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分析报告

2020-03-02 09:41: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个人分析报告

杨慧慧

乡宁职业中学

从整体来说,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乐于思考,对待自己认准的事情很有恒心也很专注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个缺乏明确目标,做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时常焦虑的人。我在很早以前就察觉到人的性格和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高中时期,对于自我的关注让我发现了自身之前没发现的特质,也由于自我的发展浮现出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变化。这让我对人的心理与自我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出生:成为与众不同的孩子

我在家里排行老大,但却是母亲怀上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由于某些原因都胎死腹中,于是我这个本该是老三或者不存在的孩子从小便觉得自己很不一样,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有时会在心里隐隐冒出个念头:这是不是意味着什么?我会不会是一个很不一般(甚至了不起)的人?这也使我面对“不一样”的事物时,常用一种比较接纳的眼光和心态。我更乐于接近于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人,更喜欢关注新鲜的事物、新奇的现象。特别是在初中,我从比较闭塞落后的乡镇转到市里上学,遇到一位很要好的伙伴,她的父亲是大学老师,她仿佛读的书很多,写作文新颖生动,巧言善辩,看问题思路与旁人不同,还敢于与老师争辩,与同学相处却很随和。我和她在一起简直如鱼得水,心情每天都很轻松舒畅。而现在回头来看,我确实在无意之中受了她很大影响,是她让我在“与众不同”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上了高中之后,我便如我的这位同学一样成了同学老师眼里“有个性,有才气”的女生。甚至在大学里有同学跟我开玩笑说:“你就是变成蚊子我都能知道你是哪一只。”在很多人眼里我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家里的“老大”,因为我比较灵动有些天马行空,也不像其他的已婚妈妈只围着家里孩子转,却没事总想学点干点什么新鲜的事,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我想“与众不同”已经成为了我性格中最提纲挈领的特质。在读了海灵格《谁在我家:家庭排列系统》之

后,我对我的出生给我的性格带来的影响更有兴趣了,会不会我的与众不同并不仅仅是受朋友影响来的,而是也和这种特殊的出生情况有关?因为小时候还会窃喜我有两个没有出生的哥哥姐姐,这也使得我不像真正的“老大”们那样沉稳和担当。而我现在也更加理性地接纳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希望这种“与众不同”能成为一种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使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二)孤单而又伤心的婴幼年

我不到2岁,大弟弟出生了,父亲在外工作长期回不了家,母亲独自一人照顾我们姐弟二人,再加上经验不足,自然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可怜的弟弟两个月大就开始不断有病,父母只好带着他到处求医问药,我就不停地被交给熟识的乡亲和亲戚们看管。听母亲说当时那些看护我的大人,有在高坡上往下推我吓唬我的,有拿着点着的纸条往我脸上晃的,还有半夜把我叫起说“你妈来了”逗我哭的。起初我听了这些觉得非常的气氛和委屈,我一遍一遍地想这些事,我想不出当时那个小小的我会是怎样的无助与害怕,但我意识到为什么我这么大独自一人晚上会很害怕,而且在别人跟我开玩笑或恶作剧的时候会反应很大十分恼火,以至于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刻板无趣的人。大概就是当时的情绪记忆在不断闪现吧。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危机理论,在(0—2岁)这个阶段是要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而这时候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本来父母不在身边就已经会影响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了,更何况还要遭遇这样的恶作剧,我又进一步想,这会不会也使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同“人性恶”的说法,甚至在成人以后爱人对我很好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地怀疑他的内心?这些大人都是村里普普通通的农民,哪里会懂只是一时图自己高兴逗孩子的小小恶作剧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呢。我已不再对他们抱有怨恨,只是直到现在还得不断回头,安慰那个愤怒的、无助的、委屈的小女孩,让她慢慢好起来。而我在后来因为照顾不周也体弱多病,并在

