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雁湖景区导游词

2020-03-02 10:16: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龙湫景区

导游内容:景区概况——剪刀峰至大龙湫——能仁寺至筋竹涧

各位团友:大家好!

【车上。大龙湫景区概况】现在我们将去大龙湫景区游览。大龙湫景区西邻雁湖景区,东接灵岩景区,是雁荡山的精华景区之一。大龙湫与灵峰、灵岩并称为“雁荡三绝”。由于十景关系,一般游客往往只游览大龙湫景区中的剪刀峰至大龙湫瀑布的一段,即使有的游客再到能仁寺、筋竹涧去访古探幽,仍难游遍大龙湫全景区。为了您对大龙湫景区游更全面的欣赏,我先向各位介绍一下大龙湫景区的山水全貌和历史文化。

大龙湫景区东起马鞍岭,西至东岭,南起筋竹涧,北至龙湫背,其中马鞍岭、丹芳岭、东岭和大龙湫瀑布之间的山谷,旧时称“西内谷”。景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全景区以大龙湫瀑布为主景,以大龙湫瀑布上下溪流为轴线,以西内谷为主腹地,构成了观瀑玩水为主的景观特色。如果我们以大龙湫瀑布为起点,大龙湫瀑布之上有龙湫背、龙溜,并可溯源至百冈尖,古时候还有“白云院”、“云静庵”等寺庙,大龙湫瀑布之下的溪流,为“锦溪”,锦溪东面有化城嶂、千佛峰、常云峰、事成嶂,西面有芙蓉峰、诵经岩、飞来罗汉等景观。这些奇峰叠嶂之间,古时候寺院可谓星罗棋布,溪东有“普明寺”、“天柱寺”、“华严寺”、“瑞鹿寺”,溪西有“罗汉寺”。锦溪南流到能仁寺前,称为照胆溪。照胆溪两边有火焰峰、戴辰峰诸景和能仁寺、飞泉寺等古迹。照胆溪东下雁渡堤称“经行峡”,经行峡下游便是筋竹涧。现在,我们游览大龙湫,东来的游客过马鞍岭,沿锦溪边而上,西来的游客过东岭而入大龙湫,而过去大龙湫多数是翻丹芳岭过能仁寺再到大龙湫,特别是唐宋朝时期。因此,雁荡山开山之初,最热闹的是大龙湫,于是,大龙湫不仅景观堪称雁荡一绝,而且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最为丰富。不仅有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否到过筋竹涧的千古疑案,有开山祖师诺讵那率三百弟子飞锡龙湫的美丽传说,而且在雁荡山的“十八古刹”中,大龙湫景区就占了七座名刹,而能仁寺还被列为十八古刹之首,盛时寺僧多达一千人,至今尚有重三万七千斤的宋元佑大铁镬。人们常说看当代的雁荡山,大龙湫景区是不能不看的。

【碑刻】从前面的石碑上我们可以看见上面写着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考察点,1996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后来自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六个国家的科学家对雁荡山的大龙湫景区和方洞景点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雁荡山的自然美景和科学内涵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抱儿峰观景台】前方的这一组山峰,很想中国的一副山水画,运笔自然、清新,讲究神似,含蓄。若碰上阴雨季节,山间云雾缭绕,就更为传神。左上方的是常云峰,因雾随峰转而得名。相传游人抱着至诚登山,云雾便会自行消退,因此也叫“灵府山”。唐代张又新有诗云:“仙府灵台莫漫登,彩云香雾昼常蒸。君能到此消尘虑,隐豹垂天亦为澄。”从这首诗中可知常云峰是一处消除尘虑的好地方。在常云峰的下方有一个兜率洞,由于洞的朝向及周围的环境很适合茶叶生长,因此这里的“斗窟茶”被誉为雁茗中的极品。常云峰的右侧,好像有许多佛像,聚集在一处讲经说法,人称“千佛岩”。在千佛岩的左边的一块白色的石柱,酷似一位年轻的妈妈身着罗裙,右手抱着天真的孩子,亲昵地嬉戏着,这就是“抱儿峰”。抱儿峰右有化城嶂,嶂中有道松洞,相传此洞是道松和尚开辟的。在道松洞西南,穿悬崖绝壁可至龙湫背。我们来到大龙湫景区看着这一层层状如水纹的岩石,很多的人自然会问起这里是否曾经沉沦海底,是否是沉积作用的结果?其实您所看到的这种岩石是火山喷溢初的熔岩在地表流动冷凝后留下的痕迹,有趣的是很多游客说流纹岩还很像名小吃千层饼呢!

