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2020-03-03 09:48: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的前半生》是我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皇帝13年。《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溥仪晚年本想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可惜未如愿。 看完全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是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一个草芥平民,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溥仪在书中没有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曾经统治整个中国的皇帝,而是极力地去贬低自己,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千古罪人,虔诚地去反思自己的罪行。知错能改是好事,只是溥仪的错造成的是中国亿万人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但是,中国之所以演变成当时的摸样,也不能全怪溥仪,这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专制和腐朽逐渐演变造成的产物。因为历史的演变不会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当然也不会是一个皇帝就可以决定的。

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这也是让我极为感动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有底下的太监宫女伺候着。经历了这么多巅峰和低潮,一个中国落寞的末代皇帝终于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认识都太晚了,这让中国的经济落后,让外敌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但是作为一个经历了极多落差的皇帝来说,在那么大的打击过后,可以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态度,确实是令人动容的。1959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有些老人见面后还行跪拜大礼,马上被他批评为思想落后。获得一张选民证后,溥仪称这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开始在植物园劳动。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感受如何,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位英国元帅惊讶之极,回国后把这当成奇闻宣传。有的外国进步人士来访后,报道说:“看到溥仪,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溥仪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中国末代皇帝的无奈和悲哀,的确,他罪大恶极,但是人生在世,更别说是作为中国的皇帝,他也有苦衷。看了这本书,我对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开始理解一些现在还不被别人认可的人,或许是他现在的行为还不顺应潮流,或者不受别人的赏识,可是只要他是善良的,是理智的,就可以原谅。我们可以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书中,溥仪讲述了极尽奢华的宫中生活,也写了不少宫中黑暗的勾结,暗算,斗角,令人侧目。宫中的贵族把自己的快乐和享受都建立在底层人民的痛苦之上。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中国统治者为了权力和欲望,对亲情的亵渎和无所谓。西太后和光绪他们母子反目以后,她对于光绪真是用尽了精神上的虐待的方法。即使是亲生骨肉,西太后也可以用这些残酷的方法让光绪帝屈服。这是极其悲哀的,在皇宫这个大家庭里,本应该和谐美好,却为了权力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实在是可惜。当溥仪更多的是以一个傀儡的形式当上了中国的末代皇帝是,他也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一个大罪人,可是这是整个中国政治制度的原因和中国社会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能单单怪罪一个皇帝,当然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有时候他的决断也是很无奈的,他有多方面的制约,皇帝有皇帝的苦衷和痛苦,不被平常的老百姓知道,当然了,他也不会让老百姓知道,因为他是一个君王,他有他的尊严。溥仪说他自幼就是在这种食人而肥的帝王家庭中成长、壮大和教育、培植起来的,所以他对于这种“德不孤,必有邻”的孔孟学说,很容易就“声入必通”地无条件加以推崇,并五体投地生出了无条件的信仰,认为这才是人世中永恒不易的唯一真

理。因此,也就把溥仪培育成为一个极端愚昧落后、自大自私、专门想开倒车的典型

人物,终于江河日下地在最后成为一个甘心背叛祖国的民族大罪人。我始终觉得中国

的教育体制从科举到现在,发展的都十分的缓慢,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有

制度。中国的青少年人数直线上升,但是能力却在下降。这些能力不只是智力,还有

行动力。或许是中国的文化制约了中国的发展,像以前的“闭关锁国”一样,中国人

很容易形成一种文化的骄傲感,而不肯虚心的去接受外来的优秀的文化,更多的是抱

着一种傲娇的态度。当然,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几千年绵延下来的优秀文化值

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创新。从溥仪的读书模式和教育方式来

看,都是十分古老的。只专注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当然作为一个统治者需要互通古今,

学习一些治国的策略,但这并不是全部,作为一个统治者,他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状

况和人民生活情况来做出一些决策,以开放的心态去治理国家。中国人没有信仰却十

分相信迷信,把天地神灵当做是做事行动的一个指路灯,这也是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

吧。所以,当代中国受到的屈辱,有很大的原因都是积累的问题而非一个人决策的问

题。

读完整本《我的前半生》,心里很压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直是满

怀着理想和报负踏进大学校园的,进了校园,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比赛让我们沉醉,但

是却越来越浮躁。我们没有时间好好静下来在图书馆看书,好好的去思考我们现在该

做的到底是什么。正如溥仪,他的前半生是狼藉的,尽管之后悔恨,但还是成为了中

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罪人。我们现在在做的事对于我们的未来到底有没有联系,我们都

不得而知,没有了高中的教条,我们似乎也找不到那种挑灯夜读的激情。历史不能回

头,但现在的事可以自己去把握,不要以后自己后悔。溥仪作为皇帝有很多的无可奈

何,他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知道,既然知道现在自己做的是错

的事,那就不要再继续了,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勇敢的去面对,不能怕任何的看法和评论。是的,溥仪的前半生给了我们启迪,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善良奋斗!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末代的皇帝与末代的命运——再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推荐)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doc》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