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学反思

2020-03-02 21:08: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学反思

走下讲台,我最想说,上节公开课,不容易!

跟老师们研讨课时,每当激情闪现,总有一股想登台展示的冲动。冲动稍纵即逝,从来不曾行动,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有时候,真的好想上节课!却真的不敢走上讲台!(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角色转变了,习惯于对别人的课品头论足,指指点点,四年了,自己,还能承受站在讲台上的压力吗?

确定必须上一节公开课,且实在难以逃脱时,才发现自己如此心虚:“那久违的课堂上,我是尽情绽放,还是狼狈不堪?面对孩子,我能找回亲切的笑容,能吐出柔和的话语吗?”翻翻这本书,看看那册课本,感觉无从下手。我曾经熟悉的课堂,离我是那么遥远„..面部表情似乎麻木僵硬,开口说话就带着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硬,这样的老师能上课吗?

低年级,“词宝宝、字娃娃”之类的话,我尝试了多遍,也难以很自然地叫出来,不行!高年级,那长篇大段的煽情,短时间内我驾驭不了!只好从中年级下手。

找来三年级教材,浏览一遍自己陌生的课文,《掌声》情文并美,也许适合我这容易动情的人?对着教材,一遍一遍地读,读着读着,读出了朴实中透出的美,真挚的情,心中有了感动,脑中有了文章清晰的线索。定下课题,我开始搜集资料。教案、课件、反思,“乱花渐入迷人眼”,一连几天,昏昏然,不知所以然。听说实小三年级迎接视导准备的课是《掌声》,立马讨来人家的资料,本打算拿来主义,

坐享其成。静下心看看教案,假设自己是本教案的主人,对本空讲一遍,才发现自己是在戴着脚镣跳舞,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东西虽好,不属于自己!(所以,再优秀的教案也不能拿来主义。)

无奈,只得借本教学用书,对照教材,死心塌地地备自己的课。几天地搜集、阅读、思考,虽没有达到厚积薄发,却在初备时一气呵成。夜深人静,看着满纸螃蟹爪似的初稿,有了一丝喜悦。那夜,睡得很香。第二天,在电脑里敲出电子稿,从此开始了推敲、琢磨。读读教案,删删改改。一句过渡,今天觉得放在前面合适,明天又觉得放在后边合适,翻来覆去。处理得细致,担心面面俱到,削弱了重点的力度,处理粗糙,又怕体验不到。舍,留,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直到讲课前十分钟,还因教案的调整,修改着课件。

提前把孩子叫到多媒体教室,想练练嘴皮子。从哪下手呢?调查一下情况吧。“会读书了吗?”孩子骄傲地喊:“会!我都快会背了。”心中窃喜,不用惦记会不会读书了。“生字都认识吗?”“认识!”预习中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切都好办。“那就一人读一句,让我听听能读好吧。”很不幸,第一个学生,起来结巴不成句子,第二个学生,非常流利地唱了一遍。(后来才知道,我叫的这几个学生差点)不敢再窃喜,领着孩子读了一遍课文,“上课就这样读!”孩子们扯着长腔答应着,自己依然还没有找到上课的感觉。解散出去预备一下,听课老师陆续到了。看着那么多笑脸,自己想笑笑,却一阵慌乱。口干舌燥,笑容僵硬地挂在脸上。(中午大课间时,还对着慧慧练了两下怎

么笑,早知道如此多练一会呀。)唉!先做做热身,谈话放松一下。谁知,写好的词,张嘴忘了下一句,干脆现场发挥吧,不影响大局。谈话没有让我放松,反而紧张起来,看来光纸上谈兵就是不行啊! 上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还算顺利,感觉上了课堂就自然些了。检查下预习,快速解决生词,第一行,读得顺当、正确,第二行,多音字读成另一个音,没错,但非教案预设,有学生说不对,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意外。只得调整教案,提前放下一个课件,强调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法(教案上写着等会再训练的)唉,哪想到这么多麻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大体说说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谁知孩子竟复述起课文,耽误了我的宝贵的时间,又无可奈何,只得耐着性子听呗。

品读课文,指导理解英子的性格。本打算通过重点词句,逐步体会英子的孤独、自卑、痛苦,并在体会中舍身处地地想象、朗读。可孩子汇报时一下读完了整个自然段,体会到英子“不快乐”。再问一生,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让你感受最深,一生读出最后一句,仍然体会到她“不快乐”。再问一生,读过这一段,你认为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答曰:英子很残酷。不知孩子是辞不达意,还是真体会到了残酷,(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怎么也读不出个林黛玉来。他愣是从哈姆雷特身上读出了个林妹妹。)不能再拖了,时间不等人,赶紧掰过来,“哦,你的意思是说英子很痛苦,是吗?”“嗯 ”,学生点点头。感谢上帝,总算解围了,达到目的了!赶紧总结、板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说这课上得有多累!)接下去体

会时,长了心眼,自读合作交流时,专门看看孩子划的有体会的句子合我意否,顺便在下边指点一番,这回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了,一切顺利。但读书自始至终没有达成目标,学生无法在读书中体现人物的内心,无论在节奏、语气、情感上,都没有什么突破。我也在时间老人的催促下,表演完毕。情感似乎达到高潮,教师有些陶醉,学生却如释重负。

也许是“眼高手低”,哪里体现出预想的完美?上节公开课,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有那么多遗憾。虽说是一节公开课,但没有对学生提前渗透、试讲。课前20分钟,找来学生聊聊天,互相适应一下,接着就走进课堂。因为没有实践,也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很多问题没有预设到,这就是学情分析不到位,致使课堂出现许多意外环节。如果在其他班级试讲一下,再调整教案,让多种设计方案都了然于胸,课堂驾驭会更好些。比如“落下”这一词语初次出示时就在句子中呈现,就不会出现课堂上的意外。明明是一步能完成的,干嘛非得分两步走?学生课文读不好时,虽然也通过范读、领读进行指导,但最终不够理想。现在想想,成功就在不远处,只需再坚持一会。读好一句话,适时的评价,可能会让这个孩子一节课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甚至更长!可我,却放弃了,只因惦记着时间不够„„.一节课,老师说的比学生多,老师读得比学生好,自己倒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仅仅备好教案,是远远不够的!

窦桂梅说过: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

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正是那些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们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虽不敢奢望上回公开课,就能一日千里,但磨砺与反思中,在悄然成长。经历了,便有成长的收获,值得珍藏的是美丽的过程,这种欢欣才是刻骨的记忆。

期待着,再次登上语文的讲台,让遗憾留下的越来越少,让心灵在准备与展示中不断丰盈,站得再高点儿,看得更远些。期待着老师们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去研究,痛并累着,卧薪尝胆,等待绽放的时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9掌声课文

小学三年级29掌声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教学实录

三年级上册语文 29掌声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掌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掌声 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学反思.do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精品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