【剪刀峰的多种变化】剪刀峰屹立在涧水之中,此峰在雁荡山102峰中以秀、奇见长。明朱谏曾称其为“峰之最秀而奇者也”。剪刀峰秀在有水相伴,奇在移步易景。我们从大龙湫谷口知道瀑前,一路上剪刀峰不同的造型不少于八种,因此古人云“百二奇峰各不同,此风变化更无穷。”现在让我们溯源而上去一睹它的风采。在售票亭外,仰望此峰拔地而起,状如 鳄鱼,形态逼真。前行至竹桥旁,就是观望剪刀峰的最佳位置。遥望峰顶,中有裂隙,它很像原定用来剪枝用的剪刀,所以称剪刀峰。清代诗人袁枚看了后咏叹“远望双峰截柴霓,尖叉棱角有高低。倘非山中藏刀尺,那得秋云片片齐。”前行几步,剪刀峰裂缝的右侧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位少女的模样。她脸朝右前方,眉毛、睫毛依稀可辨(转载于:雁荡山雁湖景区导游词),身着披风,此景为“昭君出塞”。继续往前走,还会看到含苞欲放的玉兰花;栩栩如生的啄木鸟,以及憨态可掬的狗熊岩。假如苏轼到雁荡山一游的话,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不能不用于此了。来到快活林,刚才剪刀峰的裂缝已全然不觉,只见挺拔、秀美的桅杆峰已矗立在眼前,高约200米。此峰与承德避暑山庄的棒槌岩十分相似,曾记得一名游客这样评价两峰,说桅杆身与棒槌在外形上极其相似,但从命名上来分析,就能看出南北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性差异。是的,一片风景就是一份心景。当清人方尚惠欣赏了一帆峰后留下“风行云作线,天地一孤舟。”的赞叹,他把天地比喻成舟,可见诗人的胸怀之宽广。一帆峰好像也善于琢磨游人的心思,给予了新的喻意“一帆风顺”,祝愿所有来雁荡山的朋友事事顺心。其实这种一峰多名的景观背后还蕴含着更深的科学意义。剪刀峰属于火山喷溢的流纹岩,这种岩浆从火山口中以比较平静的方式溢出地表,后经过断裂切割,周围岩石崩落称为孤立的孤峰,而中间的裂隙则是流纹岩的柱状节理。也就是这鬼斧神工般的裂隙造就了一峰为二的剪刀峰,在通过旅游者观察及欣赏景观位置的不同,变换不已。 【剪刀峰观景台】这里的石球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尤其当第三世界国际地质大会的专家们来考察之后,老百姓就开始众说风云,又说是恐龙蛋,有说是这些石球里面有宝石??这些石球其实是空心的,在地质学上称为球泡。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局部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泡。球泡周围岩石纹理为熔岩流动的遗迹,称为流动构造。

【龙门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在欣赏大龙湫之前,可看到一扇龙门,龙门之名是因一个天然的字而取的。您看它的一笔一划连在一起,俨然是一个繁体的“龍”子的岩石凹陷,也许您不会在意前面的造型,也许告诉了您造型之后你还是不太在意这造型的绝妙之处,但是当您知道它的身世之后,您就不得不为之动容。因为这里曾是雁荡山目前考证的为数不多的火山通道——岩穹。也就是说大龙湫的流纹岩是距今1.21亿年前从这里喷溢出来的。告诉你们一个常识,您将来还可能自己成为认识火山岩的专家。那就是火山喷发的熔岩的流动构造是近于水平的,而这里的流纹却是从下而上,由直立到弧形,所以就表明岩浆就是从这里挤出地表的。

