习作会随手拈来。

三.仿写法,写规范文

模仿迁移运用范文的写法,因范文而异,各有侧重,仿点不一。如文题的拟定,开篇和收尾,过渡和照应,情节的铺垫……对于易于掌握、操作的写法技巧,在指导学生学习领会的同时,注意在写作训练中进行仿写借鉴,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题目重新拟题,并陈述理由。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分别拟出了“可悲的于勒”、“于勒的变化”,“我们和于勒”……然后我提示拟题不可都集中在一人身上,可以打开思路,从其它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这样一说。学生果然灵感奔涌,“变色的世界”、“贫穷与阔绰”……答案精彩纷呈。仿拟文题的训练,可以转变话题作文拟题或以话题为文题,或拟题呆板的现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首尾呼应相承,十分巧妙。一位学生在《仲秋赏月》一文中,就借鉴了这种写法,使文章结构显得合理严谨,浑然一体。这篇仿作的开头是这样的:“论节气,今天是仲秋节了,但这几天还特别热。不要说雨已许久未下,就连风也难得吹动。吃罢仲秋晚饭,我搬着小凳到院中赏月。”接下来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仲秋之月的璀璨美丽,赏月之余又自然流露出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文章结尾是:“这时,我觉得有些寒意了,便搬了小凳回屋。让我对仲秋之月的留恋就在今夜昔里来延续吧!”由于该文立意巧、蕴意深、想象丰富,特别文章首尾处理是对名家经典之作的成功模仿借鉴,自是别具一格。

每篇范文都有仿点,有的可全仿,有的可点仿,引导学生以作家和手笔去表现生活,作家的生花巧笔定会握到学生手中,学生定会“规规矩矩地写”出好文章来。正如朱熹所言:“善习之既久,自然纯熟也。”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较好形式,也是一条通向“自能作文”的捷径,但仿写只是基础,创新才是目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练笔,不照搬硬套范文,同一话题作文,提倡学生多角度、多体裁、多题材地进行创作,只要是真情灼见,就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热情。几年来,有十几位学生的创作在报刊上发表、获奖。学生的作文水平已从“仿作”达到“创作”的程度了。

摘抄不用愁

我手写我口,作文不用愁

房地产营销方案不用愁

写作文不用愁课稿

取款不用愁,银行身边在

读懂易经三句话 为人处世不用愁

国考题干材料两步走—申论作文不用愁

三分钟学会编软文故事从此不用愁

有了它 英语面试不用愁

关于“辞职报告摆手头,万事不用愁”

《跟着作家走作文不用愁.doc》
跟着作家走作文不用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