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行规午会课教案

2020-03-01 23:30: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写姿势要正确

1、示范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师:我们知道了要选择正确的读写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 (1)请一位学生来尝试着做做正确的读书姿势。 (2)师生共同纠正,媒体出示相关图片演示。(眼睛距书本一尺(30~40cm)远,胸口距桌子一拳(6~7cm)远。)

(3)再请一位学生来尝试着做做正确的写字姿势。 (4)师生共同纠正,媒体出示相关图片演示。(指尖距笔尖一寸(3~4cm)远。)

2、请你跟我一起做

教师:知道了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做一做。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2)学生各自做,教师巡视。 (3)学生同桌做,互相纠正。

爱惜学习用品

一、想一想:1.我们在学习时,还经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2.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师:学习用品帮助我们学习,和我们的关系可密切了,她就像我们的朋友。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用品呢?(板书:爱惜)

二、学一学:1.出示课件,下载场景——(1)小组交流:语文书是怎么夸小兰的?小兰为什么要给语文书穿上新外衣?你要是语文书会对小兰说是什么?练习本是怎么夸小兰的?本被撕破后会怎么样?爱护本还应该怎样做?(2)小结:爱护书就要给书包上书皮,这样书就不会脏了,书的角和边也不会折了。爱护书还不能在书上乱画,这样书才会干净、整洁。要想不把本撕破,在翻篇儿时就要轻,而且在写作业之前应该把手洗干净。(3)请同学把书拿出来,互相看看,比比,谁的书爱护得最好。请爱护书的同学说说他平时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爱惜学习用品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儿歌总结:1.读儿歌:铅笔尺子和橡皮,天天帮助我学习,不损坏、不浪费,学习用品要爱惜。2.总结:我们学习时离不开学习用品,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学习用品,做到不损坏、不浪费。

说到做到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知:1.呈现故事片断:两个同学在一起,其中一个要另一个替她保守秘密,并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2.教师:同学们,你说过这样的话、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吗?还记得当时是为了一件什么事答应了别人吗,你做到了吗? 3.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 深化感悟:1.听录音故事《宋濂抄书》。 2.学生交流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我为小美解难题 (1)呈现故事《小美的难题》。(2)学生交流自己以前遇到过的类似的事情以及自己以前处理这类事情的办法,讨论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好办法。

三、课后践行 内化感悟:学生讨论后回答。(1)你答应同桌给他带《鲁滨孙漂流记》,可是回家却找不到。你该怎么办呢? (2)小强在春游时贪玩忘记了时间,出公园门时足足迟到了20分钟,同学们和老师正在门口焦急地等他。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3)你的好朋友约你星期天到他家做航模,可是那一天他却游泳去了,你会怎么想呢?(4)你向一位同学借《十万个为什么》,那位同学很乐意借给你,并对你说:“你还想借什么书。只要是你想看的,不管什么书我明天都给你带来!”你认为同学这样说,他能做到吗?应该怎么说才合适?(5)乐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当爸爸妈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说:“爸爸,您别生气,我以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为什么有人会常常实现不了自己的诺言? (6)你许过的诺言有没实现的时候吗,你以后准备怎样做?

微笑待人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学生笑眯眯的对客人老师打招呼

导语:怎样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客人老师会很开心?(笑眯眯)客人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眯眯的,很开心,他们也会很高兴的。

2、出示一张微笑的图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那么开心啊?(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 生: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

3、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

提问:看到你们这样开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2、小结:朋友们收到了礼物,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也都开心地微笑起来。

双手递接他人物品

(1)递送物品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双手为宜,双手递物于人最佳,不方便双手并用时,也要采用右手,以左手递物被视为失礼之举;

递于手中,递给他人的物品,以直接交到对方手中为好。 主动上前,若双方相距过远,递物者当主动走近接物者。

方便接拿,在递物于人时,应当为对方留出便于接取物品的地方,不要让其感到接物时无从下手。

正面面对对方,将带有文字的物品递交他人时,还须使之正面面对对方;

尖、刃内向,将带尖、带刃或其他易伤人的物品递于他人时,切勿将尖、刃直接指向对方,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应当使其朝向自己,或是朝向他处。 (2)接取物品时,应注意的主要之点是: 应当目视对方,而不要只顾注视物品。 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绝不能单用左手。 必要之时,应当起身而立,并主动走近对方。

当对方递过物品时,再以手前去接取,而切勿急不可待地直接从对方手中抢取物品。

不乱翻别人东西

1、师讲故事《爱掏别人口袋的小松鼠》。生理解故事内容。

2、一起讲讲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被小松鼠从口袋里扔出来?他有什么坏习惯?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应该怎样做才受大家的欢迎?

