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演讲稿

2020-03-01 20:09: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坐在下面听台上人演讲,我觉得感到最失落的事情就是听到演讲的内容枯燥,乏味,空洞,没有实质性。而站在台上演讲呢,我觉得最害怕遇到四件事情:第一就是有人在玩手机,第二就是有人上厕所了,第三就是当你发现你的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个上厕所的人还没有回来,第四嘛,就是没有掌声。

之前每次演讲结束之后,老师都要点评一番,点评本身无可厚非,可每次点评都采取了调和的方式,这个我倒有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之前有同学讲动车事故,老师说你不能这么看,凡是有好有坏,你不能这么偏激。好吧,我们不偏激。一个部长贪污几个亿,我们不偏激;管理层松懈,我们不偏激;你花了我们所有纳税人的钱修路说为人民服务,我们依旧不偏激;可出了事故,上演了闹剧,我们的人民当了炮灰,我们还要不偏激吗?就算技术太高,就算条件有限,可发发红头文件就能解决问题吗??不仅老师如此,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遇到调和的现象。什么叫调和?调和简单的来说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处理事情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思想。无论对于什么问题总是一分为二来看,物质永远大于民意。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公正,没有偏颇,实际上却偏袒了一方,放弃了自己的权力,甘愿妥协,起了包庇,麻痹的作用。

有的时候,唯物主义真的不是万能的。这么些年,唯物主义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无论对于什么事,我们总是先把唯物主义往前一摆,然后坐下来谈。可唯物主义终究是一种信仰,一个理论而已。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现如今我们实践了多年,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可还有些人对事情推卸,以中庸来麻痹自己。有人提出意见,甚至还会被打上偏激的烙印。在自己的国家,如果每个人都不谈论国事的话不就没人谈论国事了吗?既然无人关心国家大事,那政治还要来干嘛,舆论监督还要来干嘛,人民还是国家的主人吗?

儒家学派有一种说法叫“利不百,不变法”,意思就是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绝不可以改革,这种观念正是现在社会上有些方面不能进步的原因,就如高考改革一般。而我们的人民也真的很伟大,伟大的地方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等待什么?等待一步步发展,等待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安慰自己说会很好处理的,也等待着别人先做而自己再考虑做还是不做。平时上网总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见不到你偏激,见不得你说国家不好,甚至还留言说你他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社会。这个我就奇怪了,关心国家,了解社会,实话实说怎么就变得没资格了?我一个堂堂公民,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努力做一个祖国的栋梁,跟有没有资格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看不爽,你可以磕着瓜子,喝着可乐,看看穿越剧,那样也可以活的很小资嘛。你有你的象牙塔,我有我的独唱团啊。

鉴于我们的领导人都喜欢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看问题,接下来我也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政治。一谈政治,我就开始天马行空了,此处省略几千字、、、当然了,说到政治,不能不讲共产党。其实我个人挺崇尚共产主义的,也很热爱共产党。我觉得共产主义绝对是最完美的,共产党绝对是最伟大的党,没有之一。可是,共产党员就不一定是最伟大的党员了。前段时间,我们几个班一起评选茅以升班,你光以成绩来定论也就算了,可为何要规定,每个班级必须有90%以上的人申请入党了才可以参加评选,这个我就搞不懂了,你这是什么逻辑啊。茅以升不过是1987年才入的党,那时候早已经功成名就了,而现在把这道栏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跨,还真以为我们都是刘翔啊,这个我真有点吃不消。我说我崇尚共产主义,但我没有申请加入,因为我觉得我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不知在座的朋友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同意我的看法。如果我说有些人入党还不够资格的话,肯定有人会说我讲话不好听,这不是对大家没有信心,也不是站在讲台上假装斯文。当然了,时代要发展,党员也要与时俱进,就如大学一样,各行各业都降低了门槛,党员当然不能例外。可发展归发展,但党员对有些人的性质变了,变得具有亚当、夏娃下半身的树叶的功效,可以遮羞包丑,到哪都能优先,到哪都很实惠。上周有位好基友,说我们上了毛主席的贼船。你这么说我们的老师当然不高兴了,因为你有点不理性。你说他是贼,说上了贼船,那在座的各位怎么讲,贼喊捉贼嘛。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就我现在的知识范畴还不好去评论一位离我们并不久远的人物。这就像很多作家写当代人物传记一样。人证物证很多,很容易从四面八方去搜集资料,与此同时呢,就有有些缺点,缺点就是作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太近就不容易看清客观事实和真正的面目,所以写出来的内容的可靠性与个人的意见难免要打很大的折扣。所以,在我目前浅薄的眼光看来我觉得毛主席是一位很伟大的诗人。

