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2020-03-03 02:51: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内容摘要: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产业”为政策对象的产业政策。它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只要政府干预得当、政策设计得当,就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政府职能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面临着一场新的知识价值革命和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在这大悲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的新兴产业,正以其附加值、高价值、高关联值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只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他们主要从批判的角度理解“文化产业”,认为文化产业是商业资本对大众娱乐和媒体的垄断,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实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文化产业”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的定义: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 工业 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其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三产业。

二、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

1政府每年通过财政支出,采用担保、贴息、鼓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专项资金数额。如果没有财政,那么政府就不能更好的实现这项职能。因此说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

2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涉及到的税种,在政府的职权范围内给予税收优惠。如:新办文化企业3年内免征

1企业所得税;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收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列入政府鼓励范围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信息服务业有关优惠政策;公益性单位等举办文化活动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3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这一公共属性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实现最优供给,政府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包括通过财政投入,保护文化资源,扶持公益性服务部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民营文化产业并对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给予必要的扶持。

(二)文化产业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1发展文化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它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点。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从而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2发展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名经济发展了就能够是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文化产业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三、现行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了文化现有的现有资金短缺 ,虽然与前些年相比,经营性单位的资产负责有所降低,但仍然很高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财税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这是他们文化产业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也在不断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但力度不够,对投资者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力地引导资金流入到文化产业领域并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导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的不足,进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财税政策配套不够完善

其一在税收方面没有适当合理的实行和减免各种相应的税收政策,,如对公益性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进口物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行业及给予减免税政策.其二在财政方面没有合理的发挥中央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增强对文化

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对新兴的和创新型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建立文化采购制度,通过不同文化单位平等参与竞标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促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四、财税政策促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的文化经费投入,改进投入方式、调整投入结构,在预算安排上要“尽可能达到总体事业经费的合理比例,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确保重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和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 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同时,强调支出重点:一方面要增加对公益文化事业和文物古迹保护的经费投入,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

其一要继续实行文化系统内的税收返还政策,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响、文物等部门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在财税、审计部门监督下,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持优秀的、民族的、传统的和高层次的文化事业或补充重大的节日文化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经费的不足,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和集体,以及抢救和保护遭到破坏、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等。

其二要实行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在继续执行文化企业特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的基础上,对公益性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进口物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行业及给予减免税政策。如对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等非营利或微利单位进口必要的设备和相关文献资料等,应列入海关进口免税范围。

同时为了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引导财政资金流向,可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业和不同社会效应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实行差别税率。

(三)综合运用各种财政优惠政策

其一在加大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手段,发挥中央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增强对文化事业发

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对新兴的和创新型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建立文化采购制度,通过不同文化单位平等参与竞标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促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换内部机制;对优秀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服务商品的生产和经营给予财政补贴;投入一部分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金组建文化产业再担保基金,解决政府为贷款担保优惠的融资瓶颈问题;与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促进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等。

其二发展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在设立文化产业政府发展基金上的成功经验,在已有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基金、文化科技项目基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有规划的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财政划拨、专项奖励等转移支付的方式积极扶持民间文化经营主体的发展,保障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和重要产品的资金支持。同时,针对部分文化行业或项目资金回收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低的特点,可以运作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功能,以国家参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项目,从而培育文化产业的民间投资主体。

参考文献:

1.董为民,《国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2006.6

2.谭丹,《论我国文化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2009.

43.韩慧、吴江,《促进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2010.3

4.马国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2008

5.2009年由国务院常委会仪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税收政策如何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支持政策.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

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

深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doc》
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