4、小结:懂礼貌守规矩的孩子才受欢迎。

5、议论:在家应该懂什么规矩?为什么不能乱翻父母的东西?做客应该懂什么规矩?为什么不能乱动客人家的东西?什么时候可以要或动东西呢?

6、小结:乱动别人东西,会把东西搞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想玩或想要某种东西或做某件事,要征得别人的允许才能做,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7、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不经过小朋友的允许,乱动学具或书本,大家心里怎么想?喜欢什么样的做法?

8、学习和练习礼貌的请求方式:“我可以看看这本书吗?”“借我彩笔用一用好吗?”“我也想参加游戏,带我一起玩行吗?”懂得得到允许后要及时表示感谢,会真诚地说谢谢。

9、结束,教师提议大家观察:看谁是班上最受欢迎的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随地吐痰

一、

1、教师谈话:吐痰看似一件小事,因为人人都会吐痰。但随地乱吐痰则是一件损人利己,有损城市、社会文明形象的大事。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有了痰又该怎么办呢?今天咱们就来讨论讨论,好吗?(板书:不要随地吐痰)

2、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危害?小朋友们能先谈一谈你们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议论并各抒己见)

3、师小结随地吐痰的危害。

4、儿歌:从小养成好习惯,切莫随处乱吐痰,痰里病菌多又多,随风飘散把病传,讲究卫生讲文明,良好习惯要养成。

二、学习怎样正确吐痰。

1、读了上面的儿歌,我们都知道了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那如果真的有痰要吐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课件出示: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痰盂或厕所里? C.吐到墙角里? 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2、学生分小组讨论应选哪几种及其原因。

3、全班反馈交流。选B、E

三、教师小结,并对孩子们提出希望: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养成爱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手脏了要及时洗

1、情景设置:高年级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

2、请学生闻一闻味道,激发学生想吃好吃的的愿望。提问: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4、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5、提问: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6、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学生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不挑食不偏食

一、导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一天要吃几餐饭,每餐应该吃什么吗?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理解题目。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讲的是什么。

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歌的意思。

3、说一说:你早、午、晚三餐各吃什么?

4、评一评:谁吃的营养好。

5、读、背诗歌。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一日三餐应吃什么,以及膳食要荤素、粗细搭配,回家后给妈妈提个建议,吃好每一餐好吗?

2、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讨论回答。

四、作 业; 设计一份有营养的早餐。(画图、写字都可以)

板 书 设 计:

不挑食

不偏食

一日三餐不可少, 定时定量很重要, 荤素粗细要搭配, 保证营养身体好。

少喝饮料多喝水

1.感知讨论,了解水对身体生长的重要作用。(1)通过回忆已有体验,感受口渴后喝水带来的舒适。玩过游戏之后,你们感觉嘴巴有点怎么样?喝了水之后有什么感觉?师:喝了水之后我们就不渴了,身体舒服多了。(2)观察洋花萝卜,了解缺水的后果。师:这里有两盆洋花萝卜,一盆萝卜发芽长叶了,另一盆却枯萎了。请你仔细看一看,猜一猜为什么。师:看看它们的泥土是怎么样的?(一干一湿。)师:原来,萝卜没有水喝就会枯死,就发不了芽、长不了叶。人也像萝卜一样离不开水,我们只有每天多喝水才能长高长大。 2.了解什么时候应喝水、哪些水不能喝。(1)观察图片,了解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澡后等情况下人会想喝水,睡觉起床时也会想喝水。口渴了不喝水会很难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喝水。(2)了解有些水不能喝:池塘里的水、自来水、井水这些水看上去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为水里有细菌,只有烧开了才可以喝。我们保温桶里的水是烧开过的,所以可以喝。

