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分析

2020-03-03 21:48: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幼儿园德育案例分析

一、案例:

徐子萱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可就是不爱和小朋友分享东西。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由活动时总是一个人默默的玩玩具、看书、画画等,别的小朋友走过去想和她一起玩时,她总是撅着小嘴不肯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东西。通过她的家长我了解到,徐子萱现在各方面能力比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唯独分享的表现没有改变,在家里自己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碰,更别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东西了,最后徐子萱的家长请求我们帮帮徐子萱改正一下。

二、案例分析与措施: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徐子萱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她长期的百依百顺造成了她强烈的占有欲,最终导致了她不爱和别人分享东西。针对徐子萱的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五方面对徐子萱进行了帮助:

1、为幼儿减轻压力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需要生动、活泼。为了帮助徐子萱,我们为幼儿营造了轻松的活动环境,使徐子萱心情放松、无压力。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拿出徐子萱妈妈带来的照片,上面是徐子萱和妹妹游玩时分给妹妹玩具的景象,我遮住照片上孩子的脸,对全体小朋友说:“这是咱们班一个小朋友分给妹妹玩具的照片,大家猜猜她是谁?”小朋友开始猜,我看了看徐子萱,她也正在努力的猜,当我把照片亮出时,小朋友都愣住了,徐子萱也愣住了,我大声的说道:“徐子萱把玩具分给妹妹来玩,小朋友说她做的好不好?”“好”,小朋友大声的说道,我回过头看着徐子萱,只见徐子萱眼中噙着泪花,“做的好,徐子萱,以后也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和你喜欢的东西,好吗?”徐子萱使劲的点了点头,我知道,徐子萱的心开始融化了。

2、正面引导、鼓励幼儿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点滴进步,并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等,使他们感受并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那以后,我时时关注徐子萱的表现。如:在她分给小朋友水果时,我适时的表扬她真有爱心;当她把本子借给小朋友用时,我肯定她是一个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当她和小朋友修补图书时,我及时的赞扬她真有同情心等等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全班小朋友也发现了徐子萱的优点并愿意和她玩,和她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每当这时,徐子萱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可以看得出她非常的开心,脸上总带着幸福的微笑。现在,我们时时都能看到她和小朋友分享东西快乐的一幕。

3、创造分享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在晨间活动中请徐子萱和小朋友一起操作、绘画、玩娃娃家、搭积木、看图书等,给徐子萱创造与同伴分享物品的机会,让她在实践中学会分享;在午间活动中,尽可能的让她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在教室中开放一个分享角,来摆放她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图书、食品等与其他幼儿分享。针对物质分享,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王鹏想玩徐子萱的玩具该怎么办?孩子们通过讨论后了解了可以相互商量,互相交换。如:“王鹏、徐子萱,你们商量着玩好吗?”“一本书如果两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徐子萱与同伴多次实践,逐渐地掌握了正确而恰当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礼貌用语,和小朋友的关系亲密了许多。有了物质分享自然还需要精神分享,我们还要用欣喜的口吻赞扬徐子萱的进步,请徐子萱讲述自己的快乐、悲伤与愤怒,使她初步了解及感受分享快乐与悲伤等情感。通过多种方法与机会,徐子萱逐渐的在活动中学会了分享。

4、及时奖励幼儿

《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进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弥补、改正她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当发现徐子萱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东西,我都会及时的奖励她,送给她掌声或是小红花,慢慢的,徐子萱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整个人也变得活泼起来。

5、体验分享的积极后果

幼儿的分享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巩固、强化分享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通过比较成功的分享使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在活动过程中,用赞许的目光和对徐子萱的抚摩、简单肯定的手势等来肯定徐子萱的行为,进而使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而徐子萱有了进一步强化分享的动机。

三、案例反思

分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活动,分享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有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分享教育,我要继续地探索,让孩子们都感受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乐意分享,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doc》
德育案例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