【大龙湫瀑布】提起名瀑,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久负盛名的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国内黄果树瀑布。它们均以宽度誉满全球,但是落差与大龙湫相比,前者只有大龙湫的1/4,后者也只不过1/2。单级落差197米的大龙湫、黄果树、壶口、吊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瀑。 一般瀑布从它的科学成因上来分析都有三部曲:造瀑层、瀑前峡谷、瀑前深潭,大龙湫的造瀑层属于火层岩。人们来看大龙湫,都会想知道“湫”字的解释,康熙字典说“悬瀑水曰龙湫”。大龙湫从雁荡山主峰百冈尖流出经连云嶂顶悬空跌落。大水时,直捣龙潭,势如排山倒海,声如夏雷怒吼,数里之外,常为瀑声所震慑。小水时,瀑水不到深潭就已随风飘洒,犹如烟雾。正如清诗人袁枚诗中描绘:“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是的,大龙湫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四季的变化。春天,它显得娇媚多姿;夏天,它显得雄伟壮观;秋天,它显得潇洒素淡;冬天,它显得冷艳傲慢。难怪古人在大龙湫不是提笔叹“欲写龙湫难着笔”,就是说“春夏秋冬变幻多,阴雨雪奇景浓”。大龙湫的美还体现在文化价值上,古今的文人墨客无不为雁山的大龙湫所折服。唐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到此一游刻石于潭前“杜审言来此”;开山祖师诺讵那在瀑前观瀑坐化成为千古奇谈;明乐清知县吴华熟读汤显祖的“坐看青华水,长飞白玉烟”提笔“白玉烟”三字。近代康有为等名流留下的是“白龙飞下”、“千尺珠玑”、“飘 渺空濛”、“矫若游龙”等题字,给瀑布的姿态作了形象的概况。唯独沈志坚的“活泼泼地”四字给人无期遐想,是败笔抑或点睛,那全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大龙湫的两侧有两处亭子,宴坐亭与忘归亭。宴坐亭上有唐代贯休撰著、现代沙孟海书的对联“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濛濛”。忘归亭上有元代林泉生句、当代野萍书的对联“六龙卷海上霄汉,万马嘶风下雪城”。

【龙壑轩】龙壑轩初建于民国初年,1924年时康有为曾题书“龙壑轩”匾额及“一峰拔地起,有水从天来”的楹联。1971年因火灾,变为废墟,1984年重建成现今的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硬山顶,脊饰龙吻,整座建筑古色古香,与这里的环境显得协调和谐。

【筋竹涧】瀑落为潭,潭溢为溪,溪跌为涧,因而大龙湫的水最终跌落了筋竹涧。筋竹涧上游是“经行峡”,取自于唐贯休的“雁荡经行云漠漠”。在峡谷右边山坡上有座化身亭,是宋代的建筑,供僧人圆寂后火化用的。

筋竹涧全长约3公里,两岸峰峦险峻,树木茂盛,水流清澈,十分清幽。涧内有初月、峡谷、葫芦、漱玉、下培、菊英、连环等十八潭,潭与潭之间有浅谈、陡崖、涧水流经时,奔腾急湍,浪花翻飞,即使是现在,也极难穿越而过。难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到了这边,望涧兴叹,只能“越岭”而“溪行”了。历来写筋竹涧的诗就很少,而谢灵运《从筋竹涧越岭溪行》一诗历来为人们所传送:猿鸣成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迆傍隗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械亦陵缅。川渚屡迳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薛罗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想为美,实昧竟难辨。观此遗物类,一悟得所遣。

