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士气 迎难而上

2020-03-02 18:51: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迎难而上,进一步推动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挑战困难,才能体现人生价值。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更加坚定不移地深化机关后勤改革,推动机关后勤事业不断发展。为此,要做到:

第一,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化解矛盾,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俞正声同志指出,精神状态好不好,一是看有没有逆势飞扬的豪气,要提倡一个“敢”字,要敢于攻坚、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二是看有没有当机立断的作风,要强调一个“快”字,提高效率,机遇稍纵即逝,见事慢、反应迟就会坐失良机,甚至雪上加霜。三是看有没有真诚服务的态度,要千方百计地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正是机关后勤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面对困难和挑战所应持有的精神境界。

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的确很多,需求的刚性增长和供给受到约束,导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凸显;利益调整的差异化和分配群体的不平衡,导致推进改革的障碍不断增加;政府职能转换的渐进和角色定位的转变,导致与传统体制及管理方式的摩擦更为加剧;现代管理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在干部队伍素质和干部管理上的问题时有反映,这方面我们有不少的教训。面对困难,迫切需要我们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知难而进。胡锦涛同志指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我们应当坚信这一点,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

第二,认真调研,冷静分析,寻找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应对挑战、化解矛盾,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办法,而正确的思路和办法来自于对情况的充分了解和准确判断,这就需要调查研究;情况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路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学习。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针对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去年的调研已有了初步成果,但是还不够,我们还要分析论证。所谓“分析论证”,就是在诸多的思路和办法中通过比对研判,达到最优化。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矛盾的因素错综复杂,解决矛盾切忌简单化,特别是处在体制转轨时期的机关后勤改革,在历经多年漫长的进程中,时代背景、政策方针、管理制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益格局调整所产生的差异化,决定了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多年积累下的矛盾,在当前非常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抓住主要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必须注意处理好前与后、上与下、内与外各方面的关系。对于机关后勤改革来讲,前与后的矛盾主要是解决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系问题,不能翻烧饼,不能折腾;上与下的矛盾主要是解决好干部与群众、领导部门与基层单位的关系问题,要保持协调、营造和谐;内与外的矛盾主要是解决好机关后勤改革和面上各方面改革的关系问题,不要为面上的改革和今后的改革设置障碍。只有做到前后衔接、上下协调、内外平衡,我们的思路和方法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应对挑战、化解矛盾,归根结底需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再好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停在嘴上、落在纸上,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或者虽然也在贯彻实施,但样子像抓,实际抓而不紧、摆花架子,也同样解决不了问题。不仅如此,还会失信于群众,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机关后勤工作本质上是务实的工作,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后,必须狠抓落实。首先要统一思想,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不能停留在领导层面,要让干部群众理解、领会,使解决矛盾、应对挑战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要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研究具体贯彻落实的办法,将上级的正确思路和办法与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再次要抓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反馈,明确责任,注意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化解已经或将要产生的矛盾。

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正视困难、直面矛盾,特别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社会矛盾相对突出,后勤改革进入关键阶段的情况下,更应当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诉求,及时疏导各种情绪,主动解决苗头性问题。只要我们真正能够团结群众,动员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风险和困难,从而不断推动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

敢于创新,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转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必然要求。上海机关后勤改革能在全国较为领先,其重要原因也在于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困难和艰辛,但我们走过来了。尽管还有不少矛盾和风险,但我们已经有了成功,并且已经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成熟的经验。当前,我们工作重点是要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 对机关后勤工作来说,转变管理职能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多年来,我们在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对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转变也进行了不懈探索。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转变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后者是前者的转化条件。这几年,我们在明确管理职能转变方向的同时,按照新的要求,强化了职能建设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这些工作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当前,我们应当把握机遇,加快职能转变,强化职能建设,把机关后勤管理推向更加规范化的轨道。这次机构改革和“三定”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如果说我们以前的职能转变是一种量的积累的话,那么这次机构改革和“三定”工作,我们将面临质的飞跃。我们过去的探索、确定的方向、转变的职能,将要通过法定的形式得到进一步确认。当前必须抓住机遇,坚持探索、敢于创新,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并努力实现突破:

第一,完善措施,加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政策指导和配套力度。在市政府今年重点工作安排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容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这既是今年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机关后勤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针对多年来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矛盾,从完善措施、建立机制上提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解决改革中的矛盾,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做到统筹兼顾。必须充分考虑:第一,符合改革的方向,避免出现重复和折腾;第二,有利于推进改革,设计的方案和解决办法要具有内在的活力和动力;第三,不会诱发新的矛盾,避免带出新的矛盾,避免为今后的改革设置障碍。既要解决问题,也要把应对措施考虑得尽可能完善,同时要研究配套措施,并注重这些配套措施的相互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力争实现突破。

