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

2020-03-02 11:38: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又见国培

--参加国培计划(2012)-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送培到县”活动体会 第二实验小学

韩兵

10月9日,我参加了在进修附小举行的国培计划(2012)-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送培到县”活动,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国培,听了两个讲座,观摩了三节数学课,可谓受益匪浅。

初次听到孟凡举这个名字时,脑海中呈现的是一位身材魁梧,风度翩翩的书生形象,和我见到的差距悬殊。孟凡举老师个子高挑,披着长发,声音柔美,高贵典雅,典型的东方古典美女,她博学多思,是智慧型的教育专家。她作为吉林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带领团队成员,致力于研究数学新课标理念,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怀揣着教育梦想,在教海孜孜耕耘。

孟老师做的题为“专业的读懂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讲座,联系三节课的点评,着重讲解了怎样读懂教材。听讲座我知道通读教材时要能理清教学内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读懂问题的情境和习题的内容与层次。深入研读时,要善于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理清教材重点难点。孟老师结合教学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幽默的小故事,深邃的教育思想,前沿的教育理论,令我聚精会神的细细聆听着,享受着全新的精神食粮。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学习如此,难道教师听讲座不是如此吗?

三节原生态的数学课也令我惊喜,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原来常态课只要细细琢磨也会精彩纷呈。三位教师都有很高的数学教育理论支撑,扎实的教育技能。赵丹的《平均数》一课,创设班级投球竞赛情境,逐层递进,启发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陈春艳的《估算》一课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应该往大估,还是往小估的估算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赵越的《对称图形》一课则更注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知识;几节课都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入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一上午的培训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地思考。数学课枯燥乏味,许多学生不喜欢,怎样让学生不再讨厌数学到喜爱数学,大概需要所有数学教师用心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如果真能做到如黄娟老师说的,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真正解放时,那个时代就不远了。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doc》
研修日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