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100年校庆征文

2020-03-03 13:45: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世纪回眸:辉煌与梦想

--河南农业大学百年诞辰谱华章

2009年,我步入了河南农业大学的校门,时值今日,正赶上学校一百周年校庆,并且我们学校还升格了,变成了一所实力较强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滔滔黄河水,滚滚长江浪,回顾历史,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03年改为河南高等学堂,1912年改为河南高等学校;1912年11月经民国教育部批准,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农业高等教育自此发轫;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改为中山大学农科;1930年中山大学更名河南大学,农科改为农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改为河南农学院,1957年从古城开封迁至省会郑州;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

学校建筑

学校占地面积260公顷,其中教学试验用地222公顷,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4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0多种(含电子图书),建有千兆校园网。

院系概况

学校现有农、医、理、工、文、经、管、法、教9大学科门类,下设农学院、林学园艺学院、牧医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28个研究所(室);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点,63个硕士点,56个本科专业(方向)。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在720位专任教师中,有双聘院士5人、教授92人、副教授293人;博士学位120多人,硕士学位290多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2人 。在校学生23199人,其中其中博士研究生72人,硕士研究生1297人,本专科生15795人,各层次成人学历教育生6053人。近年成就

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农业科技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每年承担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一半以上为国家和部委项目。近几年,学校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多项。

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行业)栽培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

2009年11月10日,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建河南农业大学的协议,这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成为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试点。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我的感悟

农大,一个美丽而又美好的名字,总是在不经意间,从脑海触及,然后,又淡淡地掖在心里的最深处。

或许只是一片黄土地的操场,风一吹,崭黑的皮鞋都会蒙上一层土灰,这是曾经的农大。零散的几幢红砖砌教学楼,一片灰黄的操场,几棵伶仃的小树构成的是曾经的农大。一步一步,踩的是那样的艰辛。从1903年开始,农大,一直在不断蜕变着。2013,那是一个历史里程碑上的数字,那是一个充满憧憬和希望的数字,那一刻,农大迎来了她的百年诞辰。暖风吹着大地,零散的学生开始走入教室,农大的希望,在那一刻放飞。时间总是如流水般逝去,晃眼间,100年,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就如同被春雨洗刷过的春天一样,农大的变化,也是那样的焕然一新。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工程楼、图书馆、办公楼、推广楼,一幢幢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以前的黄土操场也变成了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

农大的变化,总是在那不经意间的,缓缓地从我们身旁经过,没有察觉,只是把它当作素不相识的路人。可是,当百般寂寥的时候静下来看看周遭的一切,总是会有些不可思议的感慨。作为一个农大学子,在旁人的眼里看来,那只是一个原地打转的职位,但是在我心里,能在农大这一片炙热的土地是我的一种荣耀,即使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三学生。

曾几时,我犹豫过,后悔过,但是当我看到农大的一草一木时我才真正懂得,这个是我的责任,能够在农大,应该觉得满足了,毕竟农大,给予了我太多太多,我想唯一能够作为回报的,就是在农大这片土地上,尽我所有的能力去遨游知识的海洋。站在操场的最边缘,望着落日从西边坠落,一点一点,一丝一丝,我知道时间又是这样过去了,我没能挽留,因为这始终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事情。时间,这样悄然消逝;农大,这样悄然变化;我,这样悄然感慨。

如同沧海桑田一般,农大一直在这样变化着,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兴许要亲身体验才能有所感觉吧!“明德自强,求是力行”,八字的校训,铮铮地刻在心里,大概永远都不会忘却它们陪伴我的这几个年头,不会忘却曾经有多少人为它们而欢呼,而感动,而流泪。兴许,那有时仅仅只是一种感情的释放,一种对农大的深切怀念。

农大,或许只我只是您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而已,然而确注定我的后半生要和您相依相偎、相亲相爱,不能割舍。您总在我记忆的深处浮现,然后又瞬间消失,让我有些迷茫,有些感慨,甚至有些伤中,不知道要用多少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你,或许你本不属于这些修饰的范围,因为你总是圣洁得如同百合花那般令人沉醉! 农大,有多少的感慨,多少的缅怀,总是在那不经意间触及到。

一百年,似长,亦短!它像苦茗需要慢慢品尝,农大人时刻将校训铭记在心: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信心,努力的改变着农大,使农大茁壮成长。

一百年,学校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瘢痕累累的柜面,算盘,灰白色两翼对称式教学楼,周边变成了现在的先进仪器和设备,舒适美观的教学大楼,„„经过百年的建设,几代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中原地区消费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学校遵循\"学科为本、质量为上、创新为先、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农为主,以牧医、食品、文法和艺术设计为特色,工、文、管、理、经五大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

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中,作为一名农大学子的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主动去学习,去钻研,去创造,去面对失败和阻力,不断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农大的校园里,时刻都能感受到农大的气息,工程楼挺拔巍峨,樱花大道樱花烂漫、争妍斗艳,各类树木郁郁葱葱,心中十分惬意,作为一名农大的学生,我以农大自豪,我要用我最大的努力为学校争得荣誉,让农大越变越好。

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遍布祖国山河,世界各地,想象着再过若干年,我们也将像今年的校友一样,重回母校,感受母校取得的辉煌,大学时光是短暂的,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转瞬即逝,在河南农业大学我们走过了不能忘怀的青春岁月,让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多高,河南农业大学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一个学校,100年并不悠久,但是它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河南农业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我们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农业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百年农大校庆征文

百年校庆征文—河南农业大学

李开复清华100年校庆演讲

百年校庆征文—河南农业大学[1]

八一农大校庆讲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河南农大百年校庆

我与河南农大

自我总结河南农大

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胡锦涛主席讲话思想汇报

校庆征文

《河南农大100年校庆征文.doc》
河南农大100年校庆征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