3、小结:到底喝什么对小朋友的身体最好呢?小朋友喜欢喝的可乐、雪碧等饮料里面加了很多东西。喝起来甜甜的,是因为里面放了很多糖,这对我们的牙齿不好,容易让我们产生蛀牙。闻起来香香的,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香精;看上去红红的、绿绿的很漂亮,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色素。这些香精、色素其实都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只有白开水才是对身体最好的,最有利于健康的。

爱护书籍

一、明爱护图书的意义:指导看图,观察书架上的书保管的怎样?讨论为什么要爱护图书? 用名言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二、知如何爱护图书

1、观察图片,说说该怎样翻看,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应该注意什么。

2、我们已经知道了该怎样保护图书,对于已经损坏的图书,该怎么办呢?

3、学习修补图书——观察图画,图上同学是怎么做的。

4、如果来到图书管、书店,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图书呢?(结合自己经历及所学要求来谈。

四、总结

五、作业给新课本包上封皮。自制书签,课外阅读时用。学会整理自己的书籍,若有破损,试着修补。

姿势正确

一、板书课题:正确的坐、行、立、卧和读写姿势。

提问: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姿势不正确有什么不好呢?

(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发育,影响视力,造成骨骼变形和过早地出现疲劳。)

二、交给学生正确的立、行、坐、卧姿势。

1、站立要稳、要直,向棵挺拔的松树。

2、走路时头要正,两肩要平,挺起胸,两臂要自然

前后摆动,脚的方向要正。

3、坐得要像个钟。

4、睡觉时侧身向右,腿稍弯。

三、请同学到讲台示范坐、立、形、走姿势。

四、教给幼儿正确的读写姿势。

五、教读课文,记熟“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

身离桌子一拳,

手离笔尖一寸。

上下楼梯靠右走

一、启发谈话: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都有自己的行驶路线,它们都是沿着路的右边行驶的。有谁知道,这样规定的原因?小结:是啊!我们在学校的楼梯上如果不注意行走的方向,同样也会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如何减少楼梯上的事故发生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

二、讨论明理:

1、小组讨论:(1)没有规则的上下楼梯会引起那些事故。(2)如何行走避免事故发生。

2、学生演示走楼梯的场景。

3、交流小结: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楼的同学才不会相撞,否则,挤在一起很不安全,容易出现挤压事故。板书课题:上下楼梯靠右走

(齐读课题)

三、规范要求:

1、有秩序,不抢先。

2、靠右走,不奔跑。

3、不喧哗,不打闹。

四、总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起,为自己,给他人行方便。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居住的城市——上海增添光彩。

五、儿歌总结(激发学生愿意守秩序的积极情感。)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来我往不相撞。

安全秩序记心中,人人遵守见行动。

六、总结: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课间,希望大家都能按儿歌中的要求去做,让这首儿歌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愉快的课间10分钟。

主动向师长打招呼

一、启发谈话:有的学生遇到老师,不打招呼绕道快走,言谈举止要礼貌得体,见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要使用敬语。

二、讨论明理:

1、“你都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2、班里所有的同学争着说出一长串“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劳驾”等礼貌用语。小结:这些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如何?90%以上的学生知道平时应该使用敬语,但只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较好。“上学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打招呼吗?”8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有学生因为各种理由不愿意使用敬语。

三、教师讲故事,练习打招呼。师:一天早上,小兔醒了,它看见了谁?会说什么呢?(妈妈,早上好。) 师:兔妈妈送小兔上学,在学校门口小兔看见了谁?它会说什么?(公鸡老师,早上好。)师:妈妈要上班了 ,小兔会说什么?(妈妈,再见。) 小结:这只小兔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只有礼貌的小兔。

四、迁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与师长、同学打招呼。师:你还会和谁打招呼,怎么打招呼的?快来告诉我们。

五、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会和许多人打招呼,希望你们做个会主动打招呼的好学生。

认真做好两操

1.讲故事:不爱锻炼的小兔

2.提问:小兔为什么会生病?——缺少锻炼 3.讲解“两操”的重要性:

“两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有些学生却不爱做“两操”,出现在做“两操”时动作不到位,甚至出现马马虎虎的现象,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做“两操”的好习惯。

