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20-03-02 00:59: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 真正代表。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 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大屏幕显示)

1.(记者王军 于新超 郑东鸿)新华网沈阳9月16日电: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71周年,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3.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4.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教师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低分贝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多媒体显示)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教师明确: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请学生简单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2.找学生阅读72页“文献资料”后思考: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这种 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不抵抗政策;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播放日军占领东北后所犯罪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 3.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多媒体显示)

学生回答: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二)西安事变

问题设计: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发动 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大屏幕显示,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探讨后回答)

教师总结: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2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剿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四、集体展示、各抒己见:

江泽民总书记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为什么会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你怎样评价西安事变?(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探讨后作答) 教师明确: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张学良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共同抗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生死时局的转折点;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五、能力拓展、自我提高:

(大屏幕显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四人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讲解: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后小结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使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转折。那么两党能否真正实现再次合作?抗战的决心又有多大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战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呢?请同学们预习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同时设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学习埋下伏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学案

(no.1)八年级历史 16课 难忘九一八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变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大雁归来》教案 新人教版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_难忘九一八_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县三沟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