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1

2020-03-02 13:03: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体》读后感经管 工商1001 34 朱全

如果要对《三体》下个定义或者贴一个标签的话,我想“奇葩”这个词可能比较合适——中国科幻文学的奇葩,刘慈欣个人作品的巅峰之作。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还是通过一本文学杂志。记得当时在它前一篇讲的是韩寒的一本小说,后来很突兀地转到了一本科幻小说。这篇文章中对这一本书,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质子、三体、纳米材料等等新颖的词汇、概念,让我这个科幻文学与物理学双重小白,宛如刘姥姥进了电脑房,连开机都不会。一时间当真眼花缭乱,酣畅淋漓,大饱眼福。此外宇宙背景下的社会理论——黑暗森林理论倒是让我耳目一新。

人类文明遭遇外星文明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永远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作者通过书中人物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仗可以不打,但是最高层次的文明只有一个,投降或毁灭本来就是同一结果的两种选择。对于一个人文社科的爱好者,刘慈欣的调调我还是挺喜欢的,简单,直接,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但科幻始终还是科幻,地球文明还闹得不可开交,你就忙着担心宇宙文明,未免有些杞人忧天,或者在作者的眼中,地球文明的走向——融合和灭亡或者也是同一结果的不同表现罢了。

上面这些是我在看《三体》之前对《三体》的一些模糊的感受,接下来还是谈谈我看了部分《三体》之后的感想。

首先有必要聊聊书名《三体》,物理学中三体是一种天文现象,指的是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而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是不可以求解。作为只受过基础物理教育的文科生,我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类比理解的,在大家都不愿承认的情况下,两个人放屁,大家都清楚到底是谁做的,然而如果三个人的话,那么这始终是一笔糊涂账。当然文中的“三体”还是有其他的意义的。首先它是对立外星文明的代称,以及所在星球的名称,也是故事的起源。三体文明所在星系拥有三个太阳,它们运行规律难以预测,三日同出,焚尽万物,三日同线,引力足以压扁所有人。总之,他们是没活路的,因此到地球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够定位地球的位置,也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一个和*相关的故事,一断不堪的历史,一个人犯下的难以批判的错误。

话说到这,在网上我看到相当多的人认为《三体》这本书地描写过于简陋,人物刻画不够丰满。我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不过我认为这也是科幻小说的通弊,毕竟科幻不是言情,太过具体,篇幅太长,反而失之精炼,影响了阅读。更何况三体的情节在我看来没话说,科幻,爱情,斗智,惊悚,军事,历史,文学,哲学融于一体,不该苛求作者。否则只能那句经典的反问:“你自己写一个更好的啊。”

到这,还是谈谈《三体Ⅰ》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莫过于“质子”的存在。我表示这的东西实在是太神奇了。在十一维空间下,它只是一个肉眼难以觉察的微小粒子,但在二维空间展开它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此外凭借它超快的速度,如果它和闪电侠,超人绕着赤道赛跑,刚起跑,他们恐怕连自己被甩了多少圈都不知道。此外它还是一种十分神奇的工具,拥有非凡的智能,能够钻进世界上所有加速器里,破坏物理研究,使人类科技发展停滞,无比可怕。

《三体》作为本土科幻小说,还是有很多的中国特色的,例如其中一位老张,为了为自己400多年的子孙留下一条活路,就去拿自己的养老金去为后代买了一张“诺亚方舟”的传票,我想说你知道400多年前也就是明清时期自己的祖宗是谁吗,还有你有多少子孙,一张票就够吗?这种事也就中国人会干了。

这本小说的精彩之处是在是太多了,难以一下全部讲完,我是一位比较宽容的读者,在我眼中这本小说确实接近完美。可惜图书馆没有相关藏本,网上的盗版资源难求,而且有些粗糙,少了几分书本的精致。这大概就是我个人看这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

三体读后感_1

三体演讲稿

三体书评

三体读书笔记

三体经典语录

三体书评

《三体》书评

三体观后感

三体简介

《三体》读后感(一)

《三体1.doc》
三体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