4.提问:听了“两操”的重要性后,给不爱锻炼的小兔一点建议——认真做操,锻炼好身体

5.做“两操”的具体要求

6.模拟训练

7.行为指正

8.小结。

锻炼从易到难

一、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参加体育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反应速度加快,协调能力加强,有助于完成各种动作,有效地防止肌肉、韧带和肌腱受伤。

二、体育活动的合理性: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性,就是指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A要根据参加体育活动人的年龄大小、性别、体制强弱来指定体育活动的活动量。 B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C要考虑当地环境,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

三、体育活动的原则性: A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运动量从小到大。 B全面锻炼:运动要多样化,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C运动量适度:运动量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动作的数量、质量、时间、强度和密度等。

四、小结:我们在活动时必须注意活动的科学性和活动的安全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提问:同学们,早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是你自己做的吗?师:有这么多同学都自己穿衣、叠被,我们给这些同学鼓鼓掌。

二、学一学:1.说一说:春生现在该做什么了呢?他等着别人帮忙了吗?春生为什么不等别人帮忙,自己穿衣服呢?如果奶奶要帮春生穿,他该怎么做呢?看!他穿得又快又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小结:穿衣服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春生每天起床后都自己穿衣,已经养成习惯了。他们都在夸春生是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的好孩子。板书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说一说1.小组交流:图上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结:小朋友不让奶奶给自己梳头、盛饭,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4中的小朋友让爷爷替自己拿书包,让爸爸为自己削铅笔,没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比一比,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1)整理书包。(2)系鞋带。

五、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给人添麻烦,从小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会做的,要不等、不用、不靠别人的帮忙,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学会洗手帕和领巾

1、你洗过手帕吗?你还记得是怎样洗手帕的?

2、说说:“洗手帕”时要注意什么?记住什么?

3、讨论:①洗手帕的过程一般分几步?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洗手帕(过程)1.用脸盆打水—2.将手帕浸湿—3.在脏手帕上擦上肥皂—4.用力搓洗—5.用清水漂清、洗净—6.晾干 4.口头说说洗手帕的过程。(1)说说洗手帕的过程可分几步。(2)具体说说每一步的操作过程,用上以下词语。(打出投影)

准备、擦皂、搓洗、漂清、拧干、继续漂洗,直到干净、。捞起、拧干、甩干、夹住、晾在竹竿上。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提问:同学们,早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是你自己做的吗?师:有这么多同学都自己穿衣、叠被,我们给这些同学鼓鼓掌。

二、学一学:1.说一说:春生现在该做什么了呢?他等着别人帮忙了吗?春生为什么不等别人帮忙,自己穿衣服呢?如果奶奶要帮春生穿,他该怎么做呢?看!他穿得又快又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小结:穿衣服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春生每天起床后都自己穿衣,已经养成习惯了。他们都在夸春生是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的好孩子。板书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说一说1.小组交流:图上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结:小朋友不让奶奶给自己梳头、盛饭,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4中的小朋友让爷爷替自己拿书包,让爸爸为自己削铅笔,没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比一比,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1)整理书包。(2)系鞋带。

五、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给人添麻烦,从小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会做的,要不等、不用、不靠别人的帮忙,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学会洗手帕和领巾

1、你洗过手帕吗?你还记得是怎样洗手帕的?

2、说说:“洗手帕”时要注意什么?记住什么?

3、讨论:①洗手帕的过程一般分几步?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洗手帕(过程)1.用脸盆打水—2.将手帕浸湿—3.在脏手帕上擦上肥皂—4.用力搓洗—5.用清水漂清、洗净—6.晾干 4.口头说说洗手帕的过程。(1)说说洗手帕的过程可分几步。(2)具体说说每一步的操作过程,用上以下词语。(打出投影)

准备、擦皂、搓洗、漂清、拧干、继续漂洗,直到干净、。捞起、拧干、甩干、夹住、晾在竹竿上。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少喝饮料多喝水》午会课教案

(行规课教案)争做文明小游客

早会,午会、夕会

元旦午会致辞

必修一导言课教案1

电网运行规1

夕会教案行规训导(怎样对待后进生)

店铺早会午会流程

早会、午会游戏[材料]

少先队会课教案

《一1行规午会课教案.doc》
一1行规午会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