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心得——李向伟

2020-03-02 19:0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2011年7月10日,为深刻学习红色文化,体验游击精神,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委员会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来到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区(邓小平故居),开展一场“学习红色文化、体验游击精神,走进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足迹”的活动。

学习红色文化、体验游击精神

在华蓥山参观华蓥山游击队的革命遗迹,让我们感受到了游击队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了革命要和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信念。当我们走到位于山上的华蓥山游击队生活过的山洞里,看到了当时的革命根据地生活环境,我们的眼眶湿润了:一间几平米的山洞,一张老式桌子,边上放着几张老式凳子,一张勉强挤得下几个人的小床,墙上挂着一个斗笠,潮湿的墙体上至今还在滴水„„革命游击队员为了克服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在有着“双枪老太婆”称号的刘龙华同志(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原重庆市副市长)的带领下,利用作战空闲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再华蓥山的坡地上,种植了包谷、红苕、土豆、山药等农作物,并采集苦麻菜、糯米坨坨等用来充饥,有利地保障了华蓥山游击队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他们的这种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革命精神让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要将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时代大学生和可靠接班人。

下山回来的途中,实践团成员在当地人的带领下重走了游击队小道,在双枪老太婆雕塑前集体宣誓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时代接班人,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回顾华蓥山游击队艰苦斗争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四川华蓥山是一座神奇英雄的山,“双枪老太婆”是一位世人崇敬的传奇英雄,我们到华蓥山来学习,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在华蓥山游击队战斗遗址上,学生处将年韬副处长深情地告诉我们:“《红岩》有两个战场,狱中战场在渣滓洞、白公馆,狱外战场就在华蓥山;华蓥山游击队的史迹壮烈感人,深深地教育着我们。将年韬副处长还勉励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扬‘红岩精神’,创造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毕生精力。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要以红色知识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坚决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走进红色故里、追寻伟人足迹

蹑踪石板到牌坊,黛瓦青砖夹板墙。 翠竹婆娑承雨露,芭蕉摇曳溢芬芳。 书房桌上油灯盏,小院庭前雪藕塘。 远渡重洋求学去,希贤从此未还乡。

细雨纷飞,烟雨朦胧。在经过了短暂的整顿过后,7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广安市牌坊村的小平故居,刚下车,实践队成员就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伟人的家乡状况,亲身经历体验伟人的生长生活环境。具当地导游介绍,邓家老院子是一座坐东朝西的传统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大小房屋17间,穿木斗平房,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建筑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充满浓郁的蜀乡风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院前梯田层层,夏日荷叶青青,稻花飘香,粉墙黛瓦、木柱石础、青石铺地、院内铁树绽花、屋后竹影婆娑,庭前河塘泛绿等自然景色蔚为奇观,与四周相映成趣,充盈着浓郁的蜀乡风情。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都居住在这里。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故居的北厢房,并在这里度过了他青少年时期的15个春秋。邓家老院子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1998年2月亲笔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的匾额。

天气晴朗时,驻足故居正门远眺,可看见一座时起时伏,中高两低的大山,人们称之为“笔架山”。至今当地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门前有座山,不出文官出武官。旧居后院五十米处,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时而鱼儿跃出水面。据说,这条小溪就是邓小平儿时游泳戏水的地方。

当我们走到邓小平故居陈列室,站在门前,仰望邓小平故居陈列室,看到了那独具特色的设计,三个斜坡屋面寓意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中间高耸的建筑为“丰碑”,表示着小平辉煌的历史功绩及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些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邓小平同志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第一,他主政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这个贡献是前无古人,那些自诩为伟大、英明、正确的人永远做不到这一点。同时,他要想当“皇帝”也易如反掌,说不定我们到现在也还过着和朝鲜一样的日子,但小平没这样做。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他说出的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和那些骑在人民头上贪腐享乐的官员比,和那些在人民面前胡作非为的官员比,小平同志的伟大、高尚就如同太阳、就如同黑暗中天空中的星星。

第二、小平同志坚持对外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航向。这点是破天荒的,没有非凡的气魄和智慧,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有现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靠小平奠基,小平带路。没有小平同志,我们也可能还在黑暗中探索,高层也可能为争夺王位搞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游历归来我们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们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践行“六个一”的号召认识更加深刻,对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信念更加坚定,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是,我们会化压力为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祖国,回报社会。此次参观在实践队成员们的深情怀念中,在恋恋不舍的留恋中结束了,邓小平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李向伟

2011年7月12日

李秀伟老师报告会心得

社会实践心得李冬辉

社会实践心得李元成

集中学习心得体会 向伟

李大伟个人简介

李向楠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李新伟

李嘉伟的作文a

向李林森学习

向李林森学习

《社会实践心得——李向伟.doc》
社会实践心得——李向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