3、4岁的一天突然右半身出现瘫痪的症状,甚至在4岁半时就做了一次开颅手术,,而这些经历也为我以后成长的艰难埋下了伏笔。

(三)沉默寡言、乐于学习的童年

其实在我

4、5岁之前,听母亲说我都还是活泼可爱,能说会道的小丫头,甚至至今母亲都会津津乐道我在北京住院期间是如何聪明伶俐,护士医生还有外国游客对我都十分喜爱,并且纳闷说:“怎么长大了反倒不活泼不爱说话了呢?”我想也确实和一些事情有关:大概

5、6岁,从北京治疗回来以后,我因为身体缘故没有上学。没有同伴,只能独自一人玩耍。有一次我在院子里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母亲无意间经过看到,回到屋里就笑着给家里的客人学说我的样子。我当时第一次有了羞愧的感觉。,我想小孩子当时无非是想象思维比较丰富,在游戏时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由于缺少交流的对象,才会自言自语排遣孤单感,结果这件事以后我连自言自语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大概也因为缺少了与同龄人必要的交流和游戏的过程,我的性格也渐渐沉默了。后来上了学,一次六一儿童节排节目,我看了之后很是激动,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模仿起那些小演员的动作,不料一回头看见母亲正趴在窗户上笑着看,我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一时又羞又恼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大了喜欢唱歌跳舞也不敢在旁人面前表现自己,以至于听别人说要给大家表演个节目我都会心里“咯噔”一下,生怕他表演的不好会被人笑话,而且担心“要是他们让我表演我怎么办?”。后来我的母亲也表示过她当时笑只是觉得小孩很有意思很可爱,并不是讥笑,但我那时的敏感和错解却给我埋下了一颗不自信的种子。

但我的童年也并不都是不好的回忆,因为我身体不好,父母对我的学业并没有对身体那么重视,也不强求我的成绩。记得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我得了66分,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高兴地说了一句:“不少,挺好的。”现在我想,这一句简单的话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但三天两头看病治病让我上课像是走过场“跑龙套”一样,二年级以后才算正式进班上学,由于落的功课很多考试总是倒数第一,同学们总是笑话并埋怨说我是“后腿子”,拉班级的分数。有一回我考完试发烧没去学校,我母亲到学校给我取成绩,回来告诉我说我考了倒数第二,我就很不服气的说:“这下他们总不说我拖他们的后腿了吧?”我记得后来有一天我在上厕所的时候不知怎么又自言自语了一句:“我一定要考第一,考不上第一还考不上第二?考不上第二还考不上

第三?”母亲在外面听见笑着回了一句:“考不上第三怎么办?考不考得上有什么关系呢?别在意那些,只要你身体好就行。”也许我的脑子比较灵光,我在二年级要升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就考了班里的第11名,我当时还有点不敢相信,想“是倒数的还是正数的?”。上了三年级以后,我就经常是班里的第一名了,而大人们也说从那以后我对学习积极多了。也许真验证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在(7-12岁)童年阶段要解决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在学习方面我过渡得确实很好,直到现在我都是很爱看书学习,并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内心不甘而又退缩的少年

上了初中,家从镇上搬到市里,才学会了普通话,才知道有课外兴趣培训班,还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而之前我的小学是在乡镇上的,那时候除了去上学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放养的。音乐美术根本没学过,更别提舞蹈课,我很是渴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弥补我以前缺失的。第一次参加校运会,我挺积极。想参加长跑项目,父母都不同意,母亲主要担心我的身体不行,而父亲却绘声绘色地跟我说我的身体有缺陷不协调,跑步姿势很难看,让人家看了一定会笑话我的。还现场给我演示我的姿势,其实我心里明白,我根本就不是那个样子。但是那时不懂得辩解,只是暗暗地生气。后来上了初二,我想学画画,一是感兴趣,二是觉得数理化不好,学画画说不定中考可以考特长。我试着跟父母说,没想到他们不同意就罢了,还劈头盖脸地把我痛骂了一番:“脑子不够数,不知道一天在想些什么”“那是你学的吗?学艺术的人那都是很精明活泛的,你这样呆呆的一天连话也不会说能学得了?”我呜呜地哭了一场,记得当时我一边哭一边在心里骂自己蠢,自取其辱。这样的事并没有停止,我在高中的时候,学校回来了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我想跟她学唱歌,但母亲嫌学费贵就算了。到了高三又一次想学艺术特长,为了赌一把我谎称学校补课,问家里要了500块去学跳舞和唱歌,结果后来东窗事发还是半途而废。后来好歹找到一个影视文学的专业在参加了面试并通过之后,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又与父母发生了冲突。在我“雷声大雨点小”的抗争下,最终

