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体验社会

2020-03-02 08:5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体验社会

内涵点说

背起行囊,我们是一个行者。我们离开了家庭的温暖,离开了学校的琅琅书声,我们要去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们要用脚丈量路,用心感受美,用勇气书写成功,用快乐书写体验。在这全新的生活里,我们发现了世界的博大、自然的伟岸,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自己的心灵。常出去走走,真好! 方法指津 写景要注意观察点 四川王昌铭 我们看下面一段话: 一轮红日从海上徐徐升起,东方开始出现鱼肚白,不一会儿,就云霞满天了。我身披和煦的阳光,健步登上了海边的一座山头。向山下一望,公路紧贴着山脚伸向远方。公路两边的树,一棵一棵好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给公路上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海湾里,成群的渔船像亲密的兄弟,鱼贯着渐渐没入蒙蒙的晨雾中。

乍一看,词语用得十分漂亮;可是仔细一想,漏洞就太多了。

先从时间上来说,自然现象的顺序应当是:现鱼肚白——晨雾蒙蒙——红日徐升——红霞满天。可是,这一段文字却前后颠倒,顺序混乱,以至闹出了这样的笑话:红日已经升起,东方才出现鱼肚白;早已红霞满天,却还有蒙蒙晨雾。

再从空间上来说,开头和结尾是站在山头上看到的景色,中间则是必须站在公路上、大树下才能看到的景色。可是,作者并没有叙述自己在移步换景。

所以,在写景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是在什么时间刻度和空间位置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观察点。

本次写作,可以把旅行前、中、后发生的故事,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文章要条理清楚。当然也可以写成游记散文。我们在这里主要讲讲记叙文。

例文引路 例文1 相遇冰峪沟

丁立梅

冰峪沟位于大连庄河北部山区,内有众多沟谷,群山一座一座,散落其间,玲珑秀美。英纳河、小峡河,穿梭其中,清亮澄明。山枕着水,水绕着山,形影相随,不离不弃,勾画出一幅幅妙不可言的天然画卷。人称辽南小桂林。

我去时秋已降临。气候宜人,风在水里浸泡过似的,从谷底一波一波吹过来,甜蜜清凉。不是节假日,游人不多,山谷,很静。水流声、风吹声、鸟鸣声、游人的轻语声,便格外分明。谷里树木繁茂,多古树,树们沿谷底一路攀升。野花遍地。开得最为热烈的,当数小野菊了。星星点点,红红白白,有趴在裸露的岩石上的,有夹杂在荒芜的草丛里的,石因它变得秀美,草因它变得多情。同行中有女子,忍不住俯身去采那些花,很快手里便有了一捧。男同胞们见状,纷纷加入进去,在草丛里摘花。“这朵好!”“那朵也好!”——他们欢快地叫。现实里,他们或许有诸多的不苟言笑;那会儿,他们却开心天真得如同一群孩子。

不时有小松鼠从林子里跑出来,小尾巴翘得高高的。看见游人,它们不惧怕,而是好奇地张望一通,复又遁入林子里。这里,当是它们的天堂。

我看天。天在山峰上,与山峰嬉戏。天不遥远,仿佛只要我登上山顶,便可以抚摩到。我看山,山把眼睛塞得满满的。最美的是岩石,岩石不说话,岩石又是充满语言的。这边奇峰俊朗,热情饱满。那边山石盘旋,眉眼盈盈。多久?上亿年了。

在云水渡坐船。这里汇集了冰峪沟最美的精华,水碧青,山秀美,山长水阔。它由英纳河缓聚而成,取云水共渡之意。我实在喜欢极了这名字,云落下来即成水,水蒸腾上去即成云,云水缠绕。天上人间,原是没有距离的。

湖水汤汤,倒映着两岸山峦,山在水里走,水在山中行。人最是有福的了,既在水里走,又在山中行。左岸的山,笔直向上,裸露的岩石,有着赭红的皮肤,或是黄的皮肤,斑斓如油画。右岸的山,披了一身红叶做的衣裳,活泼俏丽,华美风情。往后看,是山。往前看,还是山。峭壁秀绝,鬼斧神工。时有一抹艳红跳入眼睛,是野杜鹃吧?是波斯菊吧?山峰无一例外,都是青得泛黛的。彼时,只觉得身体轻盈,风一样地,飘上去,飘上去。好,且化做那湖中一滴水,且化做那山上一抹红,且化做那山峰上的一朵云„„怎样,都是好的。只求与这自然,融为一体。

著名的仙人洞,位于龙华山天台峰的悬崖下。通往仙人洞的路叫“梯子岭”。从远处看,“梯子岭”曲曲弯弯,游蛇一般蜿蜒而上。到底有多少级呢?有说八百的,有说六百的。当地人的歌谣唱得极有意思:“上山八百八,进庙就能发。下山六百六,进庙就长寿。”

有洞必有传说,传说曾有一位叫宏真的高僧,在这里修炼成仙。洞府很大,洞中有洞,里面建

有庙宇,始建于明朝。庙中供奉的分别是释迦牟尼佛、宝幢王佛、弥勒尊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右侧,是一幢木结构的二层楼,为“玉皇阁”和“三官殿”,供的是道家尊奉的神仙。在这里,道僧合一,门派不同,却又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积德从善。红尘万丈,人心所向,莫不如此。