此诗写清晨入涧后,不避曲径险峻,并以极度准确的写实与浪漫的想象相结合,寓高远的情思理念于其中,这也是谢灵运所创山水诗的一大特色。各位团友,大龙湫景区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合作!篇2:雁荡山风景区

雁荡山风景区

编辑

雁荡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着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荡山”。

雁荡山主要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的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是其两大特别景观。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中文名雁荡山风景区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

景 点500多个

所在地中国东南温州市境内和台州市南部

历 史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

特 点芦苇茂密,结草为荡。

目录

1景区历史 2地理位置 3主要景点 ? 北雁荡山 ? 南雁荡山 ? 中雁荡山 ? 东雁荡山 ? 西雁荡山 4地方特产 5文人遗迹 6旅游指南 ? 免票对象 ? 门票费用 ? 宜游时间 ? 交通指南 1景区历史

编辑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雁荡山风景区(5张) 2005年初其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其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1] 2013年9月9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拿到绿牌,被确认在未来四年里继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一员。至此,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第二次中期评估。[2] 2014年1月,在中国森林旅游网、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网易联合主办,网民参与投票评选的2013年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系列评选活动中,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2013年“中国最具网络人气最美森林旅游景区”。[3] 2地理位置

编辑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约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4] 3主要景点

编辑

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位于乐清市境内东北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荣获“国家文

灵岩飞渡

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北京时间2005年2月12日凌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雁荡山等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世界地质公园。因“古火山立体模型”著称的雁荡山成功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北雁荡山,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圣门、雁湖5个景区,景点多达380余处,计有102峰、64岩、26石、46洞、14嶂、18瀑、28潭、13坑、13岭、10泉、2水、8门、4阙、7溪1涧、8桥2湖、5尖2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

雁荡46洞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米,宽深各40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层。入洞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有377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殿,其余为僧舍。从第8层楼左壁往洞口看,可见一尊一丁点儿大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的大殿旁还有一处洗心池,水质清洌。

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简称南雁,位于平阳县西部,距温州市区87公里,属国家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景区。主峰明王峰,海拔1077.7米。陈志岁的《南雁荡山古今诗抄编后记》写道:“南雁荡山景区擅峰、岩、洞、瀑、溪、堑之胜,附以地毛,副之匠筑,噍类活动其间,自然状貌独具,人文形迹殊呈。初本濒海,南湖、水头、鹤溪为其宏隈,日渐年往,水缩陆胀,云峦渐深。此其大较。其地居民具浙闽风情,汉畲混处。”

南雁荡的开发实较早于北雁荡,五代时高僧愿齐就率门徒三百在此开发。南雁景区面积97.68 平方公里,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有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等景区,其中东西洞景区景点较为密集。在半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始建于宋代儒教会文书院、仙姑洞道观和唐代的观音洞寺院,三教荟萃,国内罕见。

东洞

东洞洞高10米,宽5.6米,深100余米。洞口丹崖翠壁,巍然挺立,人称“五色屏风”,亦叫“石天门”。

华表峰

在东北洞

会文书院

壁上方,有一笔直如柱,高40多米的华表峰。

会文书院

下面有一石梁横空,呈半圆形门,酷似古牌楼,上刻“东天门”,入内便是“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原是北宋时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读书之处,后来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讲学。清光绪重建。晚清著名学者孙衣言为此题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至今尚存。 观音洞

书院右侧山上悬崖下,便是南雁著名的观音洞。洞高21米,宽45米,有古刹依洞而建。四周峰峦叠翠,有普陀峰、蝙蝠峰、卓笔峰等景点。

一线天

右侧”“一线天”“由大悬崖凌空夹峙而成,高百余米,中间空隙仅一米,登160级石阶方可抵达绝顶。

西洞

西洞又称“仙姑洞”。相传南宋时,闹村朱氏,名婵媛,十六岁时出家为道姑,遁居此石洞“辟谷二十年”,常采药为人治病,下药立愈,后不知去向,人们在洞口建道院以纪念。洞高18米,宽44米,深29米,建有七间三层楼阁,屋宇大部与洞连接。洞内有十八进士洞、连环洞等。洞外有珍珠泉、石斧岩、玉液池、怡心院、三台道院、朝天鲤等景点。 十二峰

