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台账

2020-03-03 14:11: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公 民 道 德 建 设 工 作 台 账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三德”的内容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八、关于文明礼仪方面

1、礼仪: 礼 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 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的基本原则:宽容的原则、敬人的原则、自律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真诚的原则、从俗的原则、平等的原则。

3、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4、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5、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6、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7、礼仪对个人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8、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9、昌吉市民公约: (1)热爱祖国,建设昌吉 (2)爱岗敬业,创优争先 (3)遵纪守法,扬善弃恶 (4)保护环境,珍爱生命 (5)诚实守信,开放文明 (6)识事明理,热心公益 (7)讲究卫生,言行文明 (8)崇文尚教,移风易俗 (9)敬老爱幼,邻里和睦 (10)凝心聚力,共创和谐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目标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台账.doc》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台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