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

2020-03-03 01:41: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作好设备润滑保养,并能在摩擦面之间形成良好的油模,是减少设备润滑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设备精度的关键。在多次下现场检查设备保养时我们发现:许多设备从表面看都已按要求润滑,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润滑到位。关键词: 润滑剖析

前言

针对一些润滑不规范现象,本文提出了设备润滑规范化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中,针对不同设备出现的润滑错误,指出了典型设备润滑错误排除方法,达到以点带面全面落实。本文还针对一汽的现状,列举了实际发生的例子,引以借鉴。

1 设备润滑不规范造成的润滑故障

1.1 引发故障的原因

设备润滑频次少,达不到设备润滑要求,导致机床研伤事故;润滑频次多,但每次操作都不规范,也会影响机床的润滑效果。

以一台X6132A卧式升降台铣床为例,该设备工作台的导轨、丝杠是靠快速进给电机带动的活塞泵,经过开关阀供油润滑的,说明书上要求每2小时按动开关阀10秒,但实际上操作者在紧张的工作中,根本做不到每2小时润滑一次,多数情况是忘记润滑或想起来就润滑一次,造成导轨研伤事故。

1.2排除方法

1.2.1排除方法一: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将每2小时润滑1次改为每班润滑2次,把生产中润滑改为生产前润滑。以白班为例,早晨操作者润滑1次、午休后再润滑1次,并将润滑时间延长到15秒,因有些设备润滑管接头松动或有一侧导轨油管不畅通,我们要求操作者要在双侧导轨面上观察到上油为达到润滑标准。

1.2.2排除方法二:

在铣床主轴箱上安装抵抗式润滑供油装置,我们选择了永嘉流遍润滑有限公司的“自动活塞式润滑泵”,该泵为定时供油,操作者2天加一次油,就可满足机床的润滑要求。如果选用南京贝奇尔公司生产的自动供油润滑泵,该泵能调整供油频次,对一些特殊润滑要求的机床较适用。

2 自动润滑装置部分失效造成的润滑故障

2.1 引发故障的原因

许多设备的导轨润滑都采用了独立的自动泵油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是定时定量泵油的。自动泵油润滑每天必须要有足够的油耗,才能保证在导轨面上形成油膜。

以一台Vturu-20数控车床为例,在检查时发现机床的导轨已轻微研伤,当把润滑供油量调到最大、供油频次增加时,仍不能满足导轨润滑要求,并发现这台设备导轨油箱耗油量比同序设备少,说明该设备导轨自动润滑装置部分失效。

2.2 排除方法

2.2.1 操作人员要注意观察导轨油箱的耗油情况,尤其是同序、同类设备的耗油应趋于一致,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维修。

2.2.2 观察导轨面的油膜,各导轨润滑油量应一致。

2.2.3 经常保持油箱的油位不能低于1/2。

2.2.4 机床修复后锁定泵油频次(电器控制),锁定泵油量(机械控制)。

3 耗油指标长期不变造成的润滑事故隐患

3.1 引发故障的原因

有些设备的特殊部位采用定量润滑,在出厂时规定了这一部位的润滑耗油指标。该指标的依据是按照新设备状况制定的,当设备运行几年后,摩擦表面因磨损、间隙增大、变形等原因,耗油指标要随之增加。否则就不能形成完好的润滑油膜。

以一台4L-20/8空气压缩机为例。该设备出厂时规定:向活塞供油的中压注油箱耗油指标为105g/小时,我们检查时该设备已连续运行了近8年,经历过多次项修,阀体、活塞环也更换过,但汽缸腔体无法维修,如果还按105g/小时耗油指标,从理论上分析已不会形成良好的油膜。