在洞前眺望,十二峰错落有致,各以形赋名:有蝙蝠峰、文笔峰、玉女峰、老人峰、三台峰、会仙峰、美女梳妆等。南雁荡山风景伟丽异美,古分穹岭、畴溪、施岭、吴山、顺溪等五路,今分石城、赤岩山、东西洞、顺溪、畴溪、东屿等7大景区。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位于乐清市西南10公里,距温州市区20公里。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景点300余处。南朝谢灵运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中雁荡为著名的当属是西祭和玉甑景区。西祭的地貌似北雁荡山,有21胜景。玉甑峰,海拔高500多米,峰下有玉虹洞,洞内有玉屏禅寺,雕梁画栋,古意盎然。与玉虹洞隔峭壁相望有白龙洞,洞内也有楼。

中雁荡山的名气虽不及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但不少温州的名人也颇为青睐。如南宋王十朋《登白石山》,有过“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描述。叶适的《白石净慧院经葳记》则赞美说:“乐清之山,东则雁荡,西则白石,行至上水,陆见巨石冠于崖首,势甚壮伟,去之尚数十里外,险绝有奇致。其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美”。

东雁荡山

东雁荡山又称半屏山景区。民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大陆半屏即为此。《江南靖士诗稿·题半屏山》曰:“世客休论判破因,就中事理最难陈。

好屏半在洞头县,残壁一遗台岛滨。欲唤归来犹隔海,倘为离去若亡唇。两边相望茫茫水,何日才逢璧合辰。”景区面积0.95平方公里,东部沿岸断崖峭壁,犹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连绵数千米的绝壁依次展开迎风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画屏。 “黑龙腾海”是其奇观之一,一条长约百米的黑玄岩地质带夹在大片黄石崖中,其势左高右低,黑岩一端长出双角,形似龙头。盼归亭是一座建立在半屏山上的石亭,因渔人皆在此等待归航的亲人而得名。单体海拔57.5米,坐西朝东,是个六边形的停滞,有六根长3米、直径0.05米的石柱构成,亭内可以观赏海岛景色。

西雁荡山

又称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境内,相距市区35公里,景区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 泽雅漂流

区内景观以群瀑、碧潭、幽峡、奇岩为特色,有金坑峡、七瀑涧、高山角、珠岩、西山、龙溪、崎云、五凤八大景区,230多处名胜景点。这里一派峡谷飞瀑风光,九龙瀑三折瀑布连成一幅百余米高的水幕;鳄鱼潭嵌在石壁之中,水清见底;珠岩直径为23米。摇摆岩一推则动,雷响岩一动则响,漆树、桂花、枫树等七种古树七形七色同寄一树。

泽雅的水碓很有名,共有270多座,有二连碓、三连碓,典型的是景区门口石桥村的南斗四连碓。

金坑峡景区是泽雅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距市区35公里,总面积3.19平方公里。素有“浙南大峡谷”、“温州第一峡”等美誉。

金坑峡内一溪九瀑,形态各异:有半岭飞瀑、金坑银瀑、珠绫瀑、龙须瀑等。峡内有老鹰岩、金鸡石、天柱峰、五指峰、蜡烛门、金蟾望月、狮子饮水、悟空脸谱、老翁听瀑、大小天门等。此外,还有通天洞、穿山洞、盘丝洞、峡谷天池、雄狮舞球和千年红豆杉群落等众多景点。

景区内人文景观保持着南宋通往京城的驿道古栈、古代原始造纸作坊、三个原始古村落以及古桥粱、古庙宇等众多景观。还有仙女浴池、七姐妹树、仙女更衣洞、岩太师洞等传说。 4地方特产