下面谈到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吃饱了,穿暖了,有些人不但穿暖了,而且还暖得很薄啊。虽然有钱了,可支撑我们经济基础的中坚力量在哪呢。我不敢说现如今的经济是泡沫而浮夸的,但我们的物质生活至少是建立在工业化并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为了赚钱,而不进行技术赶超,导致中国的技术水平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爱国同胞可能听了不爽了,我们嘴上说支持国货,可我们的国货到底有多少技术上的头牌呢。世界前十强没我们的份。别说航母下海,也别说飞船上天,那都是毛泽东时期为我们留下的技术底子。毛泽东时期,国民党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把能摧毁的都摧毁了,而面对的是什么呢。面对的是一大堆疑难杂症和期盼过上好日子的广大人民,外面还有西方列强的封锁。结果,卫星,导弹,原子弹,天上飞的,地面开的,没有的都有了,我们用血和汗打下了扎实的工业化基础。而现在呢 ,钱是有了,可技术发展哪去了,动车高铁怎么就故障重重了?这有待我们反思。如今国家的税收是每年出新高,可各方面的投入却不怎么理想。1978年,医疗投入占GDP的比重是7.8%,可到了2008年,变成了0.2%,下降了近40倍。1978年,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是8%,到了2008年,成了1.3%,下降了6倍。而今天,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德国2.7%,英国4.2%,加拿大7.1%,俄罗斯7.6%,美国9.9%,中国26.5%。有时候我们无奈的不是我们到底该纳多少的税,而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究竟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已经纳了税。一款1480的香奈儿的香水,增值税251.6,消费税444,城市维护税48.7,所缴的税加起来744.3,超过了商品的半价。前段时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吵得很热,我们是统一标准,一刀砍。而在美国,起征点是随征纳人的申报状态、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制定的,没有统一标准,不是按照总收入而是按照家庭支付能力。而我们面临的状况是什么?就是,只要你月收入过了起征点,不论家庭负担轻重,都纳一样的税。我想说一位经济学家,叫郎咸平,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6+1理论”。“6”指的是产业链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这6块创造了90%的价值,而中国仅占了那个“1”的环节,就是生产。而现如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大的原因错在中国的产业链的定位以制造业为主。当然,大学生就业难也还有别的因素,这个我们自身应该能发现。例如给你50万,10年前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马化腾办了腾讯,而现在,拿了50万,很多人都去付了首付了。你要说现在不买以后房价要涨,必须先建立好物质基础,那么我觉得大学就白念了。那样即使你有钱了,你的生活也不见得富裕,算不得小康。小康是什么,小康不是我们有多少钱了就是小康,资金不等于资本。

最后谈谈文化。提到文化当然少不了艺术。历史上,文艺都是与政治捆绑在一起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政治要维持现状,就如前面说的“利不百,不变法”。而文艺呢,文艺是需要发展的,要发展就不能安于现状。政治家喜欢教人服从,要人们跟着他走,而搞文艺的呢 ,则喜欢思想自由,而且总是很敏感很早的把问题提出来。这样一来的话,政治家就不爽了,说你这不是乱搞吗,你这是扰乱社会啊。于是想方设法,屏蔽、打压。可就算屏蔽了,封口了,问题总存在吧,社会要发展吧,这种买椟还珠的举动真的可行吗。巴尔扎克说过:“现在的政府,缺点是过于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文艺就如同戴着政治的镣铐在跳舞。文艺能揭露社会的弊端,能揭发人的斗志,能推进历史的进程,可现如今飞速膨胀的经济下,在重重压迫下,文艺作品已经不能被当作社会前进的养料了,以至于文坛上冒出来一两个说真话的人,都被定义为叛逆了,是吧?让你写你就写,不让你写,你写死了都不能出版。台湾有位学者叫柏杨,他之前说过中国的文化就是酱缸文化,虽说有些夸大,但若一个民族,总是为了维护老祖宗的面子,不敢正视自身的缺点,没勇气去自我批评,那文艺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文艺的机会太少了,我们并不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我们是读教科书长大的。教科书教会了我们什么?教会了我们从小是祖国的花朵,长大是祖国的栋梁。可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祖国的花朵到底长什么样子。当我们青春期世界观形成时,又是教科书在教导我们,有些话你不能说,有些事你不能做,弄到现在大家都不说不做了。有些人会说,社会就是这样,你要懂得生存之道,你必要使自己适应,不然的话你会活得很惨。有时候我不禁要问,法律赋予我的权利,到底是有呢还是没有?不敢正视文化的弊端,不敢正视政府的腐败,不敢正视道德的缺失,这样算一个好公民吗、

最后,我认为吧,对于一个四肢发达、思想健全、智商充沛的人而言,毛概课学得好与不好真的无关紧要,因为大家都具有分辨是非、探求真想的能力。话说多了终究是纸上谈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演讲稿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讲稿

演讲稿——关于邓小平同志(马克思主义课程)

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演讲稿[1]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演讲稿.doc》
马克思主义演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