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2020-03-03 02:09: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摘要:本文依据新闻学相关理论,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鄂州广播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就为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如今,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挑剔的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远不仅限于更迅速、准确、快捷的消息,还要求它能够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和利用[1]。因此,电视深度报道也成为了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深度报道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电视媒体的水平和竞争力。同央视、省级电视台相比,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有着天然的劣势,笔者在鄂州广播电视台工作多年,下面笔者就依据新闻学相关理论,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体会,谈一下对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考。

一.电视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鄂州广播电视台于2003年7月起,就在深度报道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陆续推出了《百姓视线》、《直播鄂州》等栏目。主要通过报道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成为政府与群众的纽带,关注、追踪热点、难点问题的落实情况,最大限度解决百姓反映的问题。

鄂州广播电视台通过多次的调整和改版,多个栏目较以前有较大的进步,但由于自身原因及其他外部条件的制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栏目数量过多,总体水平不高

鄂州电视台效仿中央台,建立了多档深度报道的固定栏目。由于栏目较多,战线拉得比较长,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人力、物力以及题材短缺等问题。由于开办的栏目多,一个栏目部记者人数有限,自然做一条深度报道的周期就短,象民生新闻类日播栏目《直播鄂州》一般做一条新闻只给记者一天的时间,再不能多给了,否则就有“开天窗”的危险。这就造成了记者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的时间过于仓促,相应的,做出的深度报道也很难保证质量。

2.会议题材报道偏多

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中会议新闻比重过大。不是说会议新闻就不能做深度报道,但由于记者水平、时间限制以及编辑思想局限等原因,所做的会议新闻的相关深度报道经常只是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会议的程序和形式;对会议对社会公共事业产生的影响、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关系等方面却很难挖掘和表现出来。深度报道变得繁琐和毫无生气,观众自然不爱看、不接受。

3.深度报道不够深度

深度报道缺乏深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因素,一条新闻内涵简单,意义影响不大,用简洁的语言就可以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因为要完成任务,硬要把它作成深度报道,就显得牵强了。二是主观因素,因为深度报道要揭示新闻的深层次信息,要求记者对事件产生的各种原因、存

在的矛盾、变化的内在规律等作出具体的回答,仅靠浮光掠影式的采访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

我们的一些记者有时采编的报道的确是市民很关心的事件,但是由于报道不深,仅仅是把事件的现场搬到屏幕上,依据自已的经验作出判断,所做的报道不能对最后结论进行有效支撑,就会给观众无病呻吟的感觉。

4.记者经验和能力需要提高

在深度报道中,记者需要有宽广的视角和冷静的心态,还要能够具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综合、判断等抽象思维能力,在对事实进行事实、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展开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完成对深度报道的采写。

城市电视台由于多种原因,普遍严重超编,社会阅历丰富、有采编工作经验的老记者在一线工作多年,因劳苦功高,大部分都调入办公室工作或进入管理岗位。而一线的做深度报道的记者相当一部分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甚至还有刚招聘的,社会阅历、专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方面都相当溃乏,很难有质量地完成深度报道的任务。

5.监督类深度报道困难重重

媒体利用深度报道进行舆论监督,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深得观众的喜爱。中央级媒体具有先天的优势,往往能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将节目安全播出。而城市电视台做监督类深度报道受到的干预和阻力就非常大,一个监督类深度报道选题,因为涉及部门利益,常常还未出炉就夭折。

二.结论

通过对鄂州电视台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城市电视台要做好电视深度报道,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加强。

1.立足本土,增强报道的亲和力。

虽然城市电视台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基础受众是本地老百姓,电视深度报道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出发,走进百姓生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努力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样,更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亲和力。

城市电视台可以就地取材,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只要能够做透做好,就一定能够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从理性视角出发,全方位、多侧面进行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需要对事实的前因、后果、历史发展、未来趋势等事实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展现。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有宽广的视角,从多角度来实现围绕主题事实报道,同时保持冷静的心态、理性的思索,才能对新闻事件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监督类报道

舆论监督是城市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的生命线,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对经济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视而不见。媒体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进行报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圣.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429.

电影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案例

如何写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如何写

深度报道复习要点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城南学院深度报道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doc》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