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2020-03-01 23:39: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调研报告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技术14-1 小组成员:常新欢

14038420109

史俭志

14038420105

张聪聪

14038420147

唐康殷

14038420146

刘源

14038420121

2016.5.8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过程中, 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教学效果很差, 教学方式落后, 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 /瓶颈0, 必须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着力构建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 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模式; 打造实践性教学的评估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 来搞好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意义,存在的问题,改革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适应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新的变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深入社会现实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直面各种社会信息,直面学生的各种疑虑,才能够在解释规律中传道、在强化教育中授业、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解惑,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授课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实践教学使学生变成积极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总之,实践教学应当成为这类课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现实中,教师的授课大多仍然沿用原有一本课本、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照本宣科、老调重弹,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加剧了学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厌学心理。“三进”工作,只能进教材、进课堂,而难以进学生头脑。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多困难,主要有:第一是实践资金缺乏,学生要走出校门,通过参观调研,进行社会实践就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但一般学校没有这项资金,各种经费相对短缺,问题就更为突出。第二是教学资源短缺,社会实践资源有限,学生众多,不管是社区,企事业单位,还是专门的实践基地,如果常年不断地接待实践,其自身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必然受到影响。第三是教学组织困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位教师要面对几百甚至上千的学生,组织起来相当困难。

对于这些困难的存在,是教学与管理观念上存在着局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现代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虽然得到权威部门和教育人士的认可,但是由于现实教育中的功利化倾向,使得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程,而不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导致该类课程被边缘化,整体地位低,实践教学被轻视乃至忽视。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和理念本身也不太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短缺这个长期的问题难以得到全面地改观。由于缺乏观念上真正重视与实践上的实际作为,因而导致了实践教学制度与资源建设步伐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教学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缺乏直观的实践指导。因此,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空洞、抽象、牵强,脱离社会发展实际,说教式教育难以使其信服,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这些都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大打折扣,也是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要把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教育培养起来;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风格”。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如果能够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使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印证理论、诠释理论,会

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应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而应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二类是日常思想行为规范课程。这两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各有侧重。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道德、法律类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结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状况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状况调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文明状况透视”、“法律知识宣传”“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等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在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的同时,通过专题调查、红色基地学习、新农村考察等实践活动,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楚地认识国家发展大局,准确地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这种打破以往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深化课堂教学,搭建他律和自律沟通的实践桥梁,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自己参加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书本内容,毕竟书本内容有限,课堂讲授的时间也有限,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层次不相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深入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课外活动,建立第二课堂,让学生自己积极地参加

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开设“读书讲坛”、邀请校内外著名教授、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使学生及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

果,了解国际国内出现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索,通过提问、探讨等方式,深化对思想政治某一领域具体问题的认识,引发广大学生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为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课堂”的开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状况,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升华提供了途径。

思考与总结

实践性教学改革,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政课理论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传授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学术性,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则注重知识传授的应用性、经验性和综合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实践设计, 调查研究, 收集与整理资料等, 还要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 处理好各种关系,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与组织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单凭思政课理论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实践性教学改革, 也提高了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实践性教学在客观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也就是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增强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意识。实践教学改革会实现学生与老师的双丰收,为教学添加一道彩光!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编;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议

思政实践课

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视野

学校专题研讨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思政课实践报告

思政课实践报告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doc》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