编辑

雁荡山特色佳肴以食用海鲜为主,当地著名的八大名菜为:鸡末香鱼、蛤蜊豆腐汤(在当地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蟠龙戏珠(以雁荡山的溪鳗为主料做成)、美丽黄鱼、碧绿虾仁、清蒸海蟹、雁荡石蛙(夏秋两季难得的佳肴)、土豆野味煲(野兔与土豆焖制)。[5] 雁荡风味小吃著名的有香螺、番薯粉丝汤、雁荡烙饼、米粉丝面、茴香五味豆腐干、绿豆面等,清明时节更可品尝到当地的雁荡清明馃。[5] 香鱼、对虾、蝤蛑、泥蛤、牡蛎是当地盛产的水产。当地土特产有雁茗茶、雁荡山雪梨、石斛、香糕、冬米糖等。工艺品类有黄杨木雕、麻编、草编。[6] 5文人遗迹

编辑

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

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7]篇3:雁荡山景点简介

乐清简介: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于温州市管辖区内,地处乐清湾边境。陆域面积117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49平方千米。乐清市辖21个镇、10个乡,人口116万。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柳市镇是我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4年,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乐清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北部的雁荡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

一、雁荡山简介: 雁荡山坐落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境内,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距杭州约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雁荡山方圆450公里,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更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以宏伟的山峰、瀑布和洞穴吸引了无数游客,赢得了美好的赞扬。雁荡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南归大雁多停留在此,故名雁荡。雁荡山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1.灵峰: 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游客从蒲溪过来很容易就能看到那叫做接客僧的巨岩。这个接客僧眼目注视着东南方向,双臂张开像是在欢迎五湖四海游客的到来。接客僧是雁荡山中最具有人物风格的景点,它把我们带入一种佛教的氛围,观音洞最能体现出这种氛围。灵峰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奇峰异景。灵峰的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是游客经常观光的景点。游灵峰一定要看夜景,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晚上观看却大不一样。每当夜幕降临,带着想象力人们总是能发现很多美丽的景色。夫妻峰、雄鹰峰和“犀牛望月”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观音洞】 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叠有九层楼,建筑风格新颖。当太阳出现时,阳光照到洞底那是很罕见的。从山脚要经历 403级石阶才能到达顶层大殿。在第8 层楼往左面观看,就可见到一尊小小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这个就是“一指观音”。

【情侣峰 雄鹰峰】 抬头看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双手搂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有名的“情侣峰”。再看雄鹰峰犹如一只硕大的雄鹰,安静的伫立着,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四围。

【犀牛望月】 说到犀牛望月有一个小小传说,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财主家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名字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渐渐的小玉贞长成大姑娘了,

财主心怀歹意。

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聪明的老牛察觉此事,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颠上,无路可逃,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没等姑娘答应,老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地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这就有了“犀牛望月”的故事;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 2.灵岩

灵岩是雁荡三绝中最具庄严险峻的一面,吸引着游客去观光游览。灵岩寺是雁荡山历史最久的古刹,始建于公元242年,至今仍保持宋代佛教禅宗的原貌。寺内珍藏有古代的经书、金印、佛像等。灵岩的寺庙在正中心,后面有屏霞嶂,左右是天柱、展旗两座山崖。进入灵岩使人心境沉静,释放压力。除了观赏灵岩美丽的风景,每天“灵岩飞渡”的杂技表演也让人惊叹不已。

【飞渡】 飞渡表演在南门进行。说起这个表演还有一段故事。古时候的名贵草药都生长在悬崖硝壁上,当地农民为了摘得这个草药,身上系着绳子沿着峭壁去采摘药材,时间久了就练得一身飞崖走壁的绝活。

