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章

2020-03-03 20:25: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讲政德 看四观

道德是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良好的行为的总结和约束,人们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为官从政者要讲政德。《孔子家语・入官》中“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既是政德在干部从政中的的体现,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行使权力时提出的要求。一个讲求德行的人需要树立的是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具有良好政德党政领导干部,就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执政行为上来,上升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和廉政观。

搞政绩不能离开政德。为官者都应当追求良好的政绩,这既是为民造福的成果,又是对其执政有功的肯定。但如果片面追求政绩,脱离了政德,不仅自身的修为得不到肯定,还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批评。党员干部从自身角度常修德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德服人,以德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才是真正的政绩。反之,干部不讲为政之德,其政绩观就会出现偏差,会刻意追求个人的一时功绩,搞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违背客观规律、搞不好还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充分印证了政绩与政德是密不可分的。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职,二十二年间造林5.6万亩,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体现了党员干部崇高的政德修养;而安徽剩阜阳、望江等地的政府“白宫式”奢华办公楼拔地而起则是脱离政德追求政绩的表现。德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作为人民公仆,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去追求政绩,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根本上搞清楚我们共产党人为政当官究竟要图什么样的政绩以及怎样图政绩。

权力是政绩的基础,官之所以称之为官,就是因为为官者具有在职责范围内指挥和控制的力量,领导干部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因此,讲政德要与正确地使用权力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从古至今,执政者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愿意让能做好事的人借助权力让有益之处发挥更大作用。领导干部更应该明确认识到,权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能一心为公,把权力真正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从小处来讲,是个人在执政过程中良好德行修养的直接反映,从大处来讲,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如果领导干部在实行权力的过程中不讲政德,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不仅仅是个人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还会破坏党政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的还会影响干群关系,上升成为阶级矛盾。所以,党和政府在选人用人时重点考核的是领导者的德,排在能力、勤政、政绩、廉政之首。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上提出“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也充分体现了我党在选择领导干部过程中对政德修养的严格要求。

政治权力的主要目的是利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广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定义上讲,利益观是分对人民的利益和对个人的利益,两者在客观上讲,存在利益冲突,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大局为重,坚持服务、服从大局,雷锋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的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些都是最纯洁、最高尚党性的体现,也是我党在干部政德建设中的榜样。但是有些人说这些奉献精神已经过时,不适合市场经济的今天,要将成本效益,甚至将其运用到了政治生活中,这混淆了利益的物质性与意识性,把党性商品化,把权力转化为商品,把人民赋予的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权力变卖为一己私利,终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先要理解利益的真正含义,要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利益。

党员干部讲政德修养,当然也要牢固树立廉政观。反腐倡廉现在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法律约束的同时,政德教育可以从职业道德角度构建廉政防线。政德修养良好的党员干部,会主动或自愿的遵守道德,能够从道德义务想到的良心转化并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慎独,既不违背道德约束,更不能触犯法律。廉洁奉公是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外部体现,是取信于民的重要基础。廉洁方能聚人,重德方能服人,

政德学习心得

政德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

从政德为先

政德自我评价

政德建设演讲稿

“政德一刻钟”讲话稿

政德教育学习体会

政德誓词2

政德政风心得体会

《政德文章.doc》
政德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