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论文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2020-03-02 15:39: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姓 名: 李银光 学 号: 0904014245 学 院: 化工与环境学院 专 业:

环 境 工 程 课程名称:

清洁生产导论 学年学期: 2012-2013上学期

2012年12月17日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摘 要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但重申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位一体改为五位一体,新增了一个“建设生态文明”,说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并将其提到层面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可知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生产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末端治理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并不断深化和发展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本文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清洁生产的目标,内容;循环经济的概念,经济发展历程,循环经济流程,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区别及联系,中国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在现阶段的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所以环境问题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关系,环境保护,前景

1

第一章 清洁生产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缩写为CP)是指将综合性预防的战略技术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类安全和环境的风险。

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除了剧毒和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废料外,绝大部分工业废料均不加处理地直接排入环境;第二种是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模式就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由来:污染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的末端治理效果不理想;高消耗是造成工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必须的选择,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1]。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目标

总的说来,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二是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即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是清洁的能源。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如煤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如城市煤气化供气等;对沼气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

2

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三是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3

第二章 循环经济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从理论意义上理解,它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的经济系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实践意义上认识,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又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节 经济发展历程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的历程,在经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不管环境与资源的利用情况如何,只要GDP增长的越快,表明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有成效。然而,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最终达到增长的极限,成为有限经济[2]。

传统经济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不管环境与资

4

源的利用情况如何,只要GDP增长的越快,表明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有成效。然而,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最终达到增长的极限,成为有限经济。

第三节 循环经济流程

循环经济流程图:资源——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废弃物在加工——再生资源——资源。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三条技术路径来实现。

一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是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二是改善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载力。

二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通过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5

第三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区别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区别:

一是依据的原理不同循环经济依据的是生态学原理。清洁生产依据的是热力学、物理学原理。

二是目标有所不同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经济活动能够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突出强调废物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而清洁生产以“少废或无废工艺”为基本目标,强调全过程(包括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污染预防。

三是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清洁生产的进步在于变末端治污为源头治污,着眼于生产服务领域;而循环经济活动过程是资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再生资源,囊括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更有利于解决生产、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4、实施的客观条件不同。实施循环经济比清洁生产需要更高的科技创新水平,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成熟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更健全的市场机制,更正常的资源配置秩序,更多的科技管理人才,更强的民众环保意识和普遍的绿色消费倾向等。

第二节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联系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联系: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清洁生产的前提是源削减,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一是突出预防性。两者都强调源头控制,例如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原则,通过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物质量从源头预防污染的产生。清洁生产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开始削减污染。

6

二是完整的系统性。两者都以经济活动过程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废物产生对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

三是经济效益性。两者都注重在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各环节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少用资源、能源,多出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四是合理科学性。两者都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总的来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都具有提升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前者在组织层次上是将环保延伸到组织的一切有关领域,而后者是将环保扩大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方式和基本途径,而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保证。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立法模式选择

考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污染防治型,他们以工业污染物的源削减和源头控制为目的,通过制定《污染预防法》等法律对清洁生产予以规范;另一类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型,通过在生产阶段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到消费阶段对其再进行利用,最后在处理阶段通过回收和适当处理实现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循环。这实质是将清洁生产立法建立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上。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就是过量消耗和过度开发,因此实施清洁生产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以上两种立法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总体上处于源头防污阶段,着眼于生产服务领域,还没有形成经济运行全过程的循环阶段,属于污染预防型,这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但从长远看,污染预防型虽然比末端治理进步,但仍不能摆脱环保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循环经济型从经济内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能从根本上杜绝污染问题,是治本之途,也是我国未来发展选择的道路。

四、立法上处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之间关系的建议纵观各国立法,目前尚无一个国家同时系统地制定清洁生产法和循环经济法,从各国立法看,以清洁生产立法居多,只有少数国家如日本、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法,而学者往往将此类循环经济法纳入清洁

7

生产之列。理论界也形成了清洁生产法和循环经济法可以相互替代的认识。 例如有学者评价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以建立循环社会为目标,同时兼具清洁生产的要求。德国1994年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虽未使用“清洁生产”,但其要求的“避免废物、消除废物”实际就是清洁生产。所以有些国家的清洁生产立法在学术界也被视为循环经济法。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了两者并非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有着较大的差别。循环经济是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之下,在“清洁生产”之后产生的更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模式,能够涵盖“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两种环保模式,所以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但却可以互为补充。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是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环节组成,清洁生产实际上偏重生产环节,由于这些环节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仅关注其中一个或几个,势必割裂完整的经济活动。

同样在立法方面,仅就其中一方面进行法律调控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循环经济的建立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雄厚的经济实力、强烈的公众参与意识等许多条件,而我国现在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例如在利用废弃物方面,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就不能达到利用所有废弃物的水准,经济发展虽然快但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反映到立法上,由于缺乏循环经济的法理研究和实践,不具备循环经济综合性立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水平,我国尚不能像日本那样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而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实践看,我们走的是单项立法的路子,《清洁生产促进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单项立法的目标是控制我国的各种环境问题,逐步发展循环经济,为将来制订完备的循环经济基本法提供经验,应当说这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从长远看,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立法工作: 一是快制定《清洁生产法》的配套管理办法。从完善立法的角度,首先应当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实施细则,使过于原则的法律有操作性,另外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针对循环经济的分配、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环节制定配套的《废弃物处理法》和《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三是在《清洁生产法》、《废弃物处理法》和《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的基础上,逐渐对上述法律进行完善和补充,例如针对目前排放量大、污染严重、技术成熟的废弃物如家电、汽车以及建筑材料制定相关的法律。 四是条件成熟时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

8

第四章 我国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第一节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小循环——在企业层面,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中循环——在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大循环——在社会层面,重点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的建立,最终建成循环经济型社会。

资源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第三节 我国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意义

目前地下矿产资源经过大量开采,已接近枯竭。但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这些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成地上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而存在。这就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的增熵过程,熵的增加造成物质品位的降低,因而需要一个相应的负熵过程通过自组织还原物质的品位组成。这些物质成为将来再生资源的来源,“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还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21

9

世纪中后期,再生资源将成为我们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

以电子产品为例,废旧电子产品已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垃圾”正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局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视机社会保有量约为3.5亿台,洗衣机约为1.7亿台,电冰箱约为1.3亿台。这些电器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正常的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从2003年开始我国将迎来一个家电更新换代的高峰。进入更新期的电视机平均每年500万台以上,洗衣机平均每年500万台,电冰箱每年约400万台,每年将淘汰约1500万台废旧家电。

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许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可供回收的有用资源。废旧电器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如金、银、铜、锡、铬、铂、钯等贵金属。美国环保局确认,用从废家电中回收的废钢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新钢材,可减少97%的矿废物,减少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减少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废钢材与新钢材的性能基本相同[5]。

目前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缺少有效的组织,未形成产业规模,缺少技术研发。我国在废物的再回收、再利用、再循环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第四产业/静脉产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形成产业规模,会较大地缓解我国资源紧缺、浪费巨大、污染严重的矛盾。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方兴未艾,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形成后发优势。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0

参考文献

[1] 张天柱等.清洁生产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50,306~320 [2] 汪应洛,刘旭.清洁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05~130 [3] 张建平.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20 [4] 王学军,何炳光,赵鹏高.清洁生产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1~2 [5] 宋永欣.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1~3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工作情况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复习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考试重点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考试重点

《清洁生产论文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doc》
清洁生产论文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