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哲学综合训练 一

2020-03-02 04:00: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哲学综合训练三

1.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这给我们的价值观启示是:

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 ②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③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④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4.曾经饱受质疑的“漂亮足球” 的代表西班牙队首度闯入决赛便捧得冠军。主教练博斯克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漂亮足球”永无止境。“漂亮足球”从饱受质疑到夺得冠军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事物发展总是前进的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7.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业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功劳不小。然而,我国还不能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巨额补贴,必须集中有限财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这说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农业补贴对粮食丰产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国情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有差异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农业补贴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老年消费者这轮“夕阳”可以成为推动 GDP 发展的一轮“朝阳”。而我国因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即使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也很难感受到“银发经济”这四个字的分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充分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使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符合

②深化改革,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完善相关社会制度

③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老年消费的客观联系,拉动经济增长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不适合发展“银发经济”,而应大力发展“朝阳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40K)(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不能超过40K,约零下233摄氏度),确定铁基超导体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其成功在于: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否定权威 ③勇于并善于发现和改造规律 ④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人们所称的雾霾天气,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

A.任何一个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决定的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制定出新一轮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踏上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征程,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规律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85后时尚青年闫帅,在同龄人眼里算得上是一朵“奇葩”,曾是无忧无虑的“富二代”。后来父母生病耗掉了所有积蓄,年纪轻轻的他,居然开起了养老院,获得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孝星”、“敬老文明之星”称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B.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

C.家庭状况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价值选择有自己的理由,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14..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①思维决定存在,守信创造卓越人生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下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6分)

2.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6分)

3.(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

随着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汉字的发展过程。(10分)

哲学综合训练三

1-5 CABAA6-10 CCDCB 11-15 CBABC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2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求;(2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2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答对四点给6分,少答一点扣2分;如果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分析,不得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自于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2分)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表现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最重要地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2分)

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 ④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关键要增强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优秀文化的真正创造者。(2分)(答到其中的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但本小题部得分不超过6分。)

3.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汉字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越来越方便。(3分)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西文字母和键盘输入的挑战,汉字不断完善,克服危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4分)

哲学综合训练四

1-5 ACCDA6-10 DABDA11-15 CCCCB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我们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重视了汉字书写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存在考了一些生活里很少用到的太生僻汉字等不足,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诗人只看到了节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看到了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忽略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我们应分清主流和支流,重视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

(每点3分,答出三点9分)

2.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我国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应随着经济发展、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而变化;(2分)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往往因人而异。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争论;(3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延长退休年龄是遵循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3分)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所以延长退休年龄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行,以更好的维护人民利益。(4分)

(以上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该题总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甲认识到家风不在嘴上,应重在行动,重在实践服务。(4分)②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乙认识到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3分)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制约和驱动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丙认识到传承和弘扬家风,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分)④事物是普遍联系。丁认识到搞好家风,有利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4分)

届高三哲学综合训练 一

届高三写作训练一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推荐]

届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推荐)

高三政治哲学训练题

届高三作文训练

教师版 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届高三各地考试哲学 2

高三作文训练一

高三作文训练一

《届高三哲学综合训练 一.doc》
届高三哲学综合训练 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