3.2 排除方法

根据设备现行状况及维修经验,我们将耗油指标初步定在140g/小时,并通过排污口观察油气含量(加大耗油量后,油气含量也会超标),逐步修正耗油指标;通过检查吸、排气阀组积炭情况(当油耗超过实际用量时,多余的油雾化并在高温下产生一定的积炭),经过一段时间的逐步修正,最终我们将实际耗油指标定在125g/小时,满足了该设备的润滑要求。4 机床暂时不用的部位不润滑造成精度丧失。

4.1 引发故障的原因

有些操作者保养设备时只润滑使用的部位,不用的部位几乎就不润滑。尤其是专业生产厂流水生产线上的设备,因使用的部位专一,检查时经常发现有“润滑死角”,个别摩擦面被溅上泠却液甚至出现了锈蚀,设备的精度也受到了影响,这样的设备一旦转序或安排到其它的生产线时,设备精度问题就会暴露,严重的设备因此下线维修。

4.2 排除方法

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教育,机床不用的部位也必须定期注油润滑。一般情况下,导轨面可用油脂保护,如:防锈油或钙基润滑脂等;用油杯润滑的部位注油后要旋转一下手柄或点动一下自动按钮使油进入到摩擦面,并能在润滑表面形成油膜。

5 油料变质后继续使用造成的润滑故障

5.1 引发故障的原因

设备的换油周期是按照储油量大小来确定的,有些设备在未到换油周期时,油料已经老化变质,继续使用就会出现工作台换向迟钝、爬行;液压阀阻塞、失效等故障。

现以一台Y4632A珩齿机为例,该设备液压储油量为60kg,换油周期为6个月,前次换油2个月油料乳化变质,并出现上述故障。

5.2 排除方法(原因分析)

已经变质的油料在查明原因维修后要立即更换,避免液压元件的损坏。现将油料变质的原因分析如下:

5.2.1 油料乳化变质一般为冷却、液压混缸所致,可检查回油路上是否有冷却液泄漏(管接头是否松动,冷却液能否溅入油池等)。

5.2.2 油料老化的另一主要原因是设备在清洗换油时,油箱清洗不彻底,使原有的杂质混入新油,促进油料老化变质。

5.2.3 油料杂质超标或出库和加油时没有按要求过滤。

5.2.4 如果在工作时油温过高,也是造成油料老化的原因。一般在工作时油温不超过50℃为宜。温度过高同时又会使泵的磨损加大、油的粘度下降。

造成油温过高的原因:

(1) 所选液压油的粘度过大;

(2) 油缸流量较大,油箱相对较小;

(3)夏季时仍用低粘度的油,气温升高后,油泵输出量不够,泵内损耗增大并发热。6 因使用的油料粘度不合理造成的润滑故障

6.1引发故障的原因

我国北方冬夏气温差较大,有些设备的油泵对气温较敏感,当室温下降后使油的粘度上升,泵的负荷加大,出现冬季开不起车现象。

现以一台美国产350S搓齿机为例,该设备来厂时液压箱用的是美孚DTE25,说明书上只推荐了这一种油,在它的回油路上还配置了散热器(风冷),该设备到了冬季,工作台出现了爬行现象。

6.2 排除方法

6.2.1 按照现有的工作条件,我们建议冬季选择低粘度的油料,该设备选用了国产32号抗磨液压油(原有的油过滤储存,到了夏季再换回来)。

6.2.2 给回油路上的散热器电路配置开关,冬季时将开关关闭。

6.2.3 如果车间环境较差,精密设备应设置单间和空调设备。

6.2.4 给液压油箱配备加温装置。

结语:设备润滑保养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要有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强调执行部门的责任,把设备润滑工作干到实处,不做表面文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润滑到位,即:润滑方法到位;责任意识到位;清洗过滤到位;润滑加油点数到位;润滑油量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设备润滑保养落实到实处,体现出设备润滑保养的意义。

来源:[http://]机电之家·机电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设备润滑管理——保养管理

设备润滑保养管理

设备润滑保养管理规定

设备保养润滑培训计划

设备维护及润滑保养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doc》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