第二,认准方向,加快职能转变和职能建设。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对职能转变的定位已经不难形成共识。管法规、管资产、管监督是我们转变后勤职能定位的基本依据,当然还会有其他,但这三项是基本的。当前由于职能转变过程中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我们在工作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传统的做法,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加快转变,主动适应。

一是要努力学会宏观化管理。所谓“宏观化管理”,不是说要把机关事务工作变成宏观管理工作,而是指要以宏观化的思维去进行管理,善于在全局中寻找定位,善于用总量管理替代个量管理。

二是要努力学会间接化管理。间接管理主要是监督、检查、委托,即把责任落实到委托单位,然后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引进社会力量,这也是间接管理,很多管理可以利用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当然也要讲成本,但是这是方向。

三是要努力学会法规化管理。善于运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不是凭经验,更不能拍脑袋。要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善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法规制度,并结合实际工作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四是要努力学会透明化管理。政府工作的透明化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出台措施的时候要懂得如何面对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在信息披露方面应该有游戏规则,应当学会透明化管理。 这次机构调整和“三定”工作为我们的职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主动加强职能建设,以适应“三定\"后的职能要求。

一要积极发挥我局在全市机关后勤管理中的政策指导作用。加强对后勤改革、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资产管理、公务员住房、公共机构节能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管理规范和制度的研究,及时出台有关制度并抓好实施。

二要加快落实我局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面的相关职责。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是目前唯一用法律形式赋予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为此,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建设上适应这项职能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市的特点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细化,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从组织到制度、从软件到硬件全面抓好落实,并逐步深化,为全面实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创造条件。

三要增强对机关事务实施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要加强对法规和规章实施情况的跟踪和检查,依据法规制度,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资产管理等方面对市级机关各单位和区县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适应职能调整和变化,强化财务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央、本市的要求,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效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要加强对机关服务市场和机关服务质量的监管,有序、有效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达到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第三,持续推进,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后勤保障能力是机关后勤事业的生命力所在,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机关后勤事业的永恒主题,也是所有从事机关后勤工作的同志不懈追求的目标。管理职能转变的目的也应是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只是途径和方式有了变化。当前,一方面我们的服务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支持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约束。对此,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和基层服务单位都应当认真研究,寻找对策,抓好突破。

一是要苦练内功。在外部条件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各级管理部门都应当眼睛向内,在开掘内涵上多下功夫。要总结经验,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文化素养。要挖掘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各种有效的服务创新活动。要善于学习,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服务技能。同时,要自我加压,主动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二是要抓好重点。机关服务的重点主要应当体现在服务窗口上,这些服务窗口都是我们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机关干部接触最普遍的工作岗位。这些窗口直接反映了机关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施购买服务和机制转换决不能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乃至服务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探索有效的方法,切实抓好窗口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

三是要创新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服务的基本规律。为此,必须创新机制,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要建立责任机制,落实服务管理责任,并把责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要建立考核机制,根据规章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检查和考核。要建立激励机制,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要建立滚动提高机制,保持服务质量提高的可持续性。同时,要善于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调动积极因素,确保服务系统的队伍稳定。 从严要求,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战胜当前困难的强劲动力。要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两个环节上着手,从推进机关后勤改革、理顺后勤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落实牵头人和职能部门。抓好整改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关键在于实效。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传统。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胡锦涛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自古以来,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对这些问题,党纪政纪都有规定,就看我们能不能遵守。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模范执行党的纪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为群众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带领群众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第三,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改进作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时时增强自律意识。群众对党的认识往往是从身边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开始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组织的形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注意自律、以身作则,党组织威信就高,就有凝聚力。对一个单位的风气来说,领导班子有很大责任,而主要领导干部是第一责任人。守土有责,风清才能气正。

第四,落实工作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责任。一是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教育的责任。二是要落实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责任。三是要落实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由于工作失职、管理不严等个人原因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要根据党纪政纪规定追究责任。四是要落实查办案件的责任。

鼓舞士气

迎难而上

鼓舞士气工作

鼓舞士气发言稿

鼓舞士气口号

早会鼓舞士气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解放思想 迎难而上

分秒必争 迎难而上

《鼓舞士气 迎难而上.doc》
鼓舞士气  迎难而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