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2020-03-04 03:11: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设问角度

一、修辞手法 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案解析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三、抒情方式 设问示例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 答题步骤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 答题范式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五、观点品评 设问示例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答题步骤

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答题范式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考题直击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

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六、比较鉴赏 设问示例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题步骤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

答题范式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解析

诗人用杜鹃的意象, 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八、意境品味 设问示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 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 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 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九、字词推敲 设问示例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范式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 答案解析

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

十、诗眼赏析 设问示例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 答题步骤

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范式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请简要分析“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解析

① “空” 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②形象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的落寞神情, ③也传达出那人苦盼无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十一、语言风格 设问示例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案解析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古诗答题模式

古诗鉴赏答题十一模式 文档 [全文]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

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结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doc》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