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期末总结(新)

2020-03-03 22:15: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化学教学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9)、(10)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其中初三(10)班是学校挑选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学生的家庭教育比较到位,学生学习自觉性好,自学能力较强。而初三(9)班属普通班级,由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各种因素,导致该班中普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不主动,甚至有的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所以基础比较薄弱。而面对每周四节课的安排,我的教学任务较为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315课堂教学任务, 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了有效的调整,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315课改理念不动摇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我校的315课堂改革正好符合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315课堂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几年的课改实践证明这种课堂学生乐于参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发展(从高中教育中得到反馈)。老师的声、身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所以我的心中一直装着315理念,始终不渝地运用315课改理念组织课堂教学。

二、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和检查落实

高效课堂明确要求:预习不好不上展示课。本学期我校全面执行国家的课程设置标准,且晚上全校不上晚自习,这就给我们的课改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由于课时量的减少,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必须要做一定的更改,学生的预习必须前置,课堂教学也就多为展示课。 如何确保展示到位,课前预习的效果就成了关键。本学期我对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总体要求是以课本为蓝本,熟读课本,疏通文意,然后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10班要求学生预习既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还要对导学案上的知识延伸部分进行思考,9班只要求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即可,对导学案上的知识延伸部分不做硬性要求。为使学生的预习到位,我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过半数抽查,且对9班学生的预习要求家长在其导学案上进行签字,让家长进行监督学习,从而确保预习有效。

三、关注课改细节,力求课堂高效

细节决定成败。由于我校全面执行国家的课程设置标准,晚自习又不上,如不对315课堂的教学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任务就难以如期完成。本学期我对实施315课堂进行如下调整:

1、对导学案上的问题提前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课前休息时间将本组任务展示在黑板上,保证课堂45分钟不浪费。

2、教师对导学案进行有机的整合,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对导学案进行合理取舍,课前做好充分的个备。

3、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为展示课,要求各组在展示时动作要迅速,听展者移位要迅速。展示前各组要合作有效,注意任务分配合理,要求多人参与,用好过渡语和衔接语。

4、教师要时时关注课堂,掌控课堂,不让学生游离课堂之外。

5、课后加强对学生的检测,如经常对学生就化学中的定义、化学用语等内容进行听写检测,让学生的学习紧张起来,而不放松自己。通过以上方法的调整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科学地运用评价机制,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价是最有力的武器。本学期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1、课堂上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乐于上化学课、喜欢上化学课。

2、对各小组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加减评估分,调动各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

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4、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我始终保持声音洪亮、语言幽默风趣,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生活化学化、化学生活化。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两个班乐于学习化学的人次较多,普通班学生成绩也一直保持前列。

五、几点反思和315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三化学特点始于初三,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中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本学期初三又没有上晚自习,课时量减少,加之西门校区的普班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又不好,课前预习不到位,每节展示课上只是每组1-2个精英学生的表演。而学校每次月考规定的教学进度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要求又一样,对普班而言显得较快,为了月考拼命的赶进度,必然造成普班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班主任对班组建设不够重视,组员分配没有很好的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成绩的分层次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造成各组组内合作、组组之间竞争不平衡。影响315课堂的实效。

3、班级评价机制没有长期有效的坚持。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转化学困生是考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否具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的过程。而我们教师对待学困生鼓励、表扬、关爱不多;班级评价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多为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若班级评价机制能长期坚持定能孕育出良好的班集体,也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4、在对待两个不同程度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有效地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要求对知识的达成度没有有效的进行区分,对普班有时过于拔高,造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兴趣下降。期末考试试卷中充分地暴露出学生在化学用语、元素及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方面失分多。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下学期我将总结经验完善课改手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上争取新的提高。

化学期末总结

化学期末总结

化学教师期末总结

食品化学期末总结

期末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期末总结

高二化学备课组期末总结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高二化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教学期末总结(新).doc》
化学教学期末总结(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