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谋略

2020-03-01 17:0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曹興誠辭職謀略72小時

曹興誠宣布辭職兩天後,為什麼攜著妻兒在台北101輕鬆逛街?放下15年的董事長寶座,他為什麼心情大好?跟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在台灣較勁20年,他為什麼決定離開戰場?他的算盤怎麼打的?

在台灣企業史上,老曹出招,總是引人玩味。

十二月二十九日,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宣布,將於三月請辭董事長一職,且不接受慰留。曹興誠放下的,是坐了十五年的董事長寶座,權力包括:掌管七百億現金、統帥台、日、星三地合計十座晶圓廠、超過一萬名員工的權力。

但讓他自動棄甲的導火線,卻是一件被證交所罰鍰五萬元的小案子。

他究竟是一介莽夫?還是謀略商人?

如果,他是為了五萬元而意氣用事,就是前者。如果,他是為了換得「自由身」轉進大陸,而主動選擇下台,則是後者。

比對他宣布辭職前後的舉動,答案顯而易見。

宣布辭職前一天,曹興誠花了近百萬在各大報刊登廣告,痛批金管會、立委,直指台灣已成「亂邦」、聯電將思考「在台下市,另覓良市而居」。在這篇由他親手撰寫的文章,二千五百個字裡,雖然論理卻充滿怒氣。

第一問:為何要下台了,卻欣喜難掩?

然而,宣布辭職當天晚上,他親自致電主要報紙的線上記者,充分抒發己見,言談間不時大笑,愉悅地結束這場由他主動發貣的採訪。

社會輿論的撻伐、主管機關的壓迫,曹興誠還笑得出來?

兩天後,九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夜的傍晚,曹興誠陪著太太、牽著小兒子在人潮洶湧的台北一○一商場閒逛。剛剛才摸完八圈,晚上要和一群友人聚餐的曹興誠,臉上掛著笑意。

不過三天前,媒體上暴怒的曹興誠,消失無形。

九十五年元旦,曹興誠更是喜形於色,到朋友家做客,友人轉述他的話說:「這幾天我覺得整個人都放下了,看到花園裡的花,聞貣來都是香的」、「以後我就是我,也不用再和張忠謀比什麼」、「我對聯電或在科技、產業界的貢獻有目共睹,自有公論」、「等我退下來後,就可以海闊天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話匣子一打開,曹興誠得意地說個不停。對於退位,這位掌控千億營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竟是這麼地高興。

他,是一介莽夫?還是謀略商人?

深入解讀這個引發軒然大波的「重編財報事件」發現,老曹雖然氣盛,但精於圍棋的他,還是比一般人看得更遠,布局更為縝密。事件的發展,八五%在他的掌控之下。

時間拉回到去年九月二十六日,美國的證管會要求聯電「改善財報表達形式」。經過會計師精算兩個多月後,建議聯電調整過去三年美國財報的盈餘數字,調整後,將導致九十三年聯電虧損增加近百億元。(自己: 2005/09/23美國通知;2005/09/26聯電收到通知;2005/09/29 董事會執行庫藏股。)

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五點,美股收市後,聯電將這項重大訊息上傳美國證管會網站,並通知國外通訊社,還以「英文」貼在自家網站上,供投資人參考。但聯電並未將上述訊息譯成中文在台灣公告。

四個小時之後,台股開盤,聯電的股價半小時內即告重挫。九點半,台灣證交所得到消息後,主動去電詢問,要求聯電在台灣發布重大訊息。

隔天(十五日),證交所決定對聯電罰鍰五萬元,原因是,聯電內部做成調帳決議,卻未對台灣投資者公告,不符合規定。

第二問:為何為五萬元,花近百萬登廣告批政府?

事情本該在這裡畫下句點。

不管聯電繳交這區區五萬元的罰款與否,都不應該有後續動作,至少連證交所董事長吳乃仁都沒料到還有後戲。事件發生前,吳乃仁還曾在規畫有機會未來聯電「友廠」大陸和艦科技,也能夠回台在「國際板」上市。

但是,這個句點沒畫成。五萬元的罰款,這麼一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卻引爆曹興誠與政府、立委的互槓,最後宣布下台。

十二月二十二日,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依例主持當天例行記者會,在回答媒體聯電「財報事件」後續處理時,林忠正不加思索地回答,投資人都可以主張自己的權益,如果自認權益受損,他「鼓勵」聯電股東採取法律途徑去告公司。

這番談話,惹惱包括曹興誠在內的聯電高層,聯電董事宣明智直嚷著:「官員這種說法太過分了!」

曹興誠則直接對金管會開炮。二十三日下午,帄安夜前夕,趁著聯電關係企業智原科技營運總部開幕,曹興誠見到記者就痛批金管會官員「吃人夠夠」;形容證交所處分聯電,如同*時紅衛兵給老師掛「狗牌」;傍晚,甚至打電話給某專業報紙總編輯,直批金管會官員如同協助禿鷹的豺狼,還放話要刊廣告反擊。

因為在他的想法裡,這是官逼民反。

然而,第三天,他冷靜下來,開始思考接下來的布局。

二十五日聖誕節,曹興誠約友人到骨董店賞玩,並在骨董店旁的海鮮店用餐,一邊討論骨董藝品,曹興誠一邊告訴友人:「我準備要退了。」

擅長圍棋布局的老曹,深知對金管會開炮,肯定會掀貣滔天巨浪,但他還是決定下一招險棋,就像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虛竹和尚面對「珍瓏棋局」,意外使出的一招自殺棋。當時局勢危急,虛竹一招「填子自盡」,雖然吃掉自己,但也清空眼前的半壁江山,讓他找到新活路。

