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说课稿

2020-03-02 11:3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触摸春天》(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本篇课文真切地描绘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仍需借助具体事物来思考。对于课文中许多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很大。因此要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在读中悟出含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根据这些相关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情,我确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体会课文中意义较深的语句,说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盲童安静喜爱春天、热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品默读课文,感受奇迹──品析语言,探究体悟──总结本课,升华情感,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勾画、批注、交流、朗读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我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正所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要在一开始便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首先,我会引出一个话题“春姑娘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此轻的脚步,那我们如何感受到春天来了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可能会说,他们是通过眼睛看到春天的美景,或者用鼻子闻到春天的花香,或者用耳朵听到小鸟的叫声来感受春天的。从而提问“那么如果是盲童又怎么去感受春天呢?”引出本堂课所要学的课文“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全文

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带着目的性地去朗读课文,从而能够更加用心地去体会整篇文章。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接着进行生字词语新授(出示课件),指名朗读生字词,教师重点指导“缤”“悄”的朗读,注意“缤”是前鼻音,“悄”是多音字。也要让学生意识到本篇所要会写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重点指导“瞬”“磕”的结构与笔画。学会读准字音,会写字形是学习课文的基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最后让学生归纳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答案不一,有复杂,有简单,因此,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最后得出结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了盲童安静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它放飞,用心灵去感受春天、触摸春天的故事,并将答案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

(三)、默读课文,感受奇迹

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再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全班交流后,得出结论——安静是个奇迹般的、神奇的女孩,并将结论进行板书。(板书:奇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在讲述着这些奇迹?并画出来,在书旁标注自己的感受,接着全班交流。在课文采用默读的方式,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所以此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四)、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以下展示学生可能找到的体现“奇迹”的句子以及相应的引导手段

句子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先引导出学生抓住“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几个词并理解“穿梭、流畅、磕磕绊绊”这三个词的意思,接着提出问题“安静为什么会走得这么流畅”,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第二自然段“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着重强调“整天、流连”,使学生明白安静之所以能在花丛中走得流畅,是因为她整天在花丛中流连,从而进一步 体会安静对于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句子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 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首先出示改编的句子:“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与原文中的句子相比较,让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话,说说哪一句更好,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抓住“慢慢”“极其准确”一词深刻感受到盲女孩安静拥有着神奇的心灵。

句子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

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先让学生说一说对“竟然”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再通过“惊讶”一词让学生明白,安静原本没想过要拢住一只蝴蝶,进而提出“那她原本想要拢住的是什么呢?”问题(本来想拢住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气息,生活的美好)。接着请学生闭上眼睛,伸出手,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做动作,说一说感受到的春天是怎么样的。从而体会小女孩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最后点出“神奇的灵性”是什么意思,在哪里可以体现?【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

【第二个环节是围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个话题,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

(五)、总结本课,升华情感

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 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安静对于春天,对大自然的 热爱。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安静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

五、说板书

奇迹穿梭流畅

热爱春天

慢慢极其准确大自然

生活

竟然神奇的灵性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2383038

《触摸春天说课稿.doc》
触摸春天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