还是以我的妥协而告终。上了大学,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让我也渐渐不再想这些事情。

(五)从压抑到逐渐释怀

我毕业四年,换了三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待得觉得心里舒服的。每一个学校或每一个班级在带过半年之后我就会十分压抑难受,甚至还没进教室就会觉得心头压着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给学生上课也是无精打采的,甚至学生有什么违纪行为我都懒得开口懒得管。我一开始抱怨学校很烂,学生很差,后来渐渐觉得问题可能在我这里,我听从同事和领导的建议,改变教学方法,试着和学生沟通,但依然收效甚微,因为无论怎样,我的心情依然是抑郁的。我整天冥思苦想我为什么总是一年一年,一个班一个班重复这种情况。我不停地与同事和家人讨论“我到底怎么了?”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在教室里上课,一些学生们脸上压抑的表情让我一下子明白怎么回事了:他们多像我当时的样子啊,到高三最后时期,所有的人都不再跟你聊天说话,整天对着黑板听着老师讲自己怎么听也听不懂的数学和文综,想到自己的理想可能这辈子再也都无法实现,有时会埋怨自己为何不能早点领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自己不咬紧牙关与父母抵抗到底。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心里充满了没有目标的怨恨。我接着想起上班那段时间经常做的梦:我又回到了高中校园,想着我又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哪怕我现在年纪大了我也想再搏一把,至少不能这样总惦记着放不下。可不知怎的我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教室,真有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还有,我在那段时间里不能看关于带点伤感的青春的影视剧还有小说,因为会带来让我自己都不可思议的惆怅与伤感,长时间消退不去不说,还会让我在现实生活在带着这种纠结的情绪与家人发生冲突。

我意识到那个看似听话退缩的少女,其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去。内心有着强烈的欲望,不愿妥协,但苦于外界的束缚已经牢固成无形的枷锁,让她早已不敢奢望什么改变,心里只有不甘,充满愤怒和无奈,但没有勇气。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我的青春期是如何成为我的一个大心结。我想试着帮自己再次站立起来,看了一些励志的书,试着给自己找找优点打打气,我想起我练过一年的瑜伽,从决定开始

练的那天起,只要身体允许无论什么天气,我都是提前到瑜伽馆,自己先练然后跟着大家一起练,到后来那里的教练都想让我在她们瑜伽馆当教练。而且我在大学认认真真学过一学期的拉丁舞,每天早上七点准时练一个小时然后去上课。从动作不协调到标准自如,后来在初学者的眼里我都是很好的范例。我看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可喜的优点:坚持、专注。而我也经过冷静的思考,放平了心态,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没有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没有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耿耿于怀以至于不愿面对现在的生活。后来我带同事在业余时间练瑜伽跳拉丁舞,在学校元旦联欢会展示,终于也算满足了自己一点点的表现欲望。我也开始真正去当一个老师,去面对学生尽自己的职责。我想我还有机会,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智慧,让自己身边的人也能感受到我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郭念锋主编 2012修订版 民族出版社

(2)《心理咨询师(三级)》郭念锋主编 2012修订版 民族出版社

(3)《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伯特·海灵格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

《个人分析报告.doc》
个人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