一道士从庙里走出,玄衣玄鞋,长发及肩,很有点仙风道骨的韵味。问他:“从这里可以攀到山顶吗?”他笑而不答,走到悬崖边,靠近栏杆向下望。我们亦跟过去,向下望。数座山峰,尽收眼底,远远近近,美不胜收。原来,我们已临近山顶而不自知。

黄昏了。山上,梵音袅袅。山下,人间烟火已相继升起。山上山下,如此相隔遥远,又紧紧相依相惜,相承相接。千百年来,究竟是谁在感动着谁? (摘自《新民晚报》2009年12月31日,略有删改) 【写作启示】

感受自然来自游览。这就要求我们在游览中要调动多种感官: 1.要学会用眼睛看 “我看天。天在山峰上,与山峰嬉戏。”“我看山,山把眼睛塞得满满的。”“岩石不说话,岩石又是充满语言的„„”文中,天和不说话的岩石,不是死的,它们都有生命,也有灵性。何等玲珑剔透的美好心灵! 2.要学会用耳朵听 “知他所言不实,却因此而温暖。陌生的温暖,总是激励人心的,于是继续攀爬”,听陌生人的话,反其意,听出了温度,听出了力量,多么聪慧敏感的心胸! 3.要学会动脑筋联想“石因它变得秀美,草因它变得多情”,带读者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4.要学会用心思考和体验“我实在喜欢极了这名字,云落下来即成水,水蒸腾上去即成云,云水缠绕。天上人间,原是没有距离的”„„这些都是作者独特的体验。

表达感受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直抒胸臆外,还可以借助形象描写,将感受隐藏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里。

例文2 仰天山的绿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 任丛

走进仰天山,迈出的脚步又惊疑地收回,像倏忽间闯进一个只能在心底神往的梦。脚下,是古朴又安详的石板路;远处,一片浓重的翠绿扑面而来。地,是墨绿墨绿的;天,是湛蓝湛蓝的。近处几座石屋,玲玲珑珑,悠远沉静。这只能在画上,在电视中,在古诗里寻觅到的景色,此时蓦

地呈现于眼前,令我这个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又惊又喜,还有种“犹恐相见是梦中”的焦灼。

我们去时已入秋了。山高处几点嫣红掩映,在一片碧澄澄的绿中,绿拥着红,红映着绿,两种颜色交相辉映,让仰天山披上了她妩媚的秋装。偶见山腰处橙黄一片,那山柿子便成了她柔美的裙裾了。

我去过的地方也不少了,而像仰天山这样绿得铺天盖地的还真是不多。驼山绿得禅,西湖绿得媚,大理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然而,仰天山的绿,是真正的、跃动的绿。气势磅礴,满山遍野,大有“欲与天公试比绿”的气势呢。那满山的绿呀,藤蔓绿得柔嫩,苍松绿得凝重,白杨绿得热闹,梧桐绿得沉静。各有各的绿,各有各的好,可是把它们拼凑到一起,却又那样和谐,那样协调。偶尔有几株山柿子熟了,那金灿灿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却更衬出那绿的辽远与美丽来。可是就这样它还不过瘾呢,连苍松的枝干上都爬满了茸茸的青苔,连那公路的间隙,都要从土地里,抽出一朵玲珑的雏菊来。踩着青石板路,小心地拾级而上,我们不断前行。山中多水,偶有落差便形成瀑布。其瀑流极小,近似溪流,无黄果树那惊天气势,却极柔极美,极清极甜。水流缓处,几乎目不能辨是否流动,不知是山之绿映入水中,还是苔之绿浸润了溪水,只见水流呈碧色,柔绿婉转,安静流去。偶有陡坡,便欢呼雀跃,遇到平缓之处,就慵懒地打个呵欠,活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山中人家不多,房屋都是就地取材,年久的,青苔爬上了台阶。山里人几乎与世隔绝,甚至还保存着以物易物的习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时间表。走在路上,有时能瞥见一些老夫妇。老翁坐在门槛上,老妇扫着院落,生活平淡,恩爱如水。这是都市中已不常见的“绿色爱情”。

在仰天山住了五天,起程返回的那一刻,心却意外地焦灼起来。我知道这可能是我与这绿色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密接触;我知道回去以后,等待我的是一大堆俗事杂务;我知道我居住的喧嚣闹市不喜欢仰天山的那片绿色;我知道不久之后我将与它相忘于江湖。因着这知道,我在仰天山脚下,在那片美丽的绿色中,在那最后一段青石路上踉跄了好几步。

【写作启示】

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把仰天山的绿生动地展现出来,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仙境。而结尾处则升华主题:从繁琐的俗事中解脱出来,尽情呼吸自然特有的自由的空气。发人深省的哲思,文采飞扬的语句,让我们为小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惊叹不已。

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请以“旅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旅行,本来指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就是要暂时离开习以为常的环境,去领略他乡别样的风情。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思路。语言要优美,要能描绘出旅行景点的风光特色,要能吸引读者去饱览你所描绘的山川形胜之美。笔锋要带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让读者受到感染;也可以写旅行日记,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2.以“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出事情不一般的地方;②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3}600字左右。 我的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行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我的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回报亲情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学习生活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我爱我家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难忘的事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记叙文题目的辨别与拟定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我的快乐与烦恼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画龙点睛与卒章显志

中考记叙文写作

中考记叙文写作

中考记叙文写作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体验社会.doc》
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体验社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