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2020-03-01 21:50: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要保持行动与目标的一致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白什么是寓言。

二次复备

二、引入,揭题,读题,解题

1.学习“辕、辙”二生字(结合插图投影) 2.解题:南辕北辙指的是战国时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别人说他走错了,他硬说能走到。后来比喻行动和目的不相符。

三、预习引领

观看课件,看完之后让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

四、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生字圈出来。

2.划分段落,明白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认字表的生字。

4.说说难写的生字有几个,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正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排练课本剧。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袁 辕 紧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二次复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明白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难点:

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二次复备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6.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7.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 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

二次复备 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后记:

二次复备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成语南辕北辙

9、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教案

南辕北辙 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说课稿

南辕北辙设计

《南辕北辙.doc》
南辕北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