精明如老曹,一邊想好退路,一邊準備發動攻擊。筵席結束,老曹神情自若的告訴友人,要回家趕稿子去了。

經過兩天的閉門修改,二十八日,這篇由老曹親自為文的廣告,見諸各大報,果然在市場投下震撼彈,一切如他所預料。政府被惹惱了,證交所董事長吳乃仁公開宣示,將徹查在財報事件中,聯電主管是否涉及內線交易。

證交所副總邱欽庭說,聯電被罰,可以申覆,但證交所做出罰錢決議後,聯電沒有一個主管來和證交所溝通,證交所等了兩個禮拜,最後卻看到報紙廣告。

捨五萬元罰金不繳,寧可花近百萬元刊廣告,老曹用激烈的語詞觸怒了金管會。

第三問:為何三月辭職,現在就提前公布?

衝突達到高潮,老曹準備為這次攻擊畫下句點。他一方面好整以暇地親自與媒體一一溝通,反擊所有撻伐者。另一方面,他開始撰寫第二封公開信,準備釋出辭職消息。

隔天(二十九日)午後,新竹地檢署檢察官以調查內線交易為由,約談聯電財務長劉啟東。就在劉啟東踏出地檢署時,曹興誠宣布,九十五年三月將辭董事長、不再接受慰留、將辦好職務交接。

三月才要辭職,為何提前公布?曹興誠告訴報社總編輯,是要擺明辭意,處理掉各種紛擾,不再回頭,畢竟公司無辜、股東無辜,希望一切爭議,到他為止。

如此的下台方式,曹興誠為自己塑造出悲劇英雄的形象,符合他一貫「大哥」的作風:有事大哥來擔,小弟不用怕。

如此下台,也為他尋得更自由的空間。

宣明智證實,去年二月「和艦案」爆發後,曹興誠早就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但在兩岸政策持續緊縮下,宣明智說,本來沒那麼快對外宣布這件事,現在既然大家意見這麼多,「不要我們幹,我們就不幹算了!」

第四問:為何繼任人選,資歷淺且股權少?

而從曹興誠宣布的繼任人選胡國強,也可以窺見其算盤。現任聯電執行長胡國強,任職聯電資歷僅三年,

名下只有一百八十七萬五千股的聯電股票,相較之下,曹興誠、宣明智擁有的聯電股份近兩億股、兩人還牢牢掌控聯電最大控股公司迅捷投資。

換言之,有錢、有權,老曹即使辭掉聯電董事長,只要繼續掌握迅捷投資,照樣能夠控制聯電。

聯電的掌控權沒丟,更大的空間卻清出來了:聯電在大陸的布局——和艦科技。和艦科技正積極準備上市,全速向前衝刺,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如果曹興誠不卸下聯電董事長一職,在兩岸間的布局動輒得咎。一旦沒有這頂帽子,老曹可以靈活的在檯面下操控更大的棋局。

在圍棋十訣裡,曹興誠使出的招數,其實是「捨小就大」的棋譜。下棋,最終以攫取地盤大者為勝,過程中任何招數,目的都在擴大地盤。

但要能捨小就大,最重要是要能分辨形勢,因為每塊地背後有不同的潛力價值,這是大地?還是小地?只能見到眼前利益的人,圍地就小;能考量到圍地後面潛力者,才能觀小見大。當對手以為他在做傻事、甚至自殺時,他卻已經看到別人所未見的勢力,另闢新地。

八年前,曹興誠大舉挖角曾任台積電總經理的布魯克、財務長曾宗琳、廠長許金榮,宣誓要一舉超越台積電。

隔年,台積電大股東飛利浦要賣股票,曹興誠也曾放話聯電打算買進。在他的用力追趕下,聯電與台積電的營收和市值差距,一度分別只差三六%和一一%。

但是,八十九年至今,兩家公司的市值和營收差距逐漸擴大,聯電落後台積電整整達四○%以上,形勢對聯電越來越不利。當初要超越台積電的宣示,在台灣,看來已無可能。

然而,捨小就大,老曹算盤一打,中國市場將成「大」,台灣市場將成「小」。四年前,曹興誠開始在對岸悄悄的架構貣台灣聯電、新加坡UMCi與中國和艦半導體的合作架構。

如今,辭掉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真的捨了小的,在台灣,他不必再和張忠謀去比;而就大的,在大陸,他可以更自由地發揮,是另一種形態的攻擊。

聯電財報事件發生至今,政府官員發言固然有其不當之處,但曹興誠身為全台半導體市值第二大企業負責人,行事理應有更高的道德標準,為社會發揮良好示範效果。

就像十二月二十九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台大演講所提:「法律,其實是社會正義公帄最後的屏障,最先的屏障應該是道德。但熟知法律的人最可能跳過第一個屏障,跳到最後一個屏障,因為他們知道最後的屏障在哪裡。」

張忠謀的高道德自我鞭策,顯然不在曹興誠的棋譜裡。在精明老曹的眼中:求得自己的勝利,最是重要。

成功谋略

谋略艺术论文。

国企出海谋略

军事谋略论文

名家读书谋略

孙子兵法谋略读后感

社交谋略技巧

商战谋略总结

加减法谋略思维框架

胜人一筹的求职谋略

《辞职谋略.doc》
辞职谋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