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2020-03-03 21:0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

由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本文为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范文一

近两年,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反腐败,必然要求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布设防逃、追逃的天网。透过对近段时间制度性建设的大致走向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严守“国门”:整治裸官、清查国籍、管控出境

“裸官就是外逃贪官的预备队。”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长期关注裸官、外逃贪官现象,在他看来,防止贪官外逃,首先要管控好“裸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裸官”现象便在一些官员中暗流涌动。他们大权在握之时将妻儿陆续移民海外,既为便于将腐败所得转移出境,也是为自己“留好退路”。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对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入考察对象。这就意味着一旦被确认为“裸官”,仕途基本无望。

按照《条例》要求,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了整治“裸官”专项行动。6月6日,广东省在经过三个月的集中整治后,宣布已对省内866名“裸官”进行了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处理,其中,市厅级干部9名、处级干部134名、科级以下干部723名,另有280多名干部将境外的配偶、子女迁回。

另外,部分贪官持有多国护照乃至拥有多重国籍现象,也倒逼国家不断加大官员出境的管控力度。XX年5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被立案调查后,公安机关从他的住处搜出7个国家的25本护照,其中刘铁男一人就拥有12本外国护照。他平时随身的皮包中有两本护照,其中一本是化名“刘亚平”的澳大利亚护照,另一本是化名“汪佳名”的加拿大护照。正如一篇评论所言:刘铁男早就做好了外逃的准备。

7月15日,公安部网站对外公布“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户口问题(线索)举报投诉方式”,接受公众举报、投诉、反映户口问题,其中第四个问题是“他人因死亡、入外籍等原因户口该注销未注销的”。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剑指拥有多国国籍或持有多国护照的官员及其亲属。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对于公职人员出境的审查更为严苛。目前,各地公安部门已经全面掌握处级以上干部申领因私护照的数据和名单,凡办理过因私护照的均有备案,并将数据系统联网,官员出境已非易事。

针对防逃措施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有专家建议,还应对官员的直系亲属实行严格的移民监管、登记备案,建立比普通移民更为严苛的审查机制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提出,应尽快改革完善现行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管理制度。官员要定期向组织部门报告配偶和子女出国的原因、经费来源、居留时间、地点、学习工作状况等。驻外使领馆也要加强对官员配偶和子女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状况的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将有助于尽早发现腐败苗头,及时展开调查,将贪官外逃遏止在事发之前。

海外资产:系统申报、多方侦查、强化追赃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检察机关查办贪腐案件近3700起,涉案总金额约8750万美元,约合亿元人民币,其中许多案件涉及巨额海外资产。

不久前,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全球金融诚信机构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自XX年至XX年,从55个发展中国家外流的黑钱总额高达万亿美元,中国黑钱外流总额位居榜首。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举措,要求公民申报海外资产,并对特殊人群实行海外资产侦查,同样成为“海外反腐”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

XX年12月29日,中组部印发《关于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个人收入、房产投资情况。今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决定》正式施行,其中新增的规定要求:“拥有海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中国居民个人,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申报相关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规定显然是针对腐败官员将资产转移海外的可能性,意在切断金融资产流失到海外的路径。同时,公安部反洗钱中心、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加大了对地下钱庄、涉嫌洗钱的可疑账户的打击和监管。而据一些外媒报道披露,我国政府对于诸多外逃贪官海外资产的调查,正在全面铺开。

今年7月,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涉案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然而,此前曹鉴燎的家眷和向他行贿的商人已移居新西兰。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7日报道,中国政府已向新西兰政府提出协助请求。

范文二

据 《新京报》10月24日报道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亿元;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经理马超群,被调查时家中搜出亿现金、68套房产、37公斤黄金……

昨晚,以反腐为主题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与往集都有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不同,这一集镜头对准的是基层腐败。

XX年10月,根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中央第六巡视组向河北省反馈巡视情况,第六巡视组组长王正福指出,十八大以来河北“小官巨腐”问题严重,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昨天的专题片中,河北省纪委书记陈超英就此作出回应。他表示开展“小官贪腐”专项治理行动一年来,立案已有9000多件,已经查处6000多人,(涉案金额)过100万的有190人、过1000万的31人,“这些人级别都很低,但是他们贪的数量很惊人。从现在查处的情况来看,有的让我们是触目惊心。 ”

昨天的节目中,多个小官巨腐情况被提及,其中就包括安徽淮北市烈山社区党委原书记刘大伟。因为有集体煤矿,烈山社区曾是淮北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调查显示,从1996年至XX年,刘大伟伙同亲属及有关公职人员,将烈山社区的集体资产或侵吞或挪用,涉案金额超过亿元。

淮北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科科长张洪涛称,刘大伟大概有二三十家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与个人之间,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转账和资金交叉,以此来逃避调查。

十多年来刘大伟持续转移、挪用集体资产,烈山村内部监督实际上完全被架空,并且不论是村民理财小组成员还是各村办企业的财会人员,都是刘大伟安排的亲属和亲信。此外,为了让“上面有人”保证自己不出事,刘大伟还与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亚、原区委副书记陈振江、原常务副区长董海波、烈山镇党委原书记任启飞等人勾结。

XX年5月,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进驻淮北,烈山村数百名群众举报刘大伟的贪腐问题,刘大伟闻风出逃美国。 XX年8月,他遣返回国时被警方抓获。

中纪委党风室工作人员董天义称,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扶贫领域、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领域,为此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报告专门把它作为查处重点予以明确。

今年3月全国两会时,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共查办“三农”领域相关职务犯罪11839人;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查办职务犯罪8699人。

对于“小官贪腐”的危害,清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表示,老百姓关注更多的是生活中看到的干部的实际行为,如果基层腐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实际上就动摇了党执政的基础,而且会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doc》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