【天柱峰 双峦峰 展旗峰】 来到灵岩寺的大雄宝殿前,这里四面被高峰围绕,就像在人间仙境。朝大雄宝殿向右看就是“天柱峰”,高270米,色白体圆,顶天立地,看似能和天连接在一起。在天柱峰的右恻,有两座并列着的山峰,形似凤凰,叫“双峦峰”。再看大雄宝殿左边,“展旗峰”如大旗飘扬,很有威风凌凌的感觉。它高达260米,被称为灵岩寺的南天门。展旗峰与天柱峰相对峙,两峰之间距离250米。 3.大龙湫

大龙湫瀑布从连云峰凌空泻下,落差190多米,流入清江最终至大海。大龙湫景区,东西间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当倾盆大雨之时,大龙湫就像一条迅速向上腾飞的龙,由此有龙之名的称谓。大龙湫一年四季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秋冬,雨水稀少,瀑布缓缓而下。烟雾缭绕,人置身于其中就像是在神秘的天堂。盛夏季节,特别在雷雨过后,瀑布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倾泻而下,使人惊叹。难怪清代著名诗人江湜(1644-1911)有句诗说道:欲写龙湫难着笔! 【灵猫捕鼠】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观音坐莲台”。安详,端庄的观音,脸朝东方,安然坐与莲花台上。再往左看,可见一只老鼠,头朝天,挺着大肚皮,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正慌慌张张的往上逃,此景称为“上山鼠”。那只老鼠为什么如此慌张呢?原来,在它背后有一只猫,朝它紧追不舍,画面生动形象,便有“灵猫捕鼠”之称。

【昭君出寨】 “昭君出塞”两座山峰之间的裂缝加大了,恰似一把剪刀,单看右侧,恰似一位年轻少女,衣着古装,盘着头发。

【千佛峰】 看“千佛峰”一座座高低不平,酷似一尊尊佛像端坐在那里,游客们不禁赞叹不已。在千佛峰中,有一座颜色浅灰的山叫“ 抱儿峰”,峰顶是一位年轻的少妇,梳者整洁光滑的发髻,微微垂头,穿着宽松的衣裙拖在地面,怀抱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爱意。 4.三折瀑

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三折瀑经过三处悬崖,倾泻成为上、中、下三个飞瀑。以中折瀑为最美,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第一胜景”。四周崖壁险峻,半圆形大洞穴,飞瀑从洞顶倾泻而下。仰视洞顶,碧天白云,日光折射,俯瞰小池,清澈透明,非常幽静,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色啊!

【下折瀑】 从烈士墓左侧拾级而上就到下折瀑。潭上有1935年镌刻的“下折瀑”三个大字。瀑布朝南,高约50米,仰望天空,呈葫芦状,被人们称为“葫芦天”。左侧有一个洞穴,叫做“龙游洞”,洞深

7、8米,相传古时有龙游过此。

【中折瀑】 从下折瀑走回原来的叉路口,上行到一处有二块石头的山涧,约15钟就可到达中折瀑。瀑高 120 余米,瀑位朝东。

【上折瀑】 从中折瀑沿山岭mountain ridge稍上一段路,就可看到一座“逸兴亭”,三角形,石结构,新颖别致。再沿途而上,山谷间花朵盛开,草木茂盛。不久就到上折瀑,瀑布朝东南,瀑高100 余米。瀑从洞顶流入潭中,洞前的瀑布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帘。沙沙作响,卷起朵朵水花,非常迷人。俯瞰远方的大海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禁心旷神怡。多么壮观,多么扣人心弦的景色啊! 5.显胜门

雁荡山中称“门”的景点多达十几处,而以显胜门最为壮观。显胜门是由两面崖壁对峙而形成的“石门”,此门高达200米左右,两门相隔仅10余米,素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显胜门最有趣味的要数钻“十八洞” 。说是洞,其实这些洞也就是巨石之间的缝隙而已,狭小之处仅容一人前进。这些洞,有的弯弯曲曲;有的洞窄陡峻,仅容一人可钻;有的洞须弓腰驼背,挤身而过??其惊险、奇趣与太姥山的洞相比。

【显胜门】 从景区门口步行十多分钟,看到两座山峰相对立,下面宽广上面则狭窄,高大挺拔。进入门中,又是另一番天地,谷中凉风习习,身旁溪水潺潺,那溪水像镜子一样清澈。到达洞顶上时,就可以见到对面崖壁上有一条细长的瀑布在流淌着。

【礼佛坛】 踩着从岩石上凿出的台阶,拉着固定在岩石上的铁链,一步步攀登到顶端。这时看到一块平整的天然石岩雕有“礼佛坛”字样。站在礼佛坛远眺,东侧壁面平整,西侧壁面凹凸粗糙,两侧陡峭的壁面上长着丛丛青草。壁面石头颜色丰富,有黄、红、褐、黑、灰色,岩壁上分布着不同形状的板块;仰视将会发现右边峭壁上有一个圆形石洞,里面有三尊石佛,被称为“石佛洞”。

二、中雁荡山简介:

中雁荡山地处乐清市西南10公里,距温州市区20公里,南靠瓯江七里港区,北邻北雁荡山景区,西倚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中雁荡山总面积为93.44平方公里,景点300余处。雁荡山风景区是村民集资修建的,这其中饱含着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中雁荡山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 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 更是一个宗教圣地, 每天都有村民清晨上山,攀登近两个小时,去烧香求签。中雁荡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以峰、岩、洞、潭、瀑、湖为胜。中雁荡山自然风光优美,极具特色,值得一游。 1.杨八洞

杨八洞(又称盖竹洞),常以洞又多又怪吸引游人。当中雁荡还叫作白石山的时候,它的大名早已载入宋代道书《云及七签》,被尊为“天下第十九洞天”。杨八洞有八个洞,分别叫:透海洞、登天洞、龙滚洞、八仙洞、混元洞、观音洞、玉蟾洞、宝光洞。

【透海洞 龙滚洞】 杨八洞的八个洞形态各异,其中透海洞和龙滚洞最为奇特。透海洞低头看深邃不见洞底,据说至今没有人走到洞底,有游客写诗说道:“深长莫测黑朦胧,洞底弯弯无尽穷。哪位先生敢冒险?龙王宴请水晶宫。”爱好探险的帅哥美眉不妨下去看看,说不定龙王真的以新鲜海鲜招待你呢,但要注意安全。龙滚洞也很奇妙,洞有入口和出口,前矮后高。“旅客弓腰从洞过,此身恍觉化成龙。”别有意思的。 2.刘公谷

刘公谷是中雁荡山最外围的一个景区,坐落与乐清柳市镇湖横后山。面积 1.3平方公里。走进谷口,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仿佛谷中装着庞大的空调,让人感觉凉爽。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亭,叫做“瞻默”,意思为瞻仰刘默。刘默是乐清官员,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后人为纪念他,称此为“刘公谷”。 对于这位清官,当地百姓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湖横地方树木丛生,经常有老虎出没吃人,有一座叫‘骷髅坟’的,村民被虎吃剩的骨头被埋在这里。刘默为保护百姓安全,自己凑钱建了一条小道让百姓从此路上过,避免了虎害。如今小道的残迹还在,人们都把他叫做“刘公路’。 3.三湖

三湖(白石湖、钟前湖、龙山湖)位于中雁荡山玉甑峰下,总面积为692 公顷,总蓄水量达3600万立方米。这里空气洁净,环境宜人,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三湖是中雁的骄傲。有了这三个湖,中雁的名气也提升了许多。青山绿水,三湖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雁荡山景区

雁荡山导游词

温州市雁荡山导游词

温州雁荡山导游词

苏州石湖景区导游词

温州雁荡山导游词800字

雁荡山导游词2[推荐]

浙江省温州雁荡山导游词

尚湖景区导游词(最新定)

河南信阳南湾湖景区导游词

《雁荡山雁湖景区导游词.doc》